金融学专业必读书目1.高鸿业,是我国经济学界杰出的教育家,资深翻译家。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西方经济学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稀缺性假设、利己主义假设、理性假设。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2.蒋中一,数理经济学基础,数理经济学是运用数学方法对经济学理论进行陈述和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
在经济史上把从事这样研究的人叫做数理经济学家,并且归为数理经济学派,简称数理学派。
商务印书馆1998。
3.凯恩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就业,以缓解市场供求力量失衡的问题,对比《通论》提出了以下的观点、理论与方法。
第一、在均衡原理上;第二、在分析方法上;第三、在利息论上;第四、在政策上。
本书从伦理学、法律学与经济学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形势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论述。
商务印书馆1987。
4.米什金,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学院,研究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艾尔弗雷德·勒纳教授。
货币金融学(第8版),从货币制度破题描述金融发展进程,全面介绍当前金融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介绍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制度、信用制度、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创新、金融发展等内容。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姜波克,复旦大学工业经济专业学士(1982),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1985),英国SUSSEX大学经济学博士(1991)。
国际金融(第四版),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论述开放经济下的对外活动的账户反映,第二章论述开放经济下对外账户不平衡,由此导致的内外部均衡的相互冲突,以及解决这种冲突的理论方法,第三,第四章阐述开放经济下维系内外均衡的核心变量--汇率,第五,第六章讲国际金融市场上短期金融资本流动,由它触发的汇率和货币危机,以及危机的化解和防范,最后两章论述内外均衡的国际博奕实践。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劳伦斯·科普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汇率与国际金融,本书共分四个部分重点评介浮动汇率制下的外汇汇率理论,介绍了当代西方外汇汇率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根源,叙述了和外汇汇率理论有关的国际收支、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市场、对外汇汇率和国际利率变化的预期、外汇期货的买卖和外汇交易风险等内容。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7.夏普等,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著名金融学教授。
夏普博士曾任美国金融学会前主席,他因创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证券投资学,本书的特点是融投资学的理论与实践为一体,为读者提供了完整的投资学理论框架,以及建立在此框架上的证券和证券市场实用知识;不仅对投资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作了透彻的介绍,而且还就投资者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作了详尽的阐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迈尔斯、布雷利,公司金融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9.宋逢明著:《金融工程原理》,本书全面而系统地围绕现代金融学的基本方法论——无套利均衡分析讨论金融工程的原理。
通过研读本书,读者将能通晓现代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掌握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金融产品的基本方法、技术和工具,完成作为金融工程师的基础训练。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10.古扎拉蒂,执教于纽约市立大学28年多之后,现在是纽约州西卢美国军事学院社会科学系的经济学教授。
计量经济学基础(上、下册),该书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及训练,内容深入浅出。
该书的特点之一是:充分考虑了学科发展的前沿,使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定性与限值应变量方法和宏观计量经济学的时间序列分析都占有相当篇幅。
同时,本书突出强调了计量经济学对经济和金融数据的应用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1.刘梦熊,现任世界最大华资证券行京华山一首席顾问,并任香港上市公司信用卡防盗系统﹝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非全职顾问。
期货决胜108篇,每一篇很短,无论你做不做期货值得看看。
12.朱国华,期货投资学(第2版),详细地说明期货投资的基础、期货投资组合、期权投资组合,对于金融学专业期货方向的学生来说,是一本难得的教材。
该书也可作为期货爱好者的参考资料。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3.宋逢明著:《金融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又称金融理论,是金融学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基础,实际上也就是高级微观经济学向不确定性经济的延伸。
它着重从金融市场均衡来讨论金融资产的估值与定价,以及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
因此是金融学其他重要领域如金融工程、投资学、公司财务、金融机构管理学等必不可缺的理论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4.黄达,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
作为中国金融学的主要奠基人,黄达教授从1950年起就开始讲授货币银行。
