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回弹仪自检校验方法(何)

回弹仪自检校验方法(何)

回弹仪校验方法
一、技术要求
1.外观: 外观整洁,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出厂编号、出厂日期
和计量器具许可证号等标记清楚,铭牌齐全。

2.仪器外壳不允许有明显的碰撞和摔落的明显损伤。

3.各运动部件活动自如、可靠,不得有松动、卡滞和影响操作的现
象,指针滑块试值刻线和刻度尺上的刻线清晰、均匀。

4.弹击杆外露球面光滑,无裂纹、缺损和锈蚀。

5、回弹仪技术指标:
(1)刻度尺上“100”刻线,应与机壳刻度槽“100”刻线相重合。

(2)指针长度为(20.0±0.2)mm
(3)弹击杆端部球面半径要求(25.0±1.0)mm.
(4)弹击锤脱钩位置要求在刻度尺“100”刻线处。

弹击锤和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点应位于刻度尺的零点处。

(5)弹击拉簧工作长度(61.5±0.3)mm,弹击锤冲击长度(75.0±0.3)mm.
(6)标准状态的仪器水平弹击时的冲击能量为(2.207±0.1)J。

(7)在洛氏硬度为HRC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

二、校验用仪器
1、回弹仪检定器
2、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02mm,测长范围为0~150mm
3、测力计,量程为0~1N,分度值为0.02N
4、标准钢砧
三、校验方法
1、观察外观是否整洁,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和计量器具许可证号等标记是否清楚,铭牌是否齐全。

仪器外壳是否有明显的碰撞和摔落的明显损伤。

2、检查回弹仪弹击拉簧前端是否在簧座原位,调孔螺丝有无松动。

弹击锤和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点应位于刻度尺的零点处。

3、弹击杆外露球面是否光滑,有无裂纹、缺损和锈蚀。

4、卸去机壳刻度尺,将机壳置于回弹仪检定器的机壳定位槽内。

移动定位板夹紧机壳,然后锁紧手柄。

将盖板翻盖于机壳上,目测盖板定位缺口侧面与机壳刻度槽上“100”刻线是否重合。

5、从检定器上取出机壳,卸下指针,用游标卡尺测取指针长度。

6、弹击杆端部球面半径要求(25.0±1.0)mm.
7、将回弹仪机芯沿检定器的导向键放入机芯定位槽,锁住导向法兰,将拉簧座沿口向上置于定位环上并盖上,当弹击拉簧处于稳定的自由状态时,将锤夹紧弹击锤,用游标卡尺测量由弹击锤到拉簧座进簧缺口端面的距离,该距离即弹击拉簧工作长度。

然后放松锤夹,打开定位环,取出机芯,选择合适的限位塞尺用凡士林粘贴在导向法兰上,使得按下挂钩时弹击锤处于即将脱钩而又不能脱钩的状态。

然后将机芯放入机芯槽内,后端装上压簧,并将尾盖装入尾盖支架上,转动弹击手柄至机芯槽不能前进为止,锁紧手柄,用游标卡尺测量弹击杆与弹击锤两冲击面的距离即为弹击锤的冲击长度。

将回弹仪水平弹击,用测力计测取弹击锤的冲击力,计算出冲击能量。

8、回弹仪的率定:在室温20±5℃的条件下,将洛氏硬度为HRC60±2的钢砧平稳放在刚度足够大的操作台上,用回弹仪在钢砧上弹击数次,取最后三次读数稳定的回弹值的平均值作为率定值。

四、校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应根据试验需要确定,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证书格式见附录Ⅰ
回弹仪校验记录
送检单位仪器偏号校验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