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元一次方程 说课课件

一元一次方程 说课课件


教法分析
探究式
归纳总结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教法分析
一注重创设具体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注重概念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
抽象,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方程模型; 三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会从具体事物中进行
抽象概括; 四注重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
七)推荐作业 拓展应用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一)游戏导入 引出课题
游戏:同学们,下面,老师表演一个魔术,请 你们配合。请看大屏幕,这是2015年11月的 日历,请你用正方形任意框出四个日期,并 告诉老师这四个数字的和,老师马上就告诉 你这四个数字。你信?
揭秘:设最小的一个数为x,那么这四个数的 和为4x+16
2x 1.5(40 x) 65
预案3:设购买购买矿泉水x瓶,购买茶饮料y
瓶,可以列出两个方程: x y 40
和 1.5x 2y 65 .
【设计意图】让 学生体验从实际 问题中找相等关 系,列方程的过 程。并鼓励从不 同角度设的未知 数,列出不同的 方程来解题,有 利于帮助学生突 破教学难点,培 养学生的发散思 维.
请学生回顾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 做方程。
【设计意图】
利用游戏设置悬 念能激起学生学 习的兴趣和热情, 并进一步回顾掌 握小学已学过的 方程的概念和列 方程。也为下面 一元一次方程的 概念建构做好准 备,引出课题。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二)问题解决 体会方程
引例: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 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 70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h,客车比 卡车早1h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 少?
1.观察下图:你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
观察、思考尝试 解题。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学生已有基础 学生认知障碍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学生已有知识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用简易的方程解决 问题,经历了分析简单数量的关系,并根据数量关 系列出方程、求解方程、检验结果的过程,对方程 已有初步认识,但并没有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准 确的理性的概念。所以七年级学生对于方程已经具 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表示同一个量,因此,可以写成: x x 1 60 70
【设计目的】让 学生回顾方程的 概念,为下面列 方程做铺垫;比 较算术法与方程 法,体现方程法 的优越性。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二)问题解决 体会方程
5.思考:列出上述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以路程为未知数,则根据两车行驶时间的关系列 方程. 6.讨论交流: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三)联系实际 探究新知
预案1:设购买矿泉水的数量为x瓶,根据第 一个相等关系,得到购买茶饮料的数量为 (40 x) 瓶.根据第二个相等关系得到方程:
1.5x 2(40 x) 65
预案2:设购买茶饮料的数量为x瓶,则购买矿 泉水的数量为(40-x)瓶,得到方程:
二)问题解决 体会方程
2.客车比卡车早1小时经过B地,从这句话中可 知客车、卡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分别有什 么关系?
3. 你能否用算术方法求出A、B两地之间的路 程? 1÷(1/60-1/70)=420
【设计意图】这 样既可以复习小 学的算术方法, 但还有大部分学 生在用算术法解 题时遇到困难, 这样使学生认识 到进一步学习新 解法的必要性, 又为后面列算式 与列方程的比较 打下伏笔。
由于_60y_和_70(y-1)_均表示A地到B地的路程,因此,又 可得出:
60y=70(y-1)
8.讨论:①列出上述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②如何求题目问题:A、B之间的路程.
以行驶时间为未知数,则从两车行驶路程的 关系列方程.
【设计意图】这 样安排的目的是 所有的学生都有 独立思考的时间 和合作交流的时 间,通反思、讨 论,促使学生从 不同角度寻找题 中的相等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 法,突破教学难 点的同时,也让 学生的个性思维 得到了发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教学重点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解的概念。 2.从具体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从具体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最终 用方程来描述和刻画事物间的相等关系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学情分析
【设计意图】学 生身边的实际问 题能有效地激发 学生参与欲望,用 不同的方法表示 同一个量,可以自 然地列出方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三)联系实际 探究新知
3.学校召开运动会,王平负责给同学们购买 饮料.现在要选购两种饮料共40瓶,其中矿泉 水1.5元一瓶,茶饮料2元一瓶.王平计划恰好花 费65元购买这些饮料,那么两种饮料应该各买 多少瓶呢?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三)联系实际 探究新知
例: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 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小雨年龄的2 倍比小思的年龄大8岁,小雨、小思的年龄各是 几岁? 3.学校召开运动会,王平负责给同学们购 买饮料.现在要选购两种饮料共40瓶,其中矿 泉水1.5元一瓶,茶饮料2元一瓶.王平计划恰 好花费65元购买这些饮料,那么两种饮料应该 各买多少瓶呢?
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说课内容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评价
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目标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地位和作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七年级 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接触过简 易方程,因此本节内容是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点。在前 一章刚学过整式的概念及其运算的基础上,本节课将带领 学生继续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等内容,让学生认识从算式到 方程是一种进步,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法和应用起到铺垫作用,又是后续学习其它代数方程的重 要基础,所以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作为《一 元一次方程》全章的起始课,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 兴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 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起关键性作用。
2、提供探索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3、在解决问题情境时注重对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 的引导,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合作探讨从而突破 教学难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引出课题 二)问题解决 体会方程 三)联系实际 探究新知 四)交流对话 建构新知 五)应用新知 体验成功 六)畅谈收获 寄语人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三)联系实际 探究新知
活动二:[交流]在学生基本完成解答的基 础上,请几名学生汇报所列的方程,并解释方程 等号左右两边式子的含义.
强调: (1)方程等号两边表示的是同一个量; (2)左右两边表示的方法不同.
【设计意图】加 深学生对找相等 关系,列方程, 建立数学模型的 体会,及掌握列 方程的依据,突 破难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的概念。 2.能验证一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 3.会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 方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二)问题解决 体会方程
4.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如果用字母x表示A、B两地的路程,客车
和卡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时间,可分别用式 子表示为__7x0__和__6x_0 _
客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时间比卡车从A 地到B地的行驶时间少用的时间,可用_6_x0__7x_0_和 _1小时_两种不同方法来表示由于_6x_0 _7_x0_和_1_
学生认知障碍点
学生习惯用小学的算术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缺乏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建立方程 模型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模糊,还处于感性 层面,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可能不重视分析等量关系或抓不准相等关系, 或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的特点,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与列算式解决 问题的优越性.
从解决问题方式: 列算式:只用已知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是间题
中的数量关系; 列方程: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
中的等量关系。 从思维方式:算术方法主要运用逆向思维,列方程主
要运用正向思维.
【设计意图】归 纳体现列方程的 优越性,通过比 较让学生感受到 从算式到方程是 数学的进步。
问题:从题目中哪句话反映了相等关系?相 等关系是什么?如何设未知量?如何用方程表 示这个题中的相等关系?
【设计意图】引 导学生从实际问 题中,找关键语 句,反应相等关 系并列方程。
相等关系:
第一个相等关系:购买矿泉水数量+购买茶饮 料数量=总的选购数量 第二个相等关系:购买矿泉水的费用+购买茶 饮料的费用=总的花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