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色彩来表情达意,提高解题、表达和写作能力。
[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比较体会和掌握增强语言色彩的方法途径。
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语言的色彩。
[学习难点]学会正确运用语言的形象色彩来表情达意。
[教法学法]点拨引导、讲练结合[学习时数]一课时[学习过程]∙导入——感知1.讨论颜色(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2.引诗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导入----语言的色彩)∙课堂活动:辨认———通过表示色彩的词来看语言表达色彩1.给下面的句子按不同的色彩义分类(多媒体展示)补充“色彩词”与“色彩义”:色彩词,即表示颜色的词。
色彩义,指色彩的客观性、表情性和象征性赋予了色彩词“客观色彩、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象征义、引申义”等不同方面的色彩意义。
客观色彩,表示的只是色彩本身。
形象色彩,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
感情色彩,主要是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
象征义,指利用象征手法而形成的词义。
引申义,指在词的本义基础上经过推演而形成的新义三、深化拓展———怎样辨别语言的色彩(总结:语言的色彩是指语言所带有的感性上的表达色彩,它是指词语所反映出来的感情上,形象上或语体风格上的一些特点。
这些不同的感性特点给人以不同的感觉,有不同的修辞作用。
)多媒体:语言表达上的各种差异,包括情感差异、语体差异和形象差异,都属于语言的“色彩”差异(一)活动——感情色彩人类情感类型有多么丰富,词义中的感情色彩就有多么丰富。
其中有些词义可能一词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情色彩,如“艾滋病”既有憎恶的贬义感情色彩,又同时具有恐怖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包括恐怖、喜悦、痛苦、悲凉等,还有传统所认定的褒义、贬义等类型,(请同学举例说明)比如说:“骷髅”“僵尸”含恐怖感情色彩;“成功”“捷报”等含喜悦感情色彩;“失败”“失恋”等含痛苦感情色彩,“秋风”“落叶”含悲凉感情色彩,“英明”“英雄”等词含褒义感情色彩;“奸臣”“腐败”等词含贬义感情色彩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不能体现特殊情感倾向的如“山”“水”“跑”“走”等属于中性感情色彩。
1.看:多媒体例句:这首诗热情洋溢地抒发了作者对总理逝世的悲哀之情。
(感情色彩相互矛盾)美伊战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是一场非常坏的战争。
(太轻)(﹡﹡总结:感情色彩的鲜明是语言生动优美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指所选用的词语能够表现出作者的爱憎﹑喜怒﹑扬抑﹑荣辱等情感,使语言富有感染力。
要调配好词语的色彩,首先要精心挑选带有感情色彩的褒义词和贬义词,注意适度与准确。
)2.问:判断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团结、勾结、结合、煽动、鼓舞、鼓动、袒护、保护、爱护;多媒体:词语的感情色彩有①褒义色彩,如团结、鼓舞、爱护;②贬义色彩,如勾结、煽动、袒护;③中性色彩,如结合、鼓动、保护3辨:如何辨别感情色彩(多媒体展示)辨明褒贬例一: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性。
识别两可例二: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想像力。
区别轻重例三:少数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同流合污。
摆正谦敬例四: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解释(1)辨明褒贬。
“始作俑者”意思是指“最先做坏事的人”,是一个贬义词。
把他用在“为变法而流血的”谭嗣同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2)识别两可。
“想入非非”一般指“完全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它用在此处非常恰当,因为产生神话的人类儿童时代在对大自然一切奥秘不了解的情况下,想用一种超自然力去征服和解释大自然的一切,故而“想入非非”。
(3)区别轻重。
“同流合污”指“同坏人共同干坏事”。
句中“少数党员干部”虽然觉悟不高,但未落到与坏人为伍的地步,所以这里用词过重了。
(4)摆正谦敬。
“蓬荜生辉”是谦词,常用来称谢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称谢别人送来题赠的字画。
句中误将其作为贺敬之词。
*******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敬谢不敏: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谦辞))多媒体展示4练:判断下面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A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难以~,不能~。
应用“望尘莫及”。
B处心积虑,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
而句子是对“新上任的厂领导”有所褒扬,故而“处心积虑”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可用“殚精竭虑”。
C趋之若鹜,比喻成群的人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贬义。
用于形容艺术爱好者对齐白石国画的热爱,感情色彩有失妥当。
可用“纷至沓来”。
D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
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同样是错误答案,A、B、C有可以分为两类,怎么分?A词语误用,B/C感情色彩不当。
(*****总结:在选词填空时,对于所给的实词,首先可以从词性词义上去辨析,还可以从感情色彩上加以辨析,eg:沟通勾通“沟通”指使双方相通,是褒义词。
“勾通”指暗中勾结,是贬义词。
如: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应经常------情况。
沟通)(二)活动———形象色彩1.(词的形象色彩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者听觉形象的联想。
