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铀资源地质学复习重点

最新铀资源地质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放射性:一种元素的原子核自发衰变成另一种子元素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α、β、γ各种粒子的现象。

2、赤铁矿化(红化):赤铁矿呈云雾状全岩性浸染而导致岩石变红的现象。

3、变成铀矿床: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通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的铀矿床。

4、受变质铀矿床:矿床中铀的富集主要是在变质作用之前形成的,但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发生了重结晶作用,铀发生了局部的再分配,形成某些新的铀矿物和其他共生或伴生矿物。

5、铀矿工业指标:是指铀矿的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储量和最低的可采厚度。

6、奥克洛现象:是指奥克洛矿床中天然发生的核链式裂变反应现象。

7、变生作用:是指在铀、钍衰变过程中放出的射线作用下和核裂变碎片的作用下某些含铀、钍矿物的晶体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呈非晶态的现象。

8、碱交代:是指以钾、钠等为主要成分的热液交代围岩所引起的蚀变作用。

9、脂铅铀矿:铀酰硅酸盐矿物紧密连生,形成的黄褐、黄橙色的细粒多矿物集合体。

10、矿岩时差:是指成矿与成岩之间所存在的时间差。

11、双混合成因:是指成矿热液与深部流体和浅部大气成因水有关,成矿的铀源与深部流体作用浸出及浅部热水从富铀层(体)中浸出有关,两者的混合形成成矿热液。

12、铀的后生淋积作用:是指成矿后,在含氧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作用下,将其流经富铀地层或富铀地质体中的分散铀或古铀矿床中的铀淋滤出来,迁移至有利地段发生富集的成矿作用。

后生淋积作用:后生淋积作用系指成矿元素在岩石形成之后由地下水的淋滤作用形成的次生(或后生)富集作用。

13、铀矿工业指标:是指铀矿的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储量和最低的可采厚度。

14、成矿断裂夹持区:是指富铀地质体(铀源层或铀源体)在成矿期构造应力作用下被一定规模的两条或两条以上成矿断裂带切割所夹持的地质块体。

15、含氧系数:是指铀的简单氧化物中组成矿物的氧元素的原子数与铀元素的原子数之比。

16、围岩蚀变:是指岩石在热液作用下,由于化学反应和部分物质的带入带出而引起的原有矿物的组成、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发生一系列变化。

17、硅化:是使蚀变围岩中SiO2含量增高,使岩石变得坚硬的作用。

18、层间氧化作用:发育在两个不透水岩间之间的透水层之中的一种承压水的氧化作用。

19、潜水氧化作用:自地表垂直各下所发生的一种氧化作用,作用深度严格受潜水面的发育所控制。

20、同质多象:是指同种化学成分(石墨和金刚石),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晶体结构的现象。

21、多型:是指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形成若干种仅仅在层的堆积顺序上有所不同的层状晶体结构的现象。

22、成矿省:发育着一种或若干种铀成矿建造或其组合,并存在着与之相关的矿床、矿点和(或)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的地域。

23、成矿区:是成矿省内的次级单元呈带状分布。

24、铀成矿作用:导致地壳中铀集中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称为成矿作用。

25、铀矿床:系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含有用铀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26、岩浆铀矿床:指通过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直接富集形成的铀矿床。

27、伟晶岩型铀矿床:是指经结晶分异的残余酸性熔浆(极少为碱性熔浆)经冷凝结晶和气成交代而形成铀矿床。

28、热液铀矿床:热液铀矿床是指是由不同成因的含铀热水溶液,如地下水热液、岩浆残余热液、变质热液等,以及它们的混合热液,在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即各种有利的地质条件下),经过充填和交代等方式形成的铀的富集体。

29、花岗岩型铀矿床:是指与花岗岩体有紧密空间关系和成因关系的热液铀矿床。

30、火山岩型铀矿床:是指在成因上、时间上和空间上与火山岩密切相关的铀矿床。

31、不整合面型铀矿床:是指在空间上主要与古元古代/太古代及中元古代/古元古代不整合面密切相的铀矿床。

32、外生铀矿床:主要是指在地表附近,由外生作用形成的铀矿床。

33、砂岩型铀矿床:是指工业铀矿化主要产于砂岩(包括含砾砂岩、粉砂岩、泥岩)中的铀矿床。

34、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是指产于碳酸盐质、硅质、泥质的细碎屑岩或它们的过渡性岩石中的铀矿床的总称。

