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句话看似老生常谈,但它蕴含着文学的真谛。

影视剧以直观形象的艺术手段见长,它可以诉诸人们的视听感官,在短时间内形成很大的观众群,文学则把语言作为自己唯一的工具,同时在更高的层面上,语言的新颖独特,准确传神,以个人的或者集体的文学创作,丰富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精神表达的能力。

因而,文学大师,一定也是语言大师。

作家的词汇量,就像建筑师的材料库,能够娴熟地选择和运用的词汇越多,越能够变化多姿和准确到位地表述出作家想要传达和抒发的精神世界,也反映出作家对纷纭万状的人性和生活的观察体验的能力。

自古以来,优秀作家对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都追求不倦。

诗歌从四言诗、五言诗到七言诗,从风谣古体到律绝词曲,都是在探索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性中完成的。

明清以降,小说和戏曲以白话为正体,更是在语言的口语化中寻求内在的精神解放。

曹雪芹的《红楼梦》,从诗词歌赋曲诔的经典文体,到灯谜楹联乡谣民谚和打油诗,从庄子、老子的名句隽语到《西厢记》《牡丹亭》的精彩唱词,从通俗易懂的《好了歌》,到刘姥姥的“饭前曲”,不胜枚举,堪称是文学语言和文体的“大观园”。

文学文本不同于影视作品的线性时间和一次性完成,它可以打乱时空顺序,突破直观性的生活场景的局限,而在多个层面上展开,为揭示复杂的现实和人性提供足够的空间,读者也可以打乱文本顺序而反复地玩味作品。

文学的强项在于,除了听觉和视觉等有形的感官,它可以诉诸嗅觉、味觉,更可以直指人的心灵,它的大量的“潜台词”,远非影视文本所可比。

它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高度关注与揭示,远远超越了其他的艺术门类。

同时,语言可以表达某些抽象的意念,不受画面和声音的制约。

雨果在《悲惨世界》的开篇中所写,比大海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这种广阔性,超出了具象的边界,而容纳了大量的玄思妙想和激情涌荡,只有用文学的语言才可以捕捉和勾勒它。

米兰·昆德拉也曾经说过,当今,在影视和传媒大行其道的时代,小说应该更加自觉地强化其主体意识,让小说所能够发挥其独到的长处,探索人的生存的可能性,在哲学的玄思与人性的探索上花力气开掘深度。

我们当下也可以看到,许多后进作家对于人物的精神层面的专注,无论是徐则臣的《耶路撒冷》,还是乔叶的《认罪书》,都让我们体会到“心灵拷问”的冷峻严酷,看到文学对人性探索与精神救赎的新收获,也对这些“70后”作家寄予了很高的希望。

如果说,情节和故事是小说与影视文本所共有的,那么,心灵的探寻,则是文学得天独厚的禀赋,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缘由。

明乎此,坚守文学的底线,追求精神的超越,才是文学发展的正途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句话蕴含着文学的真谛。

文学大师,一定也是语言大师。

作家的词汇量反映出作家对人性和生活的观察体验的能力。

B. 文学与语言作为唯一的工具,这不同于直观形象的艺术手段见长的影视剧。

影视剧可以直接诉诸人们的视听感官,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观众。

C. 《红楼梦》堪称是文学语言和文体的“大观园”,可以看出曹雪芹从诗词曲赋、老庄著作等诸多途径中获得营养,表现出他对语言丰富性和表现力的不懈追求。

D. 文学通过大量的潜台词来表现嗅觉、味觉形象,直指人的心灵,这方面不仅仅影视文本比不了,而且也超越了其他的艺术门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相对于影视艺术,文学的语言,具有新颖独特,准确传神的特点。

在更高的层面上,个人的或者集体的文学创作,会使一个民族精神表达的能力变得丰富。

B.正是因为文学文本为揭示复杂的现实和人性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所以它可以不受时空顺序和直观性的生活场景的局限,在多个层面上展开情节。

C.只有用文学的语言才可以捕捉并勾勒出作者心中那种超出具象边界,而容纳大量的玄思妙想和激情涌荡的广阔性。

D.心灵的探寻,是文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缘由,可谓得天独厚。

可见坚守文学的底线,追求精神的超越,才是文学发展的正途。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古代诗歌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再到唐人绝句,以及各种诗歌体例的变化,都是在探索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相中完成的。

