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班子不团结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办法
中共西华县组织部
领导班子建设是党的关键,班子团结又是领导班子建设的关键。
但是,班子团结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不团结的现象依然存在,给党的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和损失,已成为领导班子建设中亟待解决问题之一。
(一)
领导班子不团结,从主体和客体上讲,集中反映在党政一把手之间,正职与副职之间,副职与副职之间;从对领导班子的影响程度看,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1、貌合神离,班子缺少战斗力。
班子内部从表面看,矛盾并不明显,相互之间保持一团和气。
但是,一遇到具体问题,潜在的矛盾就会暴露出来。
轻者,决策时明哲保身,有不同意见也不发表,甚至随声附和,一旦出现问题,推卸责任;重者,会上不说,会
后乱说,光议论人,不议论事,只当评论员,不当战斗员,一旦出现问题则相互埋怨,或私下指责。
这类班子顾忌集体荣誉、外界议论、上级批评,工作尚可正常开展。
但是,开拓精神不强,推推动动,拨拨转转,工作没有大的起色。
2、各自为政,班子缺少凝聚力。
一是班子形不成集体核心,班子成员各行其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工作中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一盘散沙,互不服气、互不配合、互不协调。
二是相互之间感情上有明显裂痕。
表面上互不侵犯,私下里相互攻击,一旦遇到危及自己利益的问题,就会“拔剑而起”。
三是拉山头、搞宗派、排斥异己,培植私人势力。
这类班子工作中在一些问题上不能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见,集体荣誉感已荡然无存,工作处于半瘫痪状态。
3、相互攻击,班子瘫痪。
班子内部尔虞我诈、公开对立、造谣中伤、互相告状、唇枪舌剑、明火执仗。
决策时,无论正确与否,必然提出反对意见,各持一词,互不相让,各自形成势力范围,展开无休止的堡
垒内战斗,甚至进行无中生有的人身攻击,工作无法开展。
(二)
以上几种表现尽管只在极少数班子内存在,但危害很大,不仅损害党的团结,而且造成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总体上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一把手”缺少统驭能力。
“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团结中具有关键作用。
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如果“一把手”有较高的统驭能力,就能够形成核心,班子成员就有了导向。
否则班子没有核心,必然造成各自为政。
诸多实践证明,“一把手”缺少统驭能力是造成班子不团结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班子整体素质差。
领导班子是一个整体,作为构成这个整体的班子成员,如果素质较差,也会导致领导班子不团结。
第三,班子结构配备不合理。
班子成员配备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