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历史与文化一、云南历史概要远古,云南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距今约170万年有云南元谋猿人。
公元前279年,楚国将军庄高人滇,滇池地区进入奴隶社会。
秦代,修“五尺道”,在云南派官置吏,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正式统治的开始。
汉代,汉武帝时设益州郡,东汉在保山设永昌郡。
三国开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称为“南中”。
其中,三国时诸葛亮为了“北定中原”,亲率大军平定南中,发展云南经济;西晋,云南改设中央直接统治的宁州,为当时全国十九州之一;南北朝,云南在爨氏的统治下,与刘宋等封建小王朝维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流不断加强,形成了白、彝诸族先民。
隋代,消除割据势力,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
唐代,707年唐朝击败南侵洱海的吐蕃扩张势力,大力扶持南诏,于738年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897年,南诏权臣郑买嗣灭南诏,建立“大长和”;927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灭“大长和”,建“大义宁”;937年,白族先民、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络滇东三十七部灭“大义宁”,建立了“大理国”政权。
宋代,大理政权在云南的统治基本上与宋朝相始终。
元代,1253年,忽必烈率大军乘革囊渡金沙,灭大理,1260年设“大理国总管”;1274·年忽必烈选派富有才干的赛典赤·赡思丁任“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相当于省长),云南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划。
明代,朱元璋于1381年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大军平定云南,次年建立都指挥使司(相当于省军区)和云南布政使司(相当于省政府)。
清代,1658年,清军三路人滇,南明最后一个王朝灭亡,此后大量移民入滇开发边疆。
鸦片战争后,云南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如1856年杜文秀、李文学起义,滇西群众阻击入侵云南的英国武装探险队的马嘉理事件和保卫片马、班洪的战斗,滇南群众的反法斗争等。
而1911年10月30日,重九起义成功,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在云南取得了划时代的胜利;1915年12月25日护国起义的发动,更表明云南为推进中国的民主共和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五四”运动后,李鑫等建立中共云南党组织。
红军长征时,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经过云南,中共中央在云南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
1929年,蒋介石任命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人民为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突然免除了龙云云南省主席职务,并在云南先后制造了“一二·一”惨案、“李、闻惨案”等事件。
中共云南地方党组织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区纵队”。
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在昆明起义,云南宣告和平解放。
(二)近现代名人(1)杜文秀(1823—1872年),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下,发动了大规模的各族人民起义,被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
起义军攻下了大理,建立了革命政权,制定了“革命满清”的总纲领,坚持斗争达17年之久。
(2)蔡锷(1882一1916年),是IH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云南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他与李根源、唐继尧等人一道,组织了1911年昆明重九起义,推翻了满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1915年,他与云南各派反袁力量一道,发动了护国运动,为推翻袁世凯反动统治建树了功勋。
(3)唐继尧(1883--1927年)云南会泽县人。
1909年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新军第19镇参谋教官等职。
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唐继尧即在昆明多次召开会议筹备重九起义,并成立“大汉云南军政府”。
1915年12月以云南将军身份电令袁世凯取消帝制。
1927年在龙云等四镇守使的武力“兵谏”之下,结束对云南的统治。
(4)罗炳辉(1897--1946年),彝族,云南彝良县人。
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7岁只身逃往昆明从军,先后参加护国战争、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后来到江西吉安,于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组织领导了吉安起义,率部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军团长、军团长等职务。
抗日战争时期,先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进行统战工作,后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1946年6月21日在行军途中病逝。
(5)周保中(1902--1964年),白族,云南大理人。
1917年从军,参加过护法战争、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之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底被派赴苏联学习,1931年回国后赴东北领导抗日战争,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1937年10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兼政委、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吉林军区司令员等职。
1950年起任云南省军政委员会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
1959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1964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
(6)聂耳(1912—1935年),云南玉溪人,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赴苏联考察途经日本,在海滨游泳时溺水逝世。
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卖报歌》、《码头工人歌》、《毕业歌》等。
(7)艾思奇(1910-1966年),云南腾冲人。
