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岁儿童看的中华古代传统民间故事全集

七岁儿童看的中华古代传统民间故事全集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七岁儿童看的中华古代传统民间故事全集,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

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

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七岁儿童看的中华古代传统民间故事全集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就是我们给大家带来的中华古代传统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中华古代传统民间故事一宋濂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他从小喜爱读书,但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

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

他只好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

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

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

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中华古代传统民间故事二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境内,有一条可以媲美西湖的秀丽湖泊,它就是西湖的“姐妹湖”湘湖。

相传,湘湖葫芦般的形状竟然与神农氏有关。

一日,神农氏来到浙江杭州郡内试尝百草,走到山上树林里,突然看到一只硕大的毛毛虫静静地伏在一株植物茎秆上,那毛毛虫足有一尺长,浑身都是长毛。

神农氏的徒弟孙娃上前想拍死毛毛虫,被神农氏劝住:“徒儿休得无礼,它也是一条生命,切不可胡乱杀生。

”说完,神农氏发现毛毛虫尾部竟然有条伤痕,还流着一些绿色的黏液。

原来它受伤了,怪不得躺在草茎上不动。

神农氏从身边拿出一株药草,把药草的几片叶子撕开,搓出些汁液滴在毛毛虫的受伤处,边滴边说:“毛毛虫,看你的造化,希望这治伤草能在你身上起效果。

”说完,神农氏和孙娃就走向另外一片林地。

神农氏尝药,即便万般小心,还是出了状况。

那天,神农氏因尝了一株无名草而腹痛不止。

看到师傅在地上打滚,孙娃急坏了,想不到这无名草竟然有如此毒性。

可急有啥用,他只得抱住神农氏哭泣:“师傅,我该给您吃啥药才能让您止痛?”神农氏此时已不能开口大声说话,“孙娃,我命在旦夕,此草非比寻常,绞痛得我肠子都要拧断,我死后,你就把我埋在此,告诫后人此草叫断肠草,让他们别再误食此草。

”看到奄奄一息的神农氏,孙娃哇哇大哭,哭声惊动了在女娲山里女娲仙殿打坐的女娲娘娘。

女娲掐指一算,这神农氏有难,不去救治,其命休矣。

想到这儿,她起身欲飞,却不料身边一株仙草上扑腾出一只蝴蝶,她在女娲面前轻舞着,然后说道:“娘娘,何须劳驾您去?前些日子我欠神农氏一个救命之恩,我要报答他。

”原来那蝴蝶就是上次神农氏救治的长毛毛虫蜕变而成。

蝴蝶是从卵里孵化出来的,女娲把蝴蝶收在身边,封它为蝶王。

别小看这蝶王,凡间的小毛毛虫都得听命于它。

女娲看着蝶王说道:“想不到你个小小蝶儿竟然也会知恩图报。

其实神农救你之事我早已知晓,方才我是故欲往浙江郡内,我就是要看看你这蝶儿是否孺子可教也!”“谢谢娘娘美誉,在下这就前往杭州郡救治神农氏。

”女娲轻轻喝住蝶王:“且慢。

杭州郡山丘众多,草木茂盛,鸟类、蛇蝎都是你的天敌,我担心你此番前往会遭不测,你看看你全身泥土色,不好好伪装恐怕会有闪失。

”看女娲这样关切自己,蝶王目光中露出欣喜:“多谢娘娘指点,那要如何帮我乔装打扮呢?”女娲想了想,然后眼珠一转,“有了,凡间现在正逢五月,百花盛开,我就让你穿一身花衣服吧!这样你和百花混在一起,那些天敌就无奈于你。

”说到这儿,女娲双手向前一伸,立即,空中飞来鲜花百朵,女娲红唇轻启吐纳,霎时,那些花朵尽数被吹开,大大小小的花瓣化作花瓣雨打在了蝶王身上,一下子就形成一座花山把蝶王压住。

蝶王慌乱起来,它挣扎着从花山堆里飞跃而出,然后上下左右地看,它想看看自己的翅膀压坏了没有。

这一看可不要紧,蝶王吓了一大跳:“娘娘,娘娘,你把我变成美丽的花蝴蝶了啊!”这时,女娲又从身边掏出一只似锅子一般大的葫芦,对蝶王说:“蝶儿,这葫芦中装有茶籽,能解百毒,你到了凡间,只要把葫芦口打开,把茶籽给神农氏服下,他便会康复苏醒。

