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粤西罗定盆地南部铀成矿地质过程
粤西罗定盆地南部铀成矿地质过程
地质过程进行探讨,总结铀成矿规律,对进一步找矿有一定现实意
义。 2 地质概况 罗定盆地南缘出露的地层有白垩系下统(K1)、泥盆系棋梓桥
组(D2q)、奥陶系(O2~3)以及沿水系分布的第四系冲积物(Q)。 白垩系下统分布于盆地内,为一套陆相沉积红色碎屑岩,主要由紫
红色砂岩,砂质泥岩和细砂岩组成,局部地段底部有杂砂质砾岩
4.2 连接件的焊接 完成结构施工的同时完成预埋件工作,尤其重要的是,确保龙 骨的焊接质量与连接板及预埋件对外饰面的耐久和牢固,应达到下 列标准: 焊接前将焊口清理干净,不能出现锈蚀和油污等。在监理方和 业主代表现场见证的情况下,进行焊接施工时所取的焊接电流、焊 条、型钢、连接件和预埋板的厚度应保持一致,用以做相同条件的 焊接试件,同时经过检验质检单位检测。 开始焊接时,对焊接速度的把握要准确及时,进行等速焊接, 保持一致的焊缝宽度厚度。收弧、引弧、焊接角度、电弧长度都应 按照焊接标准严格操作。熔渣清除后,自检焊缝尺寸和外观,下一 步的焊接工作只有在确保毫无问题的基础上才能继续进行下去。 4.3 控制花岗岩的上墙质量 上墙安装花岗岩时,对于左右上下的接缝大小要严格控制,对 于缝隙大小禁止随意改动,避免重叠花岗岩,使受力体系受到影
下转 288 页
表 1 老鼠峡剖面部分岩石的微量元素特征[2] (单位 10-6)
样品号码 V P 521 V P 527 V P 529 V P 5213
岩性 绢云母千枚岩 变质粉砂岩 变质粉砂岩 变质粉砂岩
U 0.6 2.2 3.7 2.6
G a Sc 8.7 14 8.8 13 8 12 10 11
研究与探索
粤西罗定盆地南部铀成矿地质过程探讨
周 锐 徐志添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
摘要:粤西罗定盆地南部各级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 烈,铀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本文主要对铀成矿地质过程进行简 要分析:①盆地基底及盆地东南缘震旦系,为该区提供了成矿物 质来源。②罗定推覆构造体系成为深部岩浆和成矿物质上升的原 始通道,伴随着推覆构造体系的形成而引起的区域变质作用,使 铀初步富集。③连州滑覆体系形成剪切断裂、滑覆断层、横张 断裂为含矿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和有利的储矿空间。④伴随着 滑覆体系的形成,岩浆活动为该区提供了丰富的含矿热液及对成 矿有利的热动力条件。
图 1 罗定推覆构造剖面图 1 、泥盆系;2 、寒武系;3 、震旦系;4 、前震旦系;5 、前海西期混合岩;6 、海西—印支期花岗岩;7 、燕山期花岗
岩;8 、砂岩;9 、碳酸盐岩;1 0 、片岩;1 1 、片麻状花岗岩;1 2 、混合岩;1 3 、逆冲断裂
286
2012.06
研究与探索
用作石材幕墙的石材必须具有大于 25mm 的厚度,小于 1.5 ㎡的石 块面积,通常使用不锈钢挂件。结构胶、焊条、螺栓、不锈钢挂件 以及角钢连接件的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书以及材质证明资料等均 应具备齐全。尽量使用同一座矿脉的石材进行石板加工,在安装前 编排序列号,确保石材纹理及方向正确,要求过渡自然、无色差。
层;其产状平缓,倾角一般 10°左右,与下覆的奥陶系、泥盆系为 角度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泥盆系棋梓桥组碳酸盐岩,仅在古榄
石山脚出露。奥陶系分布于盆地之南,பைடு நூலகம்成山岭,岩性有绢云母千
枚岩,石英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变质石英粉砂岩等;岩层走 向为近东西向,与山岭走向一致,并覆盖与泥盆系棋梓桥组碳酸盐
岩之上,两者分别为推覆构造的推覆体和构造窗。 3 铀源 盆地基底及盆地东南缘围底—镇安震旦系,主要岩性为变质砂
T h 4.3 21.8 33.5 28.2
C u Pb Zn 19 2 39 21 13 110 16 34 61 21 13 73
C r 33.8 62.2 51.4 49.8
N i 26.8 26.2 29.4 29.9
C o 5.7 8.6 19.2 11.7
关键词:罗定盆地;铀矿;成矿地质过程 1 前言 粤西罗定盆地是一个北东走向的中生代断陷盆地,位于华南板
块云开隆起之罗定拗陷带内,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吴川—四会断裂 带、广宁—罗定断裂带、贵子—罗镜弧形构造带三者围限的“构造
强应变三角区”内, 是地质构造活动十分强烈的地区之一[1]。盆地
周边各级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盆地及周边有较为丰富的 铀金多金属矿产资源。本文从该区铀成矿地质特征出发,对铀成矿
岩,加里东期混合岩化作用使得该地层中铀、金元素初步活化,为 该区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表 1)
4 铀成矿地质过程探讨 4.1 推覆构造体系的形成与铀成矿作用 罗定推覆构造的前锋带位于贵子、太平、船步一线,其根带为 NE 向展布的那蓬岩体。总体呈一向 SE 突出的弧形,向 NE 方向穿 过六都和西江与云浮(大降坪、河台)、新洲推覆构造带相连。该推 覆构造形成于海西—印支期,燕山期有迭加活动[3][4]。(图 1) 罗定推覆构造带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导致构造变形发育而复 杂,同推覆期折劈理改造了加单东期强烈褶皱变形变质的新生面 理,以韧性变形发育为特征。 罗定推覆构造系统是由逆冲推覆断裂、韧—脆性剪切带、次级 冲断带、滑脱带、挤压(伸展)构造、推覆体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相 互联系的构造系统,它代表了大规模推覆作用所产生的构造系统, 是区域性控矿构造,其成矿与控矿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粤西推覆构造在区域变质过程中,由最初析出少量含有贵 金属、多金属的变质热液;到经过长期挤压推覆过程而形成混合岩 化、花岗岩化,出现大量的硅化、黄铁矿化、绢英岩化、钠长石化 蚀变带和金银及多金属矿化异常,形成该区矿化的初步富集。 (2)韧—脆性断层是推覆构造在推覆过程中由深部向浅部抬升 时形成的,其碎裂岩化、角砾岩化和热液蚀变、交代充填作用发育, 是最有利的成矿构造,推覆构造带中的金银及多金属矿床都分布在 韧—脆性断层系中。其中以外来系统与原地系统之间的脆性断层和 滑覆断层对成矿最为有利,新榕锰矿就产于滑覆构造带中。 (3)推覆构造系统是一个强烈挤压、局部拉伸的构造活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