1934年出版《大众哲学》,193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37年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任教,先后任马列学院哲学研究室主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等职。
中共七大、八大代表。
著有《哲学与生活》、《辩证唯物主义纲要》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普及方面,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8)熊庆来(1893--1969年),云南弥勒人。
早年留学比利时及法国。
1930年创办我国第一个现代数学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算学系研究部,1937-1949年任云南大学校长。
解放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先后培养了严济慈、华罗庚、杨乐、张广厚等杰出人才,发表了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熊氏定理”的著名论文——《关于整函数与无穷级的亚纯函数》等重要学术成果,为我国现代教育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9)蔡希陶(1911--1981年),浙江东阳人,植物学家、研究员。
历任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任云南省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云南省人大常委、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
1930年来云南,采集植物标本万余种。
培植美国大金叶烤烟的品种推广,创建我国第一个热带植物园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
参加过产胶植物、金鸡纳、芳香油及三吁橡胶.紫胶宜林地调查。
寻获到萝荚木等多种珍稀药用植物树种。
他为我国和云南的生物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文化艺术(一)文学书画(1)理论专着:《论傣族诗歌》、《诗法萃编》、《滇文丛录》、《滇南诗略》及《滇诗丛录》。
(2)传说故事:傣族的《召树屯》,白族的《串枝连》,拉祜族的《牡帕密帕》,傈僳族的《逃婚调、重逢调、生产调》,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
(3)独特文字:彝族、傣族、纳西族、藏族等民族形成过自己独特的较为成熟的文字,其中纳西族的东巴文特征突出,形成了东巴文化;白族、傈僳族、苗族、普米族、景颇族等5个民族也创制过自己的文字。
(4)书法艺术:刻于晋代的爨宝子碑和刘宋时的爨龙颜碑被书法家誉为“神品”;清代钱沣、阚兆年、许弘勋都以书法著称,其中钱沣从颜体又自成一家,对后世书法界影响甚大。
(5)绘画艺术:《南诏中兴画卷》、《张胜温画卷》可与中原名画媲美,明末晋宁人担当和尚诗、书、画兼长,清代钱沣诗、文、书、画、楹联也很有名,尤以画马和书法成就突出;当代丽江人周霖的诗画也颇负盛名。
(二)音乐舞蹈(1)民族音乐:纳西族的洞经音乐、白族的大本曲。
(2)独特乐器:红河哈尼族、彝族的巴乌,德宏傣族、阿昌族、德昂族的葫芦丝,德宏景颇族的吐良,澜沧拉祜族的小三弦等。
(3)云南民歌:已收集到2万多首,最为著名的是被称为“东方小夜曲”的弥渡民歌《小河淌水》等。
(4)民间舞蹈:打歌——集体围圈跳舞,在三月街、火把节等活动时举行;跳月——自娱性很强的民间舞蹈,流行于滇南。
(5)花灯艺术:包括花灯歌舞、花灯剧两种表现形式,曲调有1000多首。
(6)地方戏曲:有形成于道光年间的滇剧和各种少数民族戏剧。
(四)文物古迹云南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89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6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6项,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4项,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503项。
(五)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
东巴古籍文献:记忆遗产第二节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一)国内位置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与贵州、广西为邻,东北以金沙江为界和四川隔江相望,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两国毗连。
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8位。
(二)国际位置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3个邻国的陆地边界线长4060公里。
云南省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国、印度等国相距也不远。
澜沧江从云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泰、老、柬、越等国,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三)河流湖泊云南省有大小河流600多条,主要的有180多条,分别属于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珠江等6大水系。
其中红河和珠江发源于省内。
除金沙江、珠江外,其余为国际河流。
云南是西南地区淡水湖泊最多的省,有大小湖泊40多个,总面积1066平方公里。
平均水深多在20米以下,滇池为5米,洱海为lO.5米;超过20米的只有抚仙湖、阳宗海、程海和泸沽湖,其中抚仙湖平均水深87米,最深处为151.5米,是我国第二深湖;泸沽湖平均水深40米,最大水深93.5米,为云南省第二深湖。
三、多样的气候(一)气候类型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
冬季受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
由于地形复杂,境内高山深谷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立体气候类型。
有的地区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有的地区终年如夏,一雨成秋;不少地区四季如春,一雨成冬。
(二)气候特点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垂直变化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四季如春的气候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2 000米的地带;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
四、丰富的资源(一)森林资源全省现有森林面积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7.8%,名列全国第4位;森林覆盖率为24.2%,有林地加灌木林地覆盖率为35.2%,在全国居第1l位;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3.66亿立方米,占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的14.2%,名列第三位。
(二)植物资源云南被誉为“植物王国”,拥有2500多种观赏植物,其中花卉植物1500种;香料植物有365种,分属于69科;药用植物有20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一半;甘蔗亩产量在全国居第二位,含糖量名列全国第一;茶叶,云南是最早起源中心;藻类、菌类、苔藓等资源也十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