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私法课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私法课件

2.“二元论者”的主要观点 (1)国际私法调整的对象是涉外民事关系,既有国内性,
也有涉外性。
(2)国际私法的渊源具有“二重性”,既有国内渊源,也 有国际渊源。
(3)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制度来源于国际法,而体 系和内容则来自国内民法 。
第四节 国际私法的性质及其 不同主张(四)
二、国际私法是任意性法还是强行性法 1.国际私法是强行性法律规范,当事人必须遵守,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概念(十二)
2.国际私法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法)的区别 (1)法律性质不同 (2)调整对象有所不同 (3)主体不同 (4)调整方法 不同 (5)争议解决的途径不同 (6)判决或裁决执行方式不同 (7)两者的渊源不同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概念(十三)
(四)国际私法与国内民法的异同 1.两者的共同点 (1)调整的都是平等主体间的等价有偿的民商事关系。 (2)国际私法要借助和使用民法上的一些法律制度和规定 。 (3)具有一些共同的原则:如主体平等原则、等价有偿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国际私法(第三版)
章尚锦 徐青森 许军珂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国际私法概论 第二章 国际私法和国际私法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法律冲突、冲突规范和准据法 第四章 与冲突规范和的适用有关的制度 第五章 国际私法主体 第六章 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
法条文时,自始至终应加以贯彻执行的根本 准则,也是当事人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主 管机构在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时,必须遵循 的根本原则 。
第三节 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
任务和作用(二)
(二)国际私法任务的含义 :有不同意见
(1)认为国际私法是法官法 。
(2)国际私法的任务包括:建立、变更、终止 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根据和处理国际私法争 议的法律根据。
而不能依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决定是否适用。在国 际上,绝大多数的国际私法典也都是强行性法。 2.国际私法是任意性规范的主张,这种观点认为: 国际私法只有在当事人希望运用时才予以适用; 否则,就不通过国际私法来确定准据法,而是适 用内国法。
三、本教材采用国际私法是国际法中一个具有强 行性部门法性质的主张 。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概念(六)
(三)国际私法学界对国际私法调整方法的不同 意见
(1)只有间接调整的方法,凡是主张国际私法 等同于冲突法的学者,持此主张;
(2)主要是间接调整的方法,但也包含部分的 直接调整;
(3)主要是直接调整的方法,有些主张国际私 法规范中包括统一实体法规范和国内专用实体法 规范的学者认为,国际私法调整的方法主要是直 接调整的方法;
家法律; (4)具有外国因素,即构成国际民商事关系
诸要素的主体、客体及使该种关系产 生、变 更、消灭的法律事实等之中至少有一个外国因 素,或全部是外国因素但该 国享有诉讼或仲 裁管辖权,或对该国有重大利益影响的民商事 关系。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概念(三)
(三)国际民商事关系和国内民商事关系的异同 1. 相同之处: (1)法律性质相同; (2)一些制度和规则相同。 2 .不同之处: (1)国际性和国内性; (2)主要原则不同; (3)争议解决机构和适用法律不同。
第四节 国际私法的性质及其 不同主张(二)
(二)国际法学派
1.代表人物:德国的萨维尼、巴尔、弗兰肯斯坦、意 大利的孟西尼、法国的魏斯 、皮耶等等。
2. 主要观点 : (1)国际私法调整的对象是超越一国领域的国际民
商事关系而具有国际性 。
(2)国际私法是划分国家之间司法主权范围的一个 法律部门 。
一、国际私法属于国内法还是国际法 (一)国内法学派 1.代表人物:法国的巴丹、尼波耶、巴迪福等等。
其主要论点是:国际私法是国内法的一个学科 。 2. 主要观点 : (1)国际私法与国际法的主体不同、调整对象不
同。 (2)主要渊源不同 。 (3)实施和解决争议的途径不同 。 (4)制定的程序不同 。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概念(四)
二、国际私法的组成规范 (一)冲突规范 :就是用来解决在发生法律冲突
时适用何国法问题的,是国际私法基本的主要的 规范 。 (二)规定外国人民商事法律地位的规范 :即规 定外国人在内国能或不能享有什么样的民商事权 利和承担什么样民商事义务的规范 。
(三)国际民商事诉讼和国际商事仲裁程序规范: 是指一国司法机关和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在审理国 际私法案件时,专门适用的特别诉讼和国际商事 仲裁程序规范。
和谐世界服务 (5)“国际”二字的含义相同 (6)处理争议的途径和方式相似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概念(十一)
2.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区别 (1)调整的对象有所不同 (2)调整方法不同 (3)规范组成不同 (三)国际私法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法)的异同 1.两者的共同点 (1)相同的基本原则,只是强弱不同 (2)相同的外国人待遇制度 (3)相似的调整领域 (4)都是国际法中的一个部门法 (5)互相影响
(3)国际私法的任务,就是用来确定内外国 自然人、法人的民商事法律地位、建立、变更、 终止国际民商事关系及处理有关争议的法律适 用问题,即法律依据问题。
