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期末知识点整理1. 管理会计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章)a)宣传介绍阶段b)吸收消化阶段c)改革创新阶段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第二章)a)工作主体(范围)的层次不同b)工作侧重点(具体目标)不同c)作用时效不同d)遵循的原则、标准和依据的基本概念框架结构不同e)信息特征及信息载体不同f)方法体系不同g)工作程序不同h)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i)观念的取向不同j)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不同3. 边际贡献的内涵及三种形式(边际贡献总额、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第二章)边际贡献(contribution margin )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是运用盈亏分析原理;进行产品生产决策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

a)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销售变动成本总额=销售单价X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X销售量b)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c)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X 100%4. 成本习性、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混合成本的概念(第三章)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成本性态。

a)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事物变化的那部分成本b)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又称可变成本。

c)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变化那部分成本。

5. 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变动规律;混合成本的分类及变化特征;会区分不同的混合成本。

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时选择高低点的依据是业务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第三章)混合成本的分类:a)阶梯式混合成本(半固定成本)b)标准式混合成本(半变动成本)Y=a+Bxc)低坡式混合成本d)曲线式混合成本:①递减型混合成本②递增型混合成本6.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成本构成、利润计算公式、利润差、造成利润差的原因: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第三章)主要区别: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b)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c)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d)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e)损益确定程序不同f)所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7. 变动成本法的主要优缺点(第三章)(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点a)变动成本发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进企业重视销售工作b)变动成本法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c)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和损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d)采用变动成本可以简化成本核算工作(二)变动成本法的缺点a)变动成本发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b)变动成本发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c)采用变动成本发会对所得税产生一定的影响8. 标准成本法的内涵;标准成本的种类: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实际中最常使用)。

(第五章)9.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解(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的内涵)(第五章)P299-30410. 辨析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成因(第五章)11. 本量利分析的内涵及前提假设(第六章)P61-62内涵: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示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前提假设:a)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b)相关范围及线性假定c)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稳定的假定d)变动成本法的假定e)目标利润的假定12. 多品种生产条件下只能直接计算综合保本销售额;不能直接计算各产品保本销售额和保本销售量。

(第六章)13•保本点含义;利润、保本点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影响(第六章)P65-66保本点(BEP)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的业务量的总称。

该业务量水平上;企业收入与变动成本之差刚好与固定成本持平。

稍微增加一点业务量;企业就有盈利;反之;稍微减少一点业务量就会导致亏损发生。

14. 利润的敏感性指标及其变化规律(第六章)15. 经营预测的起点是销售预测。

会采用平滑指数法预测销售量(第7章)16. 经营杠杆系数的内涵及成因:固定成本的存在(第7章)P110-112内涵:经营杠杆系数又称经营杠杆率;是指在一定业务量基础上;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17. 什么是相关成本?区分决策中的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领会相关成本中的增量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付现成本和专属成本(第八章决策--短期决策)P128-131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成本;又称有关成本(如果某项成本只属于某个经营决策方案;即若有这个方案存在;就会发生这项成本;若该方案不存在;就不会发生这项成本;那么;这项成本就是相关成本)。

a)增量成本:又称狭义的差量成本;是指单一决策方案由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不同而表现在成本方面的差额。

b)边际成本: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是指对连续性成本函数中的业务量所求的一阶导数。

边际成本反映了当业务量无限小变动时所造成的成本差量与业务量变动的单位差量之间的极限关系。

c)机会成本:以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多种选择机会的存在为前提;指在经济决策中应有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又叫机会损失。

d)付现成本:又叫现金支出成本。

在进行短期经营决策时;付现成本就是动用现金支付的有关成本。

e)专属成本:指那些能够明确归属于特定决策方案的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

18.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决策(教材第八章决策--短期决策)P136-138亏损产品需满足两个条件:①企业组织多品种生产经营②必须按完全成本法组织成本和损益核算(1)边际贡献<0 的实亏产品应立即停产;(2)0<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的为虚亏产品;不存在机会成本时应继续生产;存在机会成本情况下比较机会成本和边际贡献再做决策19. 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决策中;与追加订货价格对比的产品成本是单位变动成本而非单位完全成本(教材第八章决策-- 短期决策)20.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教材第八章决策-- 短期决策)(1)不涉及相关收入;只需考虑相关成本。

(2)相关业务量已知时;用差量分析法或相关成本分析法;相关业务量未知时;用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P162例题2 1 .边际成本定价法: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即边际利润为零时的价格为使利润最大化的最优价格(教材第八章决策-- 短期决策)P17 0例题22. 现金流量的内涵(教材第八章决策-- 长期投资决策)内涵: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因资本循环而可能或应该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入量。

23. 投资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及终结点现金流量的内容(教材第八章决策-- 长期投资决策)(一)现金流入量的内容a)营业收入b)补贴收入c)回收固定资产余值d)回收流动资金(二)现金流出量的内容建设投资a)流动资金投资b) 经营成本c) 营业税金及附加d) 维持运营投资e) 调整所得税24. 现金净流量的计算公式(直接法和间接法) (教材第八章决策--长期投资决策)P19125.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先付年金终值系数的关系:先付年金终值系数=普通年金终值系数*(1+i )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与先付年金现值系数的关系:先付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i )26. 长期投资决策项目动态评价指标的内涵、评价标准及指标之间的关系。

( 教材第八章决策-- 长期投资决策)P222-233a) 动态投资回收期( discounted payback Period PP )又称折现投资回收期;是指以按投资项目的行业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计算的折现经营净现金流量补偿原始投资现值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b) 净现值( net present value NPV )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行业基准折现率或其他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各年近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

c) 净现值率( net present value rate NPVR )是反映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的比例;亦可将其理解为单位原始投资现值所创造的净现值。

d) 获利指数( profitability index PI )又被称为现值指数。

e)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即能使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又叫内涵报酬率或内部报酬率。

27. 内部收益率的概念:是投资项目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是使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教材第八章决策--长期投资决策)28. 全面预算体系的构成内容:经营预算、财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

全面预算的起点是销售预算。

(第九章)P255-25629. 责任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的内涵(第10章)a)责任中心是指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并拥有相应管理权限和享受相应利益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的统称。

b)成本中心是指对其成本或费用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它处于企业的基础责任层次。

c)利润中心是指对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

由于利润是收入与成本费用之差;因此;利润中心既要对成本负责;还要对收入负责。

d)投资中心是指对投资负责的责任中心。

其特点是不仅要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 还要对投资效果负责。

30. 成本中心的内涵及考核指标(责任成本):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需满足的条件)负责;可控成本和责任成本的关系(第10章)责任成本是个成本中心当期确定或发生的各项可控成本之和可控成本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a)可以预计;即成本中心能够事先知道将发生哪些成本以及在何时发生b)可以计量;即成本中心能够对发生的成本进行计量c)可以施加影响;即成本中心能够通过自身的行为来调节成本d)可以落实责任;即成本中心能够将有关成本的控制责任分解落实;并进行考核评价1. 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参考教材)2.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生产成本、期间费用、营业利润、利差及验证企业 4 月份有如下资料:期初存货 0本期销量 2000 件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成本 70 000 元 直接人工成本 20 000 元变动制造费用 10 000 元 固定制造费用 30 000 元 非生产成本:管理费用 15 000 元(固定) 营业费用 固定 10 000元变动 6 元/ 件[ 要求] 分别计算两种成本法下的生产成本、期间费用、期末存货成本、营业利润并 验证利润差异3. 本- 量- 利分析综合计算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单价 100元;变动成本率 60%;固定成本总额 60 000 元; 2015年 实际销售量为 2 500 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