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教须知第七课: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学习不是为了受罪,它是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
凭着这一点认识,我们就能乐观地面对学习上的困难。
当你达到了这一境界,你就从学习中找到了乐趣,你也就能够学得更好。
[做法]第一步:遇到困难,我们不去想,那可糟了。
或许应该说,在我们的脑海中,就根本不能对题目有难易之分,就算老师连打几个“*号”的难题,你也应该像对待“1+1=?”那样去从容对待。
[示例]第二步:假如遇到难题需要苦思冥想,我们把自己当成智慧迷宫中的一个游客,使自己在动脑筋的过程中不再有任何心理负担。
这时应该对自己说:我偏不信有走不出的迷宫,我一定要尽力而为。
在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可以把学习当成一种轻松的“过家家”游戏,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作文勉强凑个千把字,我们都要费尽心机,一个字一个字数着往下写,写到规定字数,马上如蒙大赦,草草结尾了事。
但想想我们的信为什么都写得那样顺畅和文情并茂,其实,是我们自己阻断了文思,偏要以那种严肃的、备受折磨的心态写文章。
为什么不把感情放纵开来,像和老朋友秉烛夜谈那样自由自在呢?写文章,就是要掏自己的心里话,要快快乐乐、实实在在地说,而不像老牛拉犁。
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都是贴身式的,但却是忽略教育主体的强制性教育。
家长总是事先不带商量地为孩子制订了一套成长和学习方案,老师也是一视同仁地向学生灌输应付考试的知识。
考试时,家长恨不能亲自上考场替孩子作答;孩子不想学了,就想方设法送到国外学校就读。
可是,有多少家长清楚孩子们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当学习变成了一项为父母完成的任务,当成绩成了老师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时,孩子们的心理不健康,他们无处发泄自己的不满,真是替他们感到郁闷。
试向我们的花朵们都是在冷人窒息的环境中,他们只能一味的学习,他们只能为了家长的面子而努力,他们只能......,早晚有一天他们会崩溃。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在后悔没有早于孩子们沟通,没有遭考虑他们的感受,还来得及吗?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认识了来自各种家庭的孩子。
最快乐的孩子是那些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孩子们,因为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给他们报任何的辅导班,所以他们能肆意的玩耍,消磨自己的休闲时光。
他们的压力最少,他们的快乐也最多。
反之,那些城市中的孩子们却随家长们奔波于各类辅导班之间,他们的小脸上很少出现由衷的笑容。
其实,早就有专家倡议要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到底有多少孩子体会到了乐趣了呢?是啊,孩子们很累,我也是一名家长,孩子的课业负担之重,学习在应试教育的大前提下早就变得乏味、枯燥。
现在很多孩子都有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因为学习使他们下课的时候都在忙着看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玩对于他们来说太遥远了。
老师说是要充分利用早上的有效时间以增强记忆,殊不知孩子们的睡眠都保障不了,哪里还有什么有效时间,超强的记忆!苦啊!怎么办?誉满欧美的著名学者、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一书,这本书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
他在书中赋予快乐学习以更广义的解释,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复习功课、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
他提出:有一种有效的办法可以把不喜欢的事或没有兴趣的事转化为有兴趣的事,那就是加深对这些事物的理解,并实际参与到其中。
如果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自身情况与这种对新事物的学习结合起来,那么你便会对它产生浓厚兴趣。
时时寻找快乐的感觉!不要认为以快乐的心态去学习很难。
我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让自己对原本讨厌的学科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但我们可以从一些细小的环节着手,让自己逐渐找到快乐的感觉。
在寻找学习中的快乐的过程中,我们会邂逅成功或失败。
成功总是会给我们带来快乐,但失败就必定预示着痛苦吗?据说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做了近1 000次实验之后,才发明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灯泡。
有人问他:“有没有因为那999次的失败而感到绝望呢?”他生气地回答说:“我从没有遭受过999次失败,我只是发现了999种无法制造灯泡的方法。
”爱迪生的回答很巧妙,的确,失败没有什么可怕,尤其是在成功的曙光就要到来时。
果遭遇了失败的打击,你没有必要觉得自己又蠢又笨,进而让自己越来越沮丧、悲观,你应该继续尝试自己喜欢的其他方法。
快乐不需要代价,我们没有必要对失败耿耿于怀,面对失败的威胁时,你完全可以“happy”一下。
学习不应该成为心灵上的一种负担,不要压抑自己寻找快乐的心,时时寻找快乐,你就会在学习的路上披荆斩棘,攻无不克!建立快乐轻松的学习平台!相信许多同学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每当老师说要写作文,或是说要课堂测验时,就会有人埋怨:真是烦死了。
过重的学习负担会使学生产生压力,但这种压力就意味着负担吗?当你的内心没有学习的动力时,就会觉得学习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压力或负担;然而,当你的内心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时,你就会发现:学习其实是一个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过程,而不是一种负担。
的确,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正因为它辛苦,才更能让我们体验它蕴涵着的无穷乐趣。
巴甫诺奥说:“你必须承认在前进中摸索未知是痛苦的,然而是什么支撑着我们继续向前跨越呢?苦尽甘来的道理我们很容易懂,这里姑且不谈。