35、蒸发岩型铀矿床:是指产于钙结岩中由于蒸发作用使铀发生沉淀富集而形成的铀矿床。

36变质铀矿床:是指成因上与变质作用有关的铀矿床。

二、简答题1、概述世界铀资源的分布规律;我国铀资源分布特点。

答:世界:哈萨克斯坦第一,加拿大第二,澳大利亚第三。

铀成矿类型虽然繁多,但具有规模的只有砂岩型、含铀砾岩型、元古宙不整合面型、脉型、交代型、角砾杂岩、含铀白岗岩型、伟晶岩型。

中国:1)资源分布广。

我国铀资源分布广泛,现已探明的近350个铀矿床分布于23个省。

2)产出相对集中。

我国己查明的铀矿资源主要集中于5个铀成矿省和3个铀成矿区。

华南活动带铀成矿省、扬子陆块东南部铀成矿省、天山铀成省、祁连一秦岭铀成矿省、华北陆块北缘铀成矿省,以及鄂尔多斯盆地铀成矿区、二连一侧老庙,盆地铀成矿区和滇西铀成矿区3)矿床类型多,矿床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4种。

4)单个矿床规模较小。

我国已探明的铀矿床以中、小规模为主。

5)矿床以中低品位为主,矿体厚度较小。

6)共生、伴生的矿产种类多。

2、简述铀在三大岩类中分布规律及对应的存在形式。

答:A.铀在地壳中的分布:①铀在岩浆岩中的分布:由超基性岩到酸性岩含量逐渐增高,分布在造岩矿物和副矿物中。

②铀在沉积岩中的分布:一般随沉积物粒度变细铀含量升高,其中海相成因的磷块岩,海相黑色页岩含铀较高。

在富含有机质和粘土质岩石中铀含量偏高。

③铀在变质岩中的分布:不同的变质岩类有不同的铀含量。

长英质岩类要比铁镁质岩类和碳酸盐岩类要高。

B.铀在地壳三大岩类中的存在形式。

1.岩浆岩,铀的存在形式分两种情况:侵入岩,铀可以三种形式存在;喷出岩,其中所含的大部分铀都以分散的方式集中在玻璃质或显微结构的基质中。

2.沉积岩,极少数铀是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砂矿),大部分都有呈分散吸附状态。

在富铀的沉积岩中,则有可能见到沥青铀矿、铀石等铀矿物。

3.变质岩,或以分散吸附形式沿岩石,矿物中的裂隙分布,或在新的条件下以类质同象形式固定于某些副矿物中,或随变质溶液从岩石中迁移出去。

3、分析对比四价铀矿物与六价铀矿物的主要异同点。

答:A.晶体结构类型:1.四价铀矿物:配位型(或萤石型)、岛状型(或锆石型)、层状型2.六价铀矿物:层状结构;链状结构;架状结构B. 颜色:四价铀矿物以深色调为主,六价铀矿物颜色鲜艳C. 密度:四价铀矿物普遍较大;六价铀矿物普遍较低D. 解理:四价铀矿物一般不发育,断口呈贝壳状或半贝壳状;六价铀矿物通常具有平行于底面的完全解理,有时还发育几组中等解理。

E. 荧光性是六价铀矿物的突出特性F. 铀矿物的成因类型:内生条件下主要形成四价铀矿物;表生条件下主要形成六价铀矿物或铀酰矿物。

4、简述卷状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特点答:①含矿岩系主要为中、新生代含矿碎屑岩系。

碎屑岩系:通常由透水的砂岩和不透水的泥岩或粉砂岩互层组成。

②卷状砂岩型铀矿矿化→层间氧化带,层间氧化带→自流盆地成矿作用的认识,成矿类型:即渗入型、渗出型和深埋型。

③当含矿岩系缺乏有机碳等到自还原条件时,来自深部油气的还原作用便成为重要的成矿条件。

5、简述岩浆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特征答1.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主要产在元古代、古生代褶皱带内或稳定地块边缘。

