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步行街案例分析

步行街案例分析

商业步行街案例分析
Ⅰ背景介绍
城市起源于商业活动,一个城市的中心商业区无疑是整个城市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中心商业区的繁荣与萧条能够很直接地反映出城市的活力。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曾经历逆城市化的过程,随着中心城区的拥挤和环境质量下降,人们纷纷迁往郊区,从而导致城市中心区的衰落。

于是,人们开始致力于城市复兴,用各种方法提升城市中心的魅力,其重点自然放在中心商业区的改造上,而中心商业区的步行化是一个广泛应用而行之有效的方式。

Ⅱ、国内外案例分析
1.——日本新宿
新宿,素有东京副都心
之称,随着东京都厅的
迁入,日益繁荣,今已
成为东京的重要商业
和办公中心,同时也是
世界著名的十条奢侈
品牌商业街之一。

位于
新宿中心的新宿车站,
汇集了JR电车、地铁、私铁共十数条电
车的日本最大的枢纽站,每天乘客多达
80万人次,站内进出口极多,与地上商
业设施结为一体,犹如一座巨大的迷宫。

以JR山手线为界,新宿一分为二。


手线以西,以东京都厅为首的十几座现
代化摩天大楼是日本最大的商务办公区
和高级饭店集中的地区。

山手线以东,新宿车站附近云集了日本各大著名百货商店及其它商业设施,商都气息浓厚。

新宿购物街促进组织包括120家
商店,从车站前的的广场开始算起,它
们都位于900米长的新宿大街的街道
两边。

它们全都是著名的商店,有大型
的购物中心,书店,食品杂货店和饭馆,
以及美术用品商店。

以男装、女装、鞋、
手袋的商店也在这条大街上。

这一地区
已经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商业区。

新宿用中国制造的6厘米厚的花岗石板铺设了人行道,让人们觉得很放松,也使这条充满吸引力的购物大街显得友好。

现代时尚的街灯使得社区安全,也很令人愉快。

这里不仅仅出售商品,也同时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清洁、令人愉快的购物城。

力图通过为常来这里的顾客提供最新最有用的信息建立一条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大街。

而它的周边是新宿中央公园、日本皇宫、东京国立博物馆、明治神宫等,环境氛围很强。

我们可以看出,新宿已形成了网络状的步行系统,其包括有广场、博物馆、古建筑、购物街、公园、立体步行通道等的完善的步行系统。

新宿为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活动空间与场所,
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在步行区消闲,参加各种公众
活动,每年新宿都会举办节日,如:花节,街灯会
被人造的樱花装饰着。

在这条街上漫步的时候,人
们将会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新宿节,大学生的行军
演习和由很多被鲜花装点的彩车组成的“花之幻想
曲”的游行沿新宿大街行进;圣诞节,街灯各种圣诞装饰物打扮起来,具有强烈的圣诞温馨的氛围。

这些节日使人们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享受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乐趣。

新宿步行街区加强了新宿区域居民的地域感
与认同性,成为旅游者和市民最热衷去休闲散心的
地方,成为城市的象征及市民引以为荣的场所。

由此可以看出:成功的步行街区主要有四方面
的效益,一是实现良好的交通秩序;二是刺激经济
发展;三是改善环境;四是增进社会效益。

新宿毕
竟是一个人口密度特别大的区域,在这四方面中并不是每一方面都完善得很好,但其发达的
步行系统及经济社会方面的效应却是我国步行系统所不能及,在我国,步行街因商业目的而出现,并且是简单的线性空间,只有单纯的购物目的,更是谈不上社会效应,而给周边带来的是交通秩序的混乱,虽然取得一系列的经济利益,但环境效益普遍是没有体现的。