蝶儿你要切记,这葫芦和茶籽已得天地灵气,不能让它们离开你的身体,否则会回不转我女媧山。

”只见女娲向葫芦吹口气,立时,那葫芦已变成一只极其袖珍的小葫芦,粘在了蝶王身上。

一切妥当后,蝶王离开了女娲山在天空中飞着,没多久就飞到了神农氏晕倒的地方。

这时,神农氏正抓着孙娃的手,他又痛昏了过去。

望着师傅受折磨,孙娃无奈地看着天空,心中在祷告,老天啊!让师傅挺过难关吧!就在这时,孙娃发现天空中飞来一只蝴蝶,它的翅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漂亮的色彩,孙娃的眼睛开始发晕,世上哪有这样美丽的蝴蝶,莫非是上苍派它来救师傅了?蝴蝶随风飞舞到神农氏身边,身体慢慢变大,然后停在神农氏身前,把小葫芦的口打开,轻轻伸进神农氏的嘴中。

看到蝴蝶把小葫芦的口放进神农氏的嘴里,孙娃看呆了,啊!这蝴蝶要给师傅吃啥东西?孙娃屏气凝神,没多久,蝴蝶抽出葫芦口说道:“孙娃,我是一个月前你家主人救治的毛毛虫,现已成为仙界蝶王,今奉女娲娘娘之命前来救治神农氏,方才我给你家主人灌了茶籽,那茶籽能解你主人身体之内的毒,但在他没醒来之前,你要守在这儿,以防他受豺狼虎豹侵袭,我想过不了多久,你家主人就会醒来,你们主仆二人以后尝药时要千万小心,如今我任务完成,就先告辞。

”说完,蝶王就准备塞好葫芦口。

听到蝶王如此言语,孙娃欣喜异常,看来那毛毛虫真的还通人性啊!想到这儿,孙娃跑上前拉住蝶王的身体,“蝴蝶,你这葫芦中的茶籽是什么东西,让我看看行吗?到时我也好对主人有个交代。

”说完,孙娃一用力便拉出了粘在蝶王翅膀上的小葫芦。

蝶王想不到孙娃要看葫芦,它想阻拦,但为时已晚,小葫芦一脱离蝶王的身体便立刻变大变沉。

孙娃可不知葫芦还会变大,他的手没抓稳,葫芦一歪便向地上落去。

这一落地可不得了,只听见轰隆隆一声巨响,天空电闪雷鸣起来,孙娃吓得忙背着神农氏躲进了草丛。

轰隆隆,轰隆隆,那葫芦在地上开始慢慢变大。

蝶王和孙娃的对话女娲透过洞府宝镜看得真切,她抿嘴一笑,轻声吟道:“唉!造化!杭州郡内山脉奇秀、人杰地灵,看来我的宝葫芦是想安家在那里了。

”说完,女娲对着空中伸出兰花指,嘴中低吟着“大、落、变!”也真奇怪,女娲话音才落,那葫芦在轰隆隆的雷声中越发壮大,然后重重地落在地上,一阵山摇地动过后,地上便出现了一个葫芦状深深的凹地,接着又是一阵轰隆隆隆,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没多久便把凹地灌满,成了一个湖泊。

