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纤通信》SDH与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光纤通信》SDH与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PDH传输体制的缺陷
PDH传输体制的缺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接口方面 只有地区性的电接口规范。我国和欧洲、北美、日本各 自有不同的PDH数字体系,这些体系互不兼容,造成 国际互通的困难 没有统一的光接口规范。为了完成设备对光路上的传输 性能进行监控各厂家各自采用自行开发的线路码型,不 同厂家同一速率等级的光接口码型和速率不一样,致使 不同厂家的设备无法实现横向兼容
120×4 = 480路 8.448×4 + 0.576 =
34.368 Mb/s
96×7 = 672路 6.312×7 + 0.552 =
44.736 Mb/s
480×4 = 1920路
672×2 = 1344路
四次群 34.368×4 + 1.792 = 44.736×2 + 0.528 =
139.264 Mb/s
PDH传输体制的缺陷
PDH传输体制的缺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 没有统一的网管接口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厂家提供的管理系统不兼容, 不利于形成统一的电信管理网
7.1 PDH准同步数字体系
PDH体系建立在点对点传输的基础上,网络结构 较为简单,无法提供最佳的路由选择,使得设备利 用率较低 凡此种种缺陷导致了一种新的数字体系-同步光网 络 ( SONET ,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的产生 最初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贝尔通信研究所。 SONET于1986年成为美国新的数字体系标准
从20世纪70年代光纤通信进入实用化后,迅速成 为电信传输的主要手段 一般而言,光纤通信系统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是 完成大信息量的传输,所以也更明确地称光纤通信 系统为光纤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输系统的好 坏直接制约着通信网的发展
第7章 SDH与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光纤传输系统为各个国家乃至全球的信息基础设施 建设提供了大容量、可靠的信息传输手段 尽管基于IP技术的数据通信迅猛增长,但从传输 体制上,同步数字体系(SDH)仍然占据主导地 位 实际上,SDH也能够很好地传送IP数据包 SDH具有标准化接口、灵活的上/下业务能力和 强大的网管等特点,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传送体制
7.1 PDH准同步数字体系
1988年,CCITT接受了SONET的概念并重新命 名 为 同 步 数 字 体 系 ( SDH ,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后来又经过修改和完善,成为涉及比特率、 网络节点接口、复用结构、复用设备、网络管理、 线路系统、光接口、信息模型、网络结构等一系列 标准,成为不仅适用于光纤传输,也适用于微波和 卫星传输的数字通信技术体制
PDH各次群比特率相对于其标准值有一个规定的 容差(允许的偏差标称值),而且是异源的,这种 对比特率偏差的约束就是所称的准同步工作 一次群至四次群接口比特率早在1976年就实现了 标准化,并得到各国广泛采用 PDH主要适用于中、低速率点对点的传输
7.1 PDH准同步数字体系
PDH的复用方式很明显不能满足大容量信息传输 的要求 另外PDH体制的地区性规范也使网络互连增加了 难高的速率发展
7.1 PDH准同步数字体系
PDH各次群的标准速率
我国及欧洲
北美
一次群
30/32路 2.048 Mb/s
24路 1.544 Mb/s
二次群
30×4 = 120路 2.048×4 + 0.256 =
8.448 Mb/s
24×4 = 96路 1.544×4 + 0.136 =
6.312 Mb/s
三次群
7.1 PDH准同步数字体系
世界各国使用的PDH设备有不同的标准 根据ITU-T的G.702建议,PDH的基群速率有两 种,即PCM 30/32路系统(E1)和PCM 24路 系统(T1或DS1) 我国和欧洲各国采用的是PCM 30/32路系统, 基群速率为2.048 Mb/s 美国和日本采用的是PCM 24路系统,基群速率 为1.544 Mb/s
90 Mb/s
日本
24路 1.544 Mb/s
24×4 = 96路 1.544×4 + 0.136 =
6.312 Mb/s
96×5 = 480路 6.312×5 + 0.504 =
32.064 Mb/s
480×3 = 1440路 32.064×3 + 1.536
= 97.728 Mb/s
7.1 PDH准同步数字体系
PDH可以很好地适应传统的点对点通信,但这种 数字系列主要是为话音设计的 PCM技术在复接成一次群时,采用同步复接 但在复接成二、三、四次群时要采用异步复接,通 过增加额外比特(正码速调整)使各支路信号和复 接设备同步,虽然各支路的数字信号流标称值相同, 但主时钟是彼此独立的
7.1 PDH准同步数字体系
第7章 SDH与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第7章 SDH与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在前面各章中讨论了光纤传输媒质、光源与光发送 机、光检测器与光接收机,还讨论了光纤的连接和 用于连接光缆、光源以及光检测器的连接器 将这些分立的模块组合到一起就形成一条完整的光 纤传输链路,从而构成光纤通信系统
第7章 SDH与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3) 运行维护方面 PDH预留的插入比特(开销字节)较少,这也就是为 什么在设备进行光路上的线路编码时,要通过增加冗余 编码来完成线路性能监控功能的原因 开销字节少,对完成传输网的分层管理、性能监控、业 务的实时调度、传输带宽的控制、告警的分析定位很不 利 使得网络的运行、管理和维护(OAM)较困难
第7章 光纤通信系统
7.1 PDH准同步数字体系 7.2 SDH同步传输体系 7.3 数字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 7.4 数字光纤系统的性能指标
7.1 PDH准同步数字体系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是20世纪60年代逐步 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字复用多路技术,当时正致力于 语音信号的数字化传输与复用,如PCM 30/32 路系统 由于数字通信技术的应用是从市话中继传输开始的, 为了适应点对点的应用而选择了准同步复用方式, 以实现在同一信道上传输多路信号,从而提高信道 利用率
PDH传输体制的缺陷
PDH传输体制的缺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复用方式 PDH的高次群是异步复接,每次复接就进行一次码速 调整,用来匹配和容纳时钟的差异 导致当低速信号复用到高速信号时,在高速信号的帧结 构中的位置没有规律性和固定性 无法直接从高次群中提取低速支路信号
PDH传输体制的缺陷
PDH传输体制的缺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