著:《金融词义、学科、形势、方法及其他》,本论文集,收入了作者1999年至2001年年中的论文、讲演稿、讲课稿、讲演和讲课用的幻灯片、为讲演和讲课准备的资料、条目释文以及一些会议的致词等。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15.博迪、莫顿合著:《金融学》,本书致力于提供金融领域的全景化描述,将金融领域涉及的问题纳入逻辑严整的统一分析框架中,为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提供方便,并且有助于使用者迅速了解金融领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吴晓求,著名经济学家,中国证券理论的奠基人。
主笔: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的“总论”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宋逢明著:《金融工程——无套利均衡分析》中的序言“金融工程的方法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宋逢明译:《金融经济学基础》中的附录“金融经济学评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版。
19.伯恩斯坦著,《投资革命——源自象牙塔的华尔街理论》,三十年前的华尔街资人曾试图拒绝从学术象牙塔发展出来的关于资本创新的理论。
但事实却迫使他们不得不把学术界的抽象理论转换成控制风险与停止客户损失的实际可行方法。
从此,华尔街资本市声开始变得狂暴而喧闹,充斥着各种金融工具与新颖的投资组合管理策略。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20.罗恩·彻诺,金立群校译,摩根财团:美国一代银行王朝和现代金融业的崛起,本书以广泛的采访和新开放的家族和商业档案为基础,是一部追逮证验、穷根究底的力作、如实记载了摩根和墨索里尼、日本军国主义者、墨西哥独裁者和纳粹财政部长的秘密关系。
中国财经出版社1996.21.(美)彼得L·伯恩斯坦著,彼得·伯恩斯坦是《投资组合管理期刊》的创办者(1974年),更是一位将枯燥理论转化为有趣故事的高手。
他是的一系列著作将现实中的投资界和学术理论协同起来。
穆瑞年等译,与天为敌,作者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以及文艺复兴时代一直讲述到现在,精妙地将复杂的投资理念诠释成风格清新的故事,描述了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思想家、商人、业余学者等是如何努力让未来服务于现在的。
风险与其说是一种命运,不如说是一种选择,它取决于我们选择的自由程度。
全书尽管涉及不少概率问题,却仍能写得生动有趣,极为人性化,足见作者之功力。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6月。
22.(美)罗伯特·希勒著,罗伯特·J·希勒,现为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于197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同时兼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纽约联邦储备委员学术咨询委员会成员等职务。
李心丹等译,非理性繁荣(第2版),在本书中,希勒通过大量的证据来说明,如果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中隐含着大量的泡沫,并且最终房价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开始下跌。
他认为,2000年股市泡沫破灭之后,许多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这使得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房地产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因此,非理性繁荣非没有消失,只是在另一个市场中再次出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3.本杰明·格雷厄姆,美国经济学家和投资思想家,投资大师,“现代证券分析之父”,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
戴维·多德著,徐彬译,证券分析(第6版),书中第一次阐述了寻找“物美价廉”的股票和债券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格雷厄姆去世后20年依然适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4.本杰明·格雷厄姆,美国经济学家和投资思想家,投资大师,“现代证券分析之父”,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
王中华、黄一义译,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是有史以来第一本面向个人投资者并为其提供投资成功所需的情绪框架和分析工具的专业书籍。
至今,它仍然是面向投资大众最好的一本书。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25.何俊德,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吸收借鉴国内外投资项目经济分析与技术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结合作者多年工作实践及近几年来国内大、中型投资项目论证与评估的经验,系统地阐述了项目评估的原理、内容和方法。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6.金德尔伯格著,曾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麻省理工大学经济系资深教授,国际货币问题专家,擅长从历史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第二次世办大战后马歇计划的主要构建者之一。
叶翔等译,经济过热、经济恐慌及经济崩溃:金融危机史,将历史与经济学有机结合,并利用公共狂热性来说明贯穿全文的五个主题:首先,人的行为是非理性和不稳定的;第二,利用模型可以解释经济问题;第三,重点应研究不多的关键时刻;第四,,空谈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也是极危险的;第五,不赞同那些相信只要不加管制,所有市场都会完美地运作的观点,也反对需要政府不断干预的观点。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7.罗斯·莱文1987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在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商学院金融系任科提斯卡尔森金融学首席教授,曾任美联储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系教授。
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银行、市场和发展的跨国比较,该研究小组首次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各国金融发展数据库,向人们展示了150个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规模、产率和业务活动等各方面的信息,以及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很多数据,这是迄今为止学术界有关这方面研究的最全面、最权威的金融发展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