而从可持续的角度上看实现良好的交通秩序,改善环境这两个方面更为重要。

2.——汕头市主要商业中心
汕头主要商业中心区的迁移
1981年城市范围基本上是在汕樟路以
西,城市已经开始向东发展,金园区崛起。

此时是汕头城市东进的萌芽阶段。

这个时
候汕头市的商业中心仍是以小公园为中心
发散开的,并由于金园区的崛起而出向东
渗透,标志性建筑是小公园的百货大楼。

1991年,此时揭阳和潮州还是汕头的一个
县级市,这时的汕头在粤东地区并没有竞
争忧患。

十年里城市的面积扩大了一倍以
上,由于城市的北面被规划成了工业区,
且有殡仪馆,于是城市继续东进,金砂路,
长平路,中山路这三条东西走的街道形成,
龙湖区崛起,此时也形成了如今汕头的城
市形态。

这个时候汕头市的商业中心已明显迁
移到了金砂东的周边,标志性建筑是金凤
城、汕樟商场。

续之几年里商业范围沿金
砂路向东蔓延,之后崛起的是汕头商场、
友谊商业大厦。

而原有小公园商业区域受到城市发展东扩的影响,正呈现衰退的趋势,片区各项功能面临重组、重构的局面,加之旧城片区长期形成的沿街设店、档次较低等问题,影响了商业集中度和效益。

在新千年之后,
小公园区域已成了汕头市的痛,新旧交杂,拆之可惜,而不拆危险,很尴尬的一个区域。

——————————————————
新千年之后的汕头,此时潮州、揭阳早以先后成立地级市,汕头的行政范围和经济实力遭到极大的肢解,而且又平添了新的竞争对手。

1998年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0年前后诚信危机等因素影响,汕头市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回落,城市发展进入低潮期。

21世纪的前两年,是中国发展形势突飞猛进的两年,与同期其它城市快速发展相比,汕头GDP的增长速度却逐年下降,在2001年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这在全国极为罕见。

城市东进已扩展到了金叶岛,隔河再过去便是澄海区了,东进的空间也已经没有了,而北面的发展受制约。

由于经济及城市空间的原因,汕头的商业中心没再出现新的变动迁移。

汕头市中心商业区及周边区域和其区域内商业街现状
1中心商业区范围
中心商业区11街区及周边区域:以11街区及以北区域为核心,形成东西走向的两个商业区,西面是金园路、金新北路、金厦商业广场和新厦路构成的类“工”字形街区,此外还有华侨新村路步行街,南至中山路,西至金新路,东至华山路;东面是南国商城为中心的中心商圈。

现状汕头中心城区的商业街呈现相对集中的态势,近百分之九十的商街集中在这个区域之中。

各条主要商业区干路
金园路:综合商业街,全长1000
米,目前共有商铺275家,该商业街
商品齐全,是集休闲、购物于一体的
商业街。

新厦路:服装时尚商业街,全长
450米,目前有各类商铺144家。


商业街以各类品牌专卖店为主,也有
一定数量的时尚服装店,是汕头比较知名的时尚商业街。

金新北路(金园路——金砂西路):服装时尚商业街,全长400米,目前有各类商铺92家,该商业街以各类品牌专卖店为主。

华侨新村路:目前汕头市的商业步行街之一,目前以经营中低档服装为主,有着固定的消费顾客群,现有各类商铺151家。

长平路:综合商业街。

东起天山路,西至金新南路,全长2500米,目前商品齐全,是
汕头中心城区较为重要的商业街。

中山路:综合商业街,全长1750米,目前商品齐全,是汕头中心城区西部重要的商业街。

对中心商业区及周边区域和其区域内商业街现状的总结
这个跨十一个街区的商业区域其实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区域,严格上说是一分为二的,并且东西对立,而不是有机的一个整体。

从中心城区北岸11街区及其周边区域现状商业基本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区域内行政办公机构过多,并且没有一条商业街是能形成真正的品牌的。

而与商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店和专卖店的数量和档次均与城市商业中心的地位极不相称,另外区内各类商业设施的布局不甚科学,分散、关联度不大以及特色不突出,均是目前该中心区域的劣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