雨过天晴,神农氏苏醒过来。

他听闻孙娃如此这般地给他讲述,忙对着天空跪倒在地,双手合拢拜谢女娲。

这时,空中传来女娲的声音,“神农,且莫谢我!你为民尝试百草遇毒,本尊理应助你。

如今我那葫芦扎根杭州郡成了湖泊,有劳你为此湖起个名字吧。

再者,我那宝葫芦中的茶籽已随湖水冲入浙江郡内各地,不消多时它们便会长成茶树,你尝试百草,易误食脏东西引起腹痛,你可食用茶叶解毒。

神农,蝶王使命业已完成,我现将它收回我的女娲山,以后你和你的徒儿好自为之……”“谢过女娲娘娘的相助。

”看到远飞的蝴蝶,神农氏再次向着天空跪谢女娲!跪谢完毕,他把目光转向眼前那葫芦状的湖泊,但见那湖泊绿波荡漾,沐浴于阳光之中。

突然,神农氏想到了他曾去过湖南境内的湘江,这儿的环境一如湘江般秀丽,我看这湖就叫“湘湖”吧!从此,湘湖的美名就开始在浙江境内传扬开。

后来,那些女娲宝葫芦内的茶籽在湘湖边长成了茶树,因茶叶的芬芳和特有的药用价值,经过广大茶农的不断引种,杭州成为世界上的茶都。

正所谓:神农尝百草,蝶王把恩报,葫芦变湘湖,女娲茶叶妙!中华古代传统民间故事三春秋时期,鲁国有个鼎鼎有名的木匠师傅叫鲁班,传说他曾经得到过仙人的指点,世间没有他不会做的东西。

魯班把毕生所学都写进了一本书里,这书就叫做《鲁班书》。

为此,天下学艺的人都争着来拜鲁班为师,希望得到《鲁班书》。

鲁班挑选徒弟非常严格,不但要聪明勤奋,还要人品好,所以多年来他门下收的徒弟不多。

有一天,鲁班去拜访一个住在山上的朋友,下山的时候,他不慎被草丛里的毒蛇咬伤了脚,情况危急。

幸好有位青年路过,他看了看鲁班受伤的脚,然后毫不犹豫地蹲下身子,用嘴帮鲁班把伤口里的毒液吸了出来。

鲁班十分感激青年对他的救命之恩,主动表明身份说自己就是鲁班,问青年叫什么名字,是否愿意学习木工手艺。

青年高兴地连连点头,“咿咿呀呀”地比画说,他叫阿木。

鲁班这才知道阿木是个只会听、不会说的哑巴,但是鲁班不介意,他把阿木带回家中,收为小徒弟,对阿木十分喜爱。

时隔不久,鲁班得到鲁国国君的传召,宣他去宫里做一批木工活。

鲁班拿出了珍藏的《鲁班书》,放进随身携带的工具箱中,叫阿木陪同他一起去。

师徒俩日夜赶路,这天经过东海边时,天已近黄昏,鲁班决定在海滩上歇息一晚,明早再走。

阿木生起一堆火,准备做晚饭,到海边舀水时,一不小心将装干粮的包裹掉进了海里,包裹很快就被海水冲走了,急得阿木直跺脚。

鲁班一边安慰阿木不要着急,一边从工具箱中拿出一截发光的木头、一个刨子和一个布袋。

他用刨子在木头上刨了几下,很快就刨出一些刨花来,然后吩咐阿木将刨花用布袋装好,扎紧袋口,放入海水里,说过半个时辰再把布袋取出来,便有东西可以吃。

阿木看得一愣一愣的,半信半疑地把布袋放入海里,暗想:刨花怎么能吃呢?难道师父会变戏法?他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不到半个时辰就把布袋取了出来,解开袋口一看,袋子里面居然是十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鱼,阿木高兴坏了。

要知道,当时大海里的鱼又大又凶猛,人们是根本不敢捕捞来吃的。

阿木烤好鱼后,请师父先品尝。

鲁班在吃鱼时,发现鱼头很难吃,剥开一看,里面竟然还有一些刨花。

他知道一定是阿木过于心急,时间未到便把布袋捞出来,才导致鱼头还没有变全。

后来人们就把鱼头像刨花的部位叫做鱼鳃,由于不能吃,在杀鱼时必须清理干净。

两人都吃饱后,阿木把没有吃完的鱼放回了东海里。

这种鱼很快在东海里繁殖起来,人们在海里捕捞到这种鱼后,知道是鲁班用刨花变的,便高兴地把这种鱼取名为刨花鱼,也叫黄花鱼。

夜晚闲来无事,师徒俩一起坐在火堆旁聊天,鲁班拿着那截发光的木头告诉阿木说,此木头来历非凡,是神仙赠送的,用这截神奇的木头做出的任何东西,遇水皆可变成活物。

阿木听得两眼发光,比画着请师父用神木为自己做一个木头人,鲁班一时高兴,就答应下来。

鲁班的手艺多厉害呀,不一会儿就做出了一个有手有脚的小木头人,可爱极啦!阿木捧着木头人爱不释手,鲁班见状就叮嘱他千万不要把木头人放到水里,不然一入水,木头人就会跑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