实际上,国际私法的任务,应是这些不同意见 的综合
第三节 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 任务和作用(三)
(三)国际私法作用的含义
是指其在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同时,在 维护内外国家和当事人的利益,促进国际 民商事交往,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维护世 界和平与构建和谐世界中发挥的巨大、积 极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工具的作用 。
法公约 3.按条约内容种类不同可分为各种领域的国际私
法条约
第二节 国际私法的渊源 (四)
(二)国际私法的国际惯例 1.国际惯例的概念:指在国际实践中长期反复使
用而形成的,具有固定内容的,未经立法程序制 定的,如为一国所承认或当事人所采用,就对其 具有约束力的一种习惯做法或常例。 2.国际私法的国际惯例 可以分为国际私法惯例和作为被冲突规范引作准 据法或直接适用的统一实体民商事国际惯例。而 统一实体民商事国际惯例是否为国际私法的渊源 学者有不同看法。 3.中国立法关于国际惯例的规定 在理论、立法和实践中,中国都肯定了国际惯例 是国际私法的渊源 。
(二)关于国际私法定义的不同主张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概念(八)
五、国际私法与邻近部门法的联系与区别 (一)国际私法与国际公法的异同 1. 共同点 (1)调整的都是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社会关系; (2)基本原则相同 (3)国际私法需借助国际公法的一些法律概念和
法律制度 (4)都是为一国的对外政策、友好交往和构建和
(3)国际私法是在国际民商事交往过程中产生的 。 。
第四节 国际私法的性质及其 不同主张(三)
(三)“二元论者”(综合论者、边缘学派或折中派)
1.代表人物:德国的齐特尔曼、捷克的比斯特里茨基和柯 林斯基。主要论点是:国际私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不同于国际法,也不同于国内法 。
第三节 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
任务和作用(四)
二、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国家主权原则 :最重要的基本原则 (二)平等互利原则 (三)有约必守原则 (四)保护弱者利益原则 三、国际私法的基本作用 (一)国际私法作用的表现 (二)当前国际形势下国际私法具有更大的意
义和作用
第四节 国际私法的性质及其 不同主张 (一)
第五节 国际私法和国际私法学(一)
第一章 国际私法概论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概念 第二节 国际私法的渊源 第三节 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任务和作用 第四节 国际私法的性质及其不同主张 第五节 国际私法和国际私法学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概念(一)
一、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
(一)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含义和范围
1.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含义:是指跨越或超越一国 国界或一国法律调整界限的、涉及一个以上国 家法律的民商事关系,以及对一国来说具有司 法管辖权和仲裁管辖权的外国人之间的民商事 关系。
(1)普通法系国家:是国际私法的重要渊源 (2)大陆法系国家:判例作为国际私法渊源只具有
辅助的意义。
2.判例不是中国国际私法渊源,但要研究和使用 有关国家的国际私法判例 。
(三)司法解释
在中国,有关国际私法的司法解释,应是国际私 法的渊源 。
第二节 国际私法的渊源 (三)
三、国际私法的国际渊源—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一)国际私法的国际条约 1.按缔约数量可分为双边和多边国际私法条约 2.按缔约国范围可区分为世界性和地区性国际私
谐世界服务等。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概念(九)
2 .国际私法与国际公法的区别 (1)主体不同 (2)调整对象不同 (3)渊源不同 (4)调整与解决争议的方法不同 (5)部门法的法律性质不同 (6)“国际”二字的含义不同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概念(十)
(二)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异同 1.两者的共同点 (1)主体相同 (2)调整的对象有重叠处 (3)渊源比较近似 (4)都为国家对外政策、促进国际商事交往和构建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概念(五)
三、国际私法的调整方法 (一)法律调整的方法 :指法律上规范特定社会
关系的方法,包括直接调整的方法和间接调整的 方法。 (二)国际私法采用的主要是间接调整的方法 国际私法中的间接调整的方法是指,通过冲突规 范指引某国实体法,作为处理某国际民商事关系 当事人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准据法,根据该准据法 的规定确定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有约必守原则 。 2.两者的显著区别 (1)调整的对象有所不同 。 (2)基本原则和出发点不同 。 (3)渊源不同 。 (4)处理争议的管辖权、程序和法律适用不同 。 (5)规范组成不同 。
第二节 国际私法的渊源 (一)
一、国际私法渊源的含义及“二重性”
(一)含义:国际私法在法律形式上的来源
没有法律效力。但我们要认真研究国内外国际私法学说。 (二)一般法律原则是不是国际私法的渊源 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意见。中国对此尚无规定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