我们要关心的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难道真的认为它是种负担吗?”有些人以“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观念驱策自己勤奋、刻苦,此时,乐趣俨然荡然无存。
我们非常有必要为学习建立一个平台——快乐、轻松的平台,这并不是对一些陈旧观念的翻版,而是对学习观念的一次彻底刷新。
我们应为追求享受而去学习,而不是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
当你能用知识来理解这个奇妙无穷的世界时,当你在学习中找到无穷的乐趣而沉迷其中时,你就会发现,学习的过程原本可以更轻松、更快乐!提高对厌烦的学科的兴趣!有时候,不喜欢某些科目纯粹是主观因素,你若不主动去研究探讨,这些科目就永远都不会有得高分的机会。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对自己讨厌的课程的兴趣,轻松快捷地学习呢?1.报酬效应有些同学,越是喜欢的课程就越下工夫,越是讨厌的课程就越逃避。
或许你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但如果你对这种情况置之不理,那么你就永远都无法征服自己讨厌的那些科目。
试着强迫自己先将讨厌的科目学完,否则就不去学喜欢的科目。
这样坚持下去,有了进步就给自己一个奖励,直到对讨厌的科目产生兴趣,并且会主动去完成。
这种方法就是心理学上的“报酬效应”。
换句话说,就是利用自己喜欢的科目作诱饵,来诱发自己对不喜欢的科目的兴趣。
2.劳逸结合适当地安排周末的作息时间,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增强记忆,同时还能有效地减少失误率。
充分休息,或看一些自己喜欢的杂志来调整身心。
表面上看来,这样做好象是把时间浪费在了无谓的事情上,其实,这是在为下星期的学习养精蓄锐,以便更高效地掌握下星期的学习内容。
3.抽签学习法有些同学在面对众多科目时会无从下手。
巴甫诺奥说:“这时候,可以利用‘抽签学习法’,即将需要学习的科目写在纸条上,做成签,抽到哪科就学哪科,以此提升学习兴趣。
利用这种方法达到了学习目标,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满足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完成动机’。
”融入学习会更快乐!对学习和快乐这两者而言,大家应该追求一种“双赢”,即没有快乐的学习不能称为真正的学习,同样的,丢开了学习,快乐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快乐。
从我们来到世上的那天开始,我们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对我们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崭新的,于是我们试图去弄个明白,这时,我们是快乐的;当我们踏进课堂,完美地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投来赞许的目光时,我们是快乐的……每时每刻,学习都能让人感到快乐。
那些一味抱怨学习的人是不快乐的,至少他们不会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学。
如果我们学得少,或是学得不好,人们就会说我们是“傻瓜”、“笨蛋”或者“弱智”,即便是一个不屑一顾的眼神,也足够我们受的。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呢?当我们踮着脚尖争睹别人风采的时候,我们设想他是多么快乐、幸福。
但是,如果你没有在学习上付出努力的话,这种快乐的感觉永远只能属于别人。
没有了学习,你的知识就会变得陈旧;没有了学习,你的生活空间就会变得狭小;没有了学习,你的身心发展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也就是说,所有这一切都在印证着同样一个主题:融入学习,你就会快乐。
加点音乐学得更妙!音乐有它独特的魅力,可以使我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旋律而起伏波动。
尤其是一些轻松的音乐,不但能够诱导出我们的冥想状态,还可以使我们的大脑变得敏捷起来。
也正是这种音乐,能使我们的学习与外界达到高度的一致,使它们相互融入得更加密切。
或许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和谐吧。
一切有益于你学习的环境因素,都可以被当成音乐来欣赏。
只要能时时处处融入环境,那么学习也就不像你原本所想的那样枯燥了。
当然,你不需要强迫自己一定要去这样感受,但外在的环境确实可以使我们成功地实现这个梦想。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神奇可言,不过是我们驾驭环境的一种技巧而已,所以,我们大家一定都可以做得很好。
而唯一要做的就是寻找一种感觉—这样的学习太美妙了。
学习娱乐两不误!“如何在玩乐中学习”一直是快乐学习法研究的一个课题,尽管这套理论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它对我们的学习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登高望远放假时,你可以试试空中游览:登上楼顶(注意安全),向下俯视,并查看熟悉的地方和所面对的方向。
如果不往高处走,等于只是在地面上活动,而这样,就等于白白丧失了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世界的机会。
走进大自然户外运动有助于我们认识周围的环境以及训练我们的智力与判断力,而室内运动则远远达不到效果。
蓄意迷路若回家前天色还早,不妨信步走上半个小时。
当你发觉迷路的时候,不要慌张,也不要急着去问路,停下来休息一下。
迷路也许很可怕,在不熟悉的环境中,越是害怕,越要保持冷静,越是冷静就越能获得自信。
因此,发觉自己迷路时,不妨做一次深呼吸,感受一下这种经历,说不定还能因此得到探索陌生环境的乐趣。
如果你能培养这样的态度,相信你在面对学习中的难题时,也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和解答了。
用心玩游戏建议你去大规模的玩具店选一种考验智力的玩具,象棋或魔术方块都不错。
这些游戏都需要运用策略、运筹帷幄,还必须预先设想对手在这盘游戏中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非常具有挑战性。
你也可尽量找些智力测验来做。
先别急着找答案,也先不要管题目的提示,尤其是时间上的限制。
把每个问题当成一场游戏,在问题解决前,不要轻言放弃。
动口不如动手你可以试着动手制作一个真正可用的物品,即使只是一个鸟笼或者一间狗屋也无妨。
拿起工具之前,请先坐下来,把它的图形画在纸上,并且不要忘记把比例标出来;想好每一个步骤,譬如要用哪一种钉子,用普通钉子还是螺丝钉;设想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想想在实际生活的三度空间中,应该如何安排这个新事物……这样的过程可以培养你思维的缜密性和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