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习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习题

第十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第十一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男,35岁,烧伤总面积70%,川。

烧伤60%,在院外度过休克期,创面有感染,伤后4天入院,近 2 天来腹泻、黑粪,以往无溃疡病史。

在明确诊断后,首先采取的治疗是
A. 非手术疗法,C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
B. 手术缝合止血,
D.胃大部切除,
E感染创面切痂植皮术,
2.
男,35岁,烧伤总面积70%,川。

烧伤60%,在院外度过休克期,创面有感染,伤后 4 天入院,近 2 天来腹泻、黑粪,以往无溃疡病史。

若上消化道出血被证实,为了明确病变位置及范围,选用最佳检查方法是
A. 胃十二指肠钡餐检查,
B. 纤维胃镜检查,
C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
D. CT检查,
E. MRI检查,
3.
男,35岁,烧伤总面积70%,川。

烧伤60%,在院外度过休克期,创面有感染,伤后 4 天入院,近 2 天来腹泻、黑粪,以往无溃疡病史。

对该病人首先应检查
A. 血压,
B. 大便潜血,
C血常规,
D.红细胞压积,
E凝血酶原时间,
4.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
A. —种或多种原因诱发的组织关注不足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B. 机体遭受急性严重感染、严重创伤等,同时或先后出现2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
C感染所引起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D. 机体对不同原因的严重损伤产生的系统性炎症反应,
E. 以上都不对
5.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不包括
A. 解除气道梗阻,
B. 低碳酸血症时正压通气治疗,
C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
D.防止误吸,
E严重低氧血症正压通气治疗,
6. 氧疗指
A. 通过增加吸入氧量纠正患者缺氧
B. 通过增加吸入氧浓度纠正患者缺氧
C通过减少吸入氧浓度纠正患者氧中毒
D. 通过减少吸入氧量纠正患者氧中毒
E. 以上均不对,
7. 以下不属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原则的是
A. 心力衰竭治疗,
B. 治疗原发病,
C纠正缺氧,
D.机械通气,
E液体管理,
8. 以下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无需特别排除的是
A. 大片肺不张,
B. 自发性气胸,
C急性肺栓塞,
D肺癌,
已心源性肺水肿,
9. 以下不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是
A. 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
B. 胸部X线显示两肺浸润阴影,
C. 低氧血症,
D. 肺动脉楔压w 18mmHg或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肺水肿
E. 有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
10.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分析典型的改变为
A. PaO2升高,pH升高,
B. PaO2降低,pH降低,
C. PaO2降低,pH升高,
D. PaO2升高,pH降低,
E. 以上均不对,
1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床边肺功能监测结果,对严重性评价和疗效判断有意义的是
A. 肺顺应性降低,
B. 无效腔通气比例增加,
C无呼气流速受阻,
D. VD/VT,
E. 以上都不是,
12.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 代谢性酸中毒,
B. X线大片状浸润阴影,
C. 低氧血症,
D. 呼吸加快,并呈进行性加重,
E粉红色泡沫样痰
13. 我国导致直接肺损伤的原因中,占首位的是
A. 重症肺炎,
B. 胃内容物吸入,
C肺癌,
D.肺血栓栓塞,
E肺气肿,
1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病理改变是
A. 肺呈肉质变,
B. 可见全肺萎缩,重量明显减轻,
C. 肺广泛性充血水肿和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D. 镜下见血管萎缩、肺间质有炎症细胞浸润,
E晚期,全部肺泡纤维化,
15. 以下不是引起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内因素的是
A. 化学因素,如吸入毒气,
B. 物理因素,如放射性损伤,
C生物性因素,如重症肺炎,
D.严重休克,
E肺部放射性损伤,
16. 急性肺损伤概念提出的意义有
A. 强调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是一个静态过程,
B. 不存在急性肺损伤阶段进行治疗,
C. 在急性肺损伤阶段进行治疗会降低疗效,
D. 按不同发展阶段分类患者有利于判断临床疗效,
E急性肺损伤代表后期病情较严重的阶段,
17. 以下不是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病理特征的是
A. 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
B. 肺容积增高,
C. 肺泡渗出富含蛋白质液体,
D. 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
E肺间质纤维化,
18.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常见最先出现的器官功能障碍是
A.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B. PAD,
C. 肺血栓栓塞症,
D.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E急性心力衰竭,
19. 假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诊断成立,最需要的治疗措施是
A. 洋地黄类药物静脉推注,
B. 快速利尿剂静脉推注,
C. 呼气末正压通气,
D. 加强抗感染,
E输血,
20. 急性肾衰竭病人少尿期或无尿期出现水中毒的常见原因是
A. 钠中毒,
B. 酸中毒,
C未严格限制入水量,
D.体内内生水过多,
E抗利尿激素增加,
21 .女,70 岁。

因急腹症入院,急救过程中先后出现少尿、肺水肿、呼吸困难、嗜睡,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应诊断为
A. DIC,
B. ARF,
C. MODS,
D. ARDS,
E. Curling 溃疡,
22 .男,65 岁,患急性胰腺炎入院,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分析其发生机制,不属于重要损害因子的是
A. 细胞因子,
B. 炎性介质,
C生长因子,
D.全身炎性反应,
E组织缺血-再灌注过程,
23. 男,60岁,急性肾衰竭病人,血钾 5.6mmol/L ,下列治疗措施有原则性错误的是
A. 10%氯化钾20ml静脉滴注,
B. 口服钠型树脂15g,每日3次,
C. 山梨醇5g,每2小时口服一次,
D. 5%碳酸氢钠溶液100ml,缓慢静脉滴注,
E. 25%葡萄糖溶液加胰岛素(3〜5U200ml,缓慢静脉滴注,
24. 女,45岁,因交通事故,双股骨干粉碎骨折第2天。

其24小时尿量200ml,下列化验结果不符合急性肾衰竭的是
A.血钾5mmol/L,
B尿素氮14.2mmol/L,
C 血镁1.4mmol/L,
D.血磷0.89mmol/L,血钙2.96mmol/L,
E血浆肌酐10~6mmol/L,
25. 单人心肺复苏时,胸外心挤压与人工呼吸的正确操作是
A. 心脏按压5次,口对口人工呼吸1次,
B. 心脏按压6次,口对口人工呼吸1次,
C心脏按压1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
D.心脏按压15次,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
已心脏按压3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