)请同学们想一想:语言中哪些词语具有明显的形象色彩?视觉形象的联想:天蓝、橘黄、鹅卵石、狮子狗、马尾松、马尾辫、席卷、鼠窜、鼎立、鸡冠花、蛇行、麦浪、雪白、火红、雀跃、桃红、桃花面、樱桃嘴、腰子饼鞋底饼(摹状貌方法构成的词)听觉形象的联想:蝈蝈、布谷鸟、乒乓球、扑通、哗啦、滴答、知了(拟声方法构成的词)嗅觉形象感:臭烘烘、香喷喷总结:*****要使得词语的形象色彩搭配得当首先,要做到用词准确,使词的形象色彩跟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相适切。
(比如各式各样的“笑”。
老人的笑------小姑娘的笑……男孩子的笑……小婴儿的笑……请同学举例子推荐阅读周汝昌<谈笑>)其次,词的形象色彩也要和词的感情色彩相协调。
因为有些词的形象色彩也表现出特定的感情色彩,所以在运用有形象色彩的词语去描写人物或环境时,一定要注意词的感情色彩是否协调。
.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体会其中诗人“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选择合适的词并说说为什么。
东栏梨花(宋苏轼)(桃花烂漫/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诗人惆怅是因为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
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
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
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因此不能用“桃花烂漫”而用“梨花淡白”,如果首句用“桃花烂漫”,则第二句的“花满城”就是指桃花,语言鲜艳活泼,和“惆怅东栏一株雪”的忧伤基调不协调。
2.运用-----辨清形象色彩形象色彩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诉诸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如:视觉——明月、残月、新月等;听觉——空好音、千里莺啼等;①、体会形象的特征和暗示。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桃花象征美人)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
(诗人用的光是鬼灯,古人一般用青绿色来形容鬼色。
在忽闪的青绿色的光线下。
露出一张红色的桃花面,这就给人一十分恐怖的感觉。
)②、展开情景或处境的联想。
如《雷雨》:“繁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那些不争气的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多媒体展示)过渡:秀才买柴的故事(口语与书面语)多媒体展示:说一说两段话有什么区别。
①水汽想要结晶,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
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零点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结晶。
另一个条件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
凝结核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颗粒。
如果没有凝结核,我们地球上就很难能见到雨雪。
(男同学读)②<<当春天回到了大地上>>:到处寻不见雪的踪迹;小弟弟在田野上天真地发问:雪啊,你跑到哪里?泉水在回答:我在这里!露珠在回答:我在这里!我变成了天上的云朵,我变成了亮晶晶的雨滴……(女同学读)(第一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语言特点是准确、通俗、简洁。
第二段诗歌则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法,其特点是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活动--------语体色彩1.从我们最近的词汇中找到举例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写东西必须符合一定的语体,这首先是因为作者或作品本身的目的,角色,话题,方式上有所不同,其次也因为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性格,说话的场合环境等有所不同。
语体有各种分类方法,不过通常是把各类文学作品的语体分为“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和“文学语体”。
1.是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不同:Eg:家乡故乡“家乡”侧重指自己的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多用于口语。
如:我14岁就离开家乡,参加了革命。
“故乡?辈嘀刂缸约核 煜さ摹⒊錾 ⒊沙さ牡胤剑 嘤糜诒冉献 氐某『希 < 谑槊嬗铩H纾何疑 谏蕉 褐莅氲海 诿晒攀俏业牡诙 氏纭B杪瑁 盖椎取?书面语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用词规范,多长句,表意严密,结构严谨;口语用于即兴交际的环境,用语灵活,多短句。
2.是科学语体和文学语体不同:科学语体大量使用限定成分构成的长句,插入成分多;文学语体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用语灵话。
3.运用;“所以语言要得体”下面是周华同学给博物馆金馆长写的一张便条,其中有些词用的不得体,请帮他做些修改。
金馆长: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商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点急事,现决定改期。
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
周华,5月18日仿造示例改写下面的提示语,使其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示例:(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改写:除了记忆什么也带不走,除了脚印什么也留不下。
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提示语(阅览室内):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提示语(草坪旁边):保护草坪,严禁入内!******分析:这些提示语都写有“禁止、严禁”等显得很生硬、冰冷的字样,这与美丽活泼的校园环境不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