2.产铀岩体的岩性特点:岩性上包括有酸性岩和碱性岩两大类,其中岩体含铀量普遍较高.3.产铀岩体的活动具有多期多阶段性特征。

4.产铀岩体的自交代作用发育。

5.矿石成分复杂:酸性岩中铀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产出。

铀矿物颗粒细小,与造岩矿物石英、长石及黑云母等共同产出。

碱性岩中铀主要以含铀矿物形式产出。

伴生元素:矿石中常有钍、铌、铈、锂、镧等元素的偏高含量,有时可综合利用。

6.矿石铀品位低,矿体常呈透镜状、扁豆状、不规则脉状或巢状,矿体与围界线不清,呈过渡关系。

7.成矿温度高,压力大。

8.成矿作用较为单一。

6、简述热液铀矿床的一般特点答:1)矿石品位较高。

2)选冶性能良好。

主要表现在①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②矿石的铀浸出率较高,热液铀矿床铀主要呈沥青铀矿和分散吸附状态,易浸出;③热液铀矿床成矿温度以中低温为主;④矿石的物质组成简单,钍、稀土等有害杂质较少,有利于铀的选冶。

3)热液铀矿床明显受构造控制,尤其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

因此规模和产状变化很大,矿床规模小者多,大者少,产状复杂。

4)热液铀矿床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性,热液具多源性,矿床成因复杂。

我国把热液铀矿床划分为下述类型:1)接触交代/高温热液型铀矿床2)中、低温热液铀矿床7、试述热液作用中铀迁移与沉淀的条件与机理。

答:1)铀的迁移形式:热液中最可能存在的铀酰络离子有下述十种:UO2(CO3)0 ; UO2(CO3)22-UO2(CO3)34- ;UO2F20UO2F3- ; UO2F42-UO2OH+ ; UO2(OH)20UO2SO40 ;UO2(SO4)22-2)铀的沉淀机理:(1)铀迁移形式的变化对铀还原沉淀开始的Eh值有明显影响。

(2)温度降低铀还原沉淀开始的Eh值升高,故降低温度有利于铀从热液中沉淀富集。

(3)热液中含铀离子的活度与UO2开始沉淀的Eh值呈正相关关系(4)热液中CO32-和 F-对UO2开始沉淀时Eh值的影响与含铀离子活度的影响不同。

(5)Eh值是决定六价铀能否从热液中被还原沉淀的关键因素。

导致热液Eh值降低和UO2开始沉淀时Eh值升高的原因主要与下述因素有关:岩蚀变作用、压力的降低、温度的降低、围岩的还原容量。

8、试论述热液铀矿床与火成岩的关系答:(1)空间联系一是热液铀矿床的定位与火成岩有直接的空间联系。

表现在二个方面:①铀矿床赋存于火成岩石(火山岩和侵入岩体)中;②铀矿床产出于岩体的接触带或接触带附近的围岩中,包括火山岩、基底花岗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二是热液铀矿床与火成岩没有明显的空间联系。

(2)时间关系矿岩时差是表征这种关系的标尺。

热液铀矿床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矿岩时差。

(3)成分关系热液铀矿床矿石的物质成分与围岩成分有关。

(4)热源关系许多花岗岩型铀矿床空间上多集中分布在岩浆活动频发的地区。

认为热液铀矿床与火成岩的关系就提供热源来看是很密切的。

热液铀矿床与火成岩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对具体矿床要作具体分析,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概括所有的矿床。

9、试说明围岩蚀变在铀成矿中的作用答:①蚀变作用能改变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使岩石有效孔隙度增高,抗压强度减小,成为有利成矿的围岩。

②蚀变作用能改变铀的赋存状态,使活性铀增多。

③蚀变围岩能提供有利铀富集的地化环境。

④大型蚀变带的出现是铀成矿区形成的标志。

10、试说明含铀溶液来源途径和成矿物质的来源有哪几个方面答:1.含铀溶液来源包括水、矿化剂的来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