B.文学语言越是口语化越能便于表达人们的精神解放,自明清以来,小说和戏曲以白话文正体,就是缘于这一特征。

C.观众同步观看一部在线影片,就不可能像读一部文学作品可以打乱文本顺序而反复非地的玩味,这是因为影视作品的线性时间和一次性完成的特点决定的。

D.米兰·昆德拉认为在当今影视和传媒盛行的时代,小说应该更加自觉地强化其主体意识,在哲学的玄思与人性的探索上开掘深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1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祎之,常州晋陵人也。

少以文藻知名,直昭文馆。

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

仪凤二年,转朝议大夫、中书侍郎,兼豫王府司马,寻加中大夫。

祎之有姊在宫中为内职天后令省荣国夫人之疾祎之潜伺见之坐是配流巂州历数载天后表请高宗召还拜中书舍人转相王府司马,复迁检校中书侍郎。

高宗谓曰:“相王朕之爱子,以卿忠孝之门,藉卿师范,所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耳。

”祎之居家孝友,甚为士族所称,每得俸禄,散于亲属,高宗以此重之。

则天临朝,甚见亲委。

及豫王立,祎之参预其谋,擢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赐爵.临淮男。

时军国多事,所有诏敕,独出祎之,构思敏速,皆可立待。

仪凤中,吐蕃为边患,高宗谓侍臣曰:“吐蕃小丑,屡犯边境,我比务在安辑,未即诛夷。

而戎狄豺狼,不识恩造,置之则疆场日骇,图之则未闻上策,宜论得失,各尽所怀。

”祎之时为中书舍人,对曰:“臣观自古明王圣主,皆患夷狄..。

吐蕃时扰边隅,有同禽兽,得其土地,不可攸居,被其凭凌,未足为耻。

愿戢万乘之威,且宽百姓之役。

”高宗嘉其言。

后祎之尝窃谓凤阁舍人贾大隐曰:“太后既能废昏立明,何用临朝称制?不如返政,以安天下之心。

”大隐密奏其言。

则天不悦,谓左右曰:“祎之我所引用,乃有背我之心,岂复顾我恩也!”垂拱三年,或诬告祎之受归州都督孙万荣金,兼与许敬宗妾有私,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其事。

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时年五十七。

(节选自《旧唐书·刘祎之传》)4.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祎之有姊在宫中为内职/天后令省荣国夫人之疾/祎之潜伺见之/坐是配流巂州/历数载天后表请/高宗召还/拜中书舍人/B. 祎之有姊在宫中为内职/天后令省/荣国夫人之疾/祎之潜伺见之/坐是配流巂州/历数载天后表请高宗召还/拜中书舍人/C. 祎之有姊在宫中为内职/天后令省荣国夫人之疾/祎之潜伺见之/坐是配流巂州/历数载/天后表请高宗召/还拜中书舍人/D. 祎之有姊在宫中/为内职/天后令省荣国夫人之疾/祎之潜伺/见之/坐是配流巂州历数载/天后表请高宗召还/拜中书舍人/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元”是年后,也就是帝王妃元所立的名号。

根据年号就可以确认历史上相应的执政皇帝,因此,年后也被叫做帝号。

B. “氏族”一般泛指读书人,这里是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也叫世族。

代表着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门阀制度。

C. “爵”,是封建社会君主国家的贵族封号,一般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了一切世爵制度。

D. 古城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范称除华族华夏中外的各族,有时也是封建王朝对边远少数民族的蔑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唐高宗认为刘祎之继承了忠孝的家风,想让刘祎之为自己的爱子相王做榜样。

希望相王能受到好的影响,成为品行端正的人。

B. 豫王继位的时候,刘祎之因为参与谋划有功,被提升官职。

他思维敏捷,当时皇上颁布的政令文件都是出于他之手。

C. 面对西北少数民族部落的侵扰,唐高宗想不出好的对策。

建议皇上收敛武力威吓,减轻百姓的负担,得到了高宗的赞赏。

D. 刘祎之主张武则天应该把政权还给李家。

引来武则天的不满。

终于抓住被诬陷接受官员贿赂、生活作风不端的机会,将刘祎之刺死了。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吐蕃小丑,屡犯边境,我比务在安辑,未即诛夷。

(2)祎之我所引用,乃有背我之心,岂复顾我恩也!(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姜夔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

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8.诗人为什么说“少年情事老来悲”,请简要分析。

(5分)9.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有哪些?请简要赏析。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斥鴳嘲笑大鹏,用“,”两句夸耀自己飞动时上下轻便的样子。

(2)韩愈《师说》指出“,”,表明为了学习道理不必在意老师年龄的大小。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夸张地表现了周瑜从容、轻而易举地消灭曹操水军的豪迈壮举。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里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暗记聂鑫森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

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

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

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

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

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原在省城一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

据说因为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师傅。

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

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