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镇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乡镇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1月3日在镇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XXX镇第六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过去五年,是全镇各项工作顺利平稳推进的五年,是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五年,是全镇政治大局安全稳定的五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成效显著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经受了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后劲的考验,经受了如何抢抓机遇、改善发展条件的考验,经受了如何化解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的考验,经受了如何应对灾害、确保农民增收的考验。

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有力监督下,镇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顽强拼搏,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镇第六届人代会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我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的新局面。

——五年来,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全镇国民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2384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9000万元,年均增长11.1%;农村私人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的1000万元上升到2010年的5000万元,年均增长65.7%;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5.6万元,比2005年增加15.6万元,年均增长10.97%;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比2005年增加700元,年均增长10.1%;累积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3959万元,上交税金121万元。

——五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平稳推进。

2010年完成粮食总产1.35万吨,完成烤烟生产0.5万担,大牲畜存栏1.8万头,生猪存栏2.8万头,家禽存栏12万羽,畜牧渔业总产量年均增长6.5%,肉类禽蛋总产量年均增长5.3%。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基础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

投资600万元在打联、马寨等村发展种草养羊项目,种草5390亩,建羊舍10053平方米;先后争取扶贫资金180万元,在高山、冗瓦等18个村实施核桃种植5300亩,扶持农户1728户7777人;争取科技发展资金35万元种植辣椒,先后两次与省内著名企业“老干妈”公司合作,力求建成该公司的原料供应基地;协调小额扶贫贴息资金17万元,扶持农户种植竹荪、发展林下养鸡、竹鼠养殖等。

初步形成了以核桃、辣椒种植为基础产业,山苍子、蓝靛等特色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五年来,城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全面完成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争取资金100万元完成了XXX街道路灯安装工程、便民桥修建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克座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打哈县级新农村示范点基本实现道路硬化、房屋美化、村庄绿化、灯光亮化。

雪凝灾害、“5·26”特大洪灾损毁的电力设施全部修复通电,中断的32条通村通组公路全部修复通车,多方筹集资金135万元对冲毁的3座桥梁、159户农房进行重建,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先后实施了朝天湾水库、老洞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了200余口农村小水窖建设和人畜饮水、沟渠治理工程。

五年来,共争取各类建设项目100余个,累计投入资金900万元,新建、改建通村通组公路20余条60余公里,硬化通组道路5404米,硬化面积20398平方米。

2010年末,全镇村通路率达100%,组通路率达95%,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五年来,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坚持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发放特困救助金200余万元,对2178户8482人次实行特困救助;发放医疗救助金150余万元,对600余人实施医疗救助;将全镇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共发放农村低保、城镇低保及“五保”金1561.86万元;补助资金2063.1万元,对1396户农村危房进行改造;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余人,转移率达30%。

教育工作成效明显,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的“两基”评估验收、“两基”复查、“普实”验收和“国检”面上巡视;2008年以来设立“励志奖学金”对进入高校的XXX籍考生进行奖励,共兑现奖励资金3万余元,兴起了尊师重教的热潮。

五年来,新建“农家书屋”26个,新建村级活动场所11个,新建镇文化服务中心大楼1栋,建成60㎡以上村级卫生室16个,实施农村无害化改厕250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步入常态化管理,基层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村级事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五年来,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

受理各类民间纠纷246起,调处246起,调处成功率达100%;治安案件立案77起,查处77起,查处率达100%;刑事案件立案23件,侦破23起,侦破率达100%。

坚持实行领导干部下访和接访制度,切实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实行重点人员包案稳控制度,主动跟踪处理大量历史遗留矛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及时清理排查安全隐患,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局。

——五年来,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以开展“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为契机,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加大对干部纪律松散、作风漂浮、不作为、乱作为等不良作风整顿力度,把抓干部作风建设与治庸治懒结合起来,把强烈的工作热情和严肃的工作态度结合起来,把功夫下在工作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上。

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中间,了解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从为人民服务中赢得信赖与拥护。

通过抓作风、抓服务、抓质量,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仆意识,树立了政府为民、便民、利民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发展的历程波澜壮阔,发展的成就令人鼓舞!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十一五”是我镇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十一五”期间的工作为我镇“十二五”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好、运用好,把积累起来的经验再度发扬光大、再创新的辉煌。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是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结果。

在此,我谨代表XXX镇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的全镇干部职工、历届村组干部、离退休老同志、镇直机关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各位人大代表、列席人员以及所有关心支持XXX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要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增收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结构单一,缺乏规模化,农民增收渠道少;四是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五是部分干部作风漂浮,落实力、执行力差,上急下慢中梗阻的现象仍在漫延,部分村组干部和党员同志的先锋带头模范作用仍未充分发挥,此外,社会治安、交通安全、征地拆迁、矛盾化解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仍较突出,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并逐步加以解决,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重托!二、今后五年工作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各位代表,XXX的发展已顺利迈入“十二五”时期,未来五年,是我镇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时期,是我镇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决战时期,我们必须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实行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政策,齐心协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力争到2015年末,实现全镇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24.5 %以上;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亿元,年均增长52 %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50万元,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

今后五年,我们要牢牢把握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抓机遇、提速度、上台阶“的总要求,紧密结合县委第十二次党代会和镇第七次党代会的整体工作思路,以“加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全力实施“农业稳镇”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着眼于提升经济总量、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三大目标,努力把XXX建设成为紫云经济发展、山川秀美、社会和谐的南部重镇,全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绘出新篇章、实现新跨越。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更加务实,全力以赴抓好以下工作:(一)大力实施“农业稳镇”战略,确保农业产业化见实效XXX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镇,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增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稳镇靠农业,兴镇靠农业,因此,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结构调整。

一是要加强管理和指导,确保粮食安全。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强化科技支撑,普及良种良法,在确保杂交水稻全面普及的同时,力争杂交玉米普及率达80%以上。

在小湾、克座坝区推行并扩大科学试验田面积,提升土地单产产量,发挥示范带动效果,确保年度粮食产量1.5万吨以上。

以马寨、打联、猫场等老烟区为主,辐射带动周边村寨,逐步使烤烟成为群众增收的一大渠道;二是要着力培育核桃干果产业,形成重要产业支撑。

将核桃种植作为我镇的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强对已实施的5000余亩核桃生长期管理,确保尽快试花挂果见效益。

在全镇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力争到2015年,全镇核桃种植面积达30000亩以上,建立优质核桃种植示范基地3-5个,初步建成万亩核桃基地。

并逐步探索在核桃地套种辣椒作物和桔梗等中药材,提高土地利用率,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大力发展辣椒种植。

继续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优化辣椒品种结构,在坪坝片区、猫场等村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实现年度规范化种植辣椒3000亩以上,使辣椒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长效途径;四是要大力培育山苍子、蓝靛等特色产业。

在打身小、新龙堡等村继续推广种植山苍子,力争到2015年恢复千亩山苍子产业培育基地,使XXX成为名符其实的“麻山珍珠”之乡。

在打身小、新龙堡、腾道、麻思坪等村实施蓝靛种植,增加农民增收渠道。

五是要因地制宜发展各类种植,在“209”省道沿线的大田、小湾、四合等交通条件较好的村发展桃、李、梨等鲜食水果种植,在猫寨、塘贯等村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展甘蔗、冰脆李种植,满足镇内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在高山、坪上等村实施规模化茶叶种植,极力打造XXX茶叶品牌,在打哈等村推广花椒、大蒜种植产业,规模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模式;六是要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确保畜禽产品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