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不足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关于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不足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关于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不足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19-12-30T15:13:55.68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23期作者:桂青珏[导读] 伴随我国经济与科技的稳定发展,促使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得到一定的支撑,其中电力行业在此基础上得到很大的进步,并且已经全面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与科技的稳定发展,促使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得到一定的支撑,其中电力行业在此基础上得到很大的进步,并且已经全面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

针对水电站来讲,在科技的支撑下,其自动化程度正在不断的提升。

然而,在水电站实际应用电气自动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提高其自动化的水平,同时需要保障各项组成设备的完整性,同时需要设置检测与监控设备,确保出现故障能够第一时间解决。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实际应用的不足,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水电站;解决措施;科技
引言:在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促使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由于自动技术在我国电力行业广泛的应用,同时得到各个企业的认可并合理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到水电站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为了能够确保其发挥一定的作用与优势,促使电力工程能够高效稳定的发展,相关企业应该重视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并分析经常出现问题与隐患的环节,合理的开展针对性措施。

1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水电站实际应用的作用
1.1 提高水电站工作的可靠性
水电站在实际运行工作的过程中,主要的目的就是保障电能的有效输出。

其中合理的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水电站,该技术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对水电站各个环节的工作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能够将监控的情况实时上传。

若某个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与故障,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对该环节工作立即暂停,并且利用相关策略将其处理,确保水电站能够尽快恢复运行。

而且输电站电气自动化监控都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降低人为监控出现的误差[1]。

1.2 保障电能的质量
水电站设备在稳定工作的过程中,促使电网会受到一定的电压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有功率的工作频率。

与此同时,整体电网在实际运行工作的状态下,电能负载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还会出现不规则的变化,为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难度。

因此,要想高效的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则需要不断的优化与改善当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并合理的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水电站工作当中,面向智能化发展,促使电能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1.3 增加水电站的经济收益
水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障电能的整体质量,同时需要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之,水电站只有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能够引进更加先进的电气自动化设备与技术,从而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与效率。

然而,全方位保障水电站经济稳定的运行,则需要实时分析水电站的运行状况,了解电网的负载情况,进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优质的机组运行模式,在保障电能质量的基础上取得最大化经济效益。

2 水电站应用电气自动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经济与科技的支撑下,水电站的规模与数量正在不断增加,而且自动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进而能够监控水电站的各个生产与工作环节,保障各项设备的稳定工作。

与此同时,水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只有保障电子自动化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才能够不断的提高电能的整体质量[2]。

除此之外,这种自动化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进而能够全方面保障其工作的质量,促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水电站的稳定发展。

然而,水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2.1 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据实际调查,目前众多水电站都在应用自动化技术,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实际应用的效果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

与此同时,部分水电站人员不足,不能根据实际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而无法规范工作人员的态度,甚至还会出现水电站无人值班的现象,一旦出现问题与隐患无法及时排除解决。

除此之外,部分水电站为了节约资源的利用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进而忽视管理的作用,并没有将资金应用到管理方面,进而会严重影响水电站的各项设备的稳定运行。

2.2 电气自动化水平有待提升
虽然电力企业的发展正在不断的进步,同时水力资源的应用效率得到稳定的提升,但是电气自动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状态,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严重影响水电站的稳定运行。

而且部分水电站应用自动化还会依靠人工操作,无法有效的将电气自动化的优势发挥,同时难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水电站的对策与意见
3.1 实现自动检测与控制
众所周知,水电站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提高电能的质量。

因此,合理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有效的实现自动检测与控制功能,同时能够实时监控水电站各个设备的实际参数,保障水电站稳定的运行。

电气自动化在实时监控水电站运行状态的过程中,需要监测发电机组系统、控制设备以及辅助设备系统,进而能够确保电流与电压以及温度等相关数据的稳定,为日后的维护工作提供帮助。

3.2 构建完整的电气自动化系统
电气自动化技术实际应用到水电站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计算机设备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与监控,而这种控制方式需要连接各个终端设备与网络,同时需要明确被监控的对象,进而能够全方面保障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效率。

与此同时,还应该保障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可靠性与灵活性,确保其能够适应水电站的各个环节,进而能够实现全方面控制水电站系统[3]。

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水电站的需求,完善并改进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提高其处理数据的水平。

不仅如此,还应该全方面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将记录于运行日记,针对经常出现隐患与问题的环节,应该开展针对性处理对策,同时能够开展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其出现问题与隐患的概率,确保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优势与作用能够高效的发挥,提高水电站的运行效率,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3.3 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由于水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大量的机组,因此,要想保障水电站的稳定运行,不仅需要重视电力系统的优化工作,同时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促使其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提高自动化技术控制的效率。

与此同时,还应该合理的构建电气自动化系统,充分的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自动化管理当中。

针对常见的问题不仅需要开展对策解决,同时需要分析出现导致问题出现的因素,进而从根源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保障水电站的发展与运行。

结束语:总而言之,伴随我国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各个行业都带来一定的技术支撑。

其中针对水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来讲,要想高效的发挥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不仅需要合理的将其应用到水电站发展的各个环节,同时需要分析当前水电站的发展,对水电站所有设备的运行进行监控与定期检测,确保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合理的应用,降低问题与隐患出现的概率,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梦阳. 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不足点分析及解决措施[J]. 低碳世界,2019,9(02):49-50.
[2]周检保,胡松军. 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不足点分析及解决措施[J]. 中国设备工程,2019(16):191-192.
[3] 谷峥,李珅,赵洪峰.水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及误操作原因的对策分析 [J]. 科技风 ,2019(07):18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