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第一章

统计学第一章

第一章第一节、统计学的性质统计工作(我是搞统计的……)统计资料(据统计……)一、统计的含义统计学(我学过统计)二、统计学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常用的综合指标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动态指标和统计指数等。

)、统计推断法、统计模型法第二节统计学的基本范畴一、总体与样本(一)统计总体: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所构成的集合体,简称总体.具有大量性(基本要求)、同质性(前提条件)、变异性(重点)等特征。

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

注意: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对性: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不容混淆的,二者的含义是确切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但是随着统计研究任务、目的及范围的变化,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在统计问题中,我们只是关心每个个体的某种数量指标,并不关心个体本身,所以通常把个体的这个数量指标值集合作为总体,即统计上的总体是一组观测数据。

注意:我们不能把总体看成是一群人或一些物品的集合,通常,统计上的总体是一组观测数据。

如:要检验一批灯泡的寿命,则总体是这批灯泡寿命数据。

若针对的是一批特定的灯泡,总体是有限个实数;若针对的是全面的考察某企业的生产的灯泡寿命,可能的寿命是[0,∞]这样一个区间。

统计总体的种类:有限总体(对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和无限总体(对无限总体只能采取非全面调查)(二)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单位所构成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单位称为样本单位.抽取样本时应注意:1.样本单位必须抽自总体,不允许以总体外部的单位作为该总体的样本.2.一个总体可以抽取多个样本,样本个数的多少与抽样方法有关.3.样本的抽取必须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与客观性.二、标志和变量标志:也称为标识,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标志按性质可分为: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质的特征,一般用文字表示.)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用各种不同的数值表示)标志表现: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

即标志名称后所表明的属性或数值.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和数量标志表现之分。

品质标志表现一般用文字表述,因此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但对其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数量标志表现是一具体数值,也称标志值。

标志表现:男,汉族,佛教,湖南大学,43岁,182cm,75kg文字表述数量表述(标志值)标志按变异情况可分为:可变标志(一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现不完全相同,即标志表现有差别。

) 可变标志决定总体的差异性不变标志(一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现都相同,即标志表现无差别。

) 不变标志决定总体的同质性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数量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

变量的种类:确定性变量(确定性因素影响变量值变动)、随机变量(偶然性因素影响变量值变动)、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二、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统计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计算方法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名称具体数值计量单位特点: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数量性:统计指标是数量范畴,“没有无数量的指标”。

具体性:总体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特征,即统计指标“质的规定性”。

综合性:对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说明,是由个体数量综合而来的。

统计指标的分类:按其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反映现象总体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的总量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又称总量指标.数量指标的大小决定于总体单位数目的多少及其标志水平的高低,指标数值均有单位;质量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目的对比关系,或总体单位数之间、标志总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通常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派生出来的,常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统计指标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总量指标:反映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综合指标,即数量指标,也称为绝对数或绝对指标。

相对指标:指应用对比的方法来反映相关事物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指标,也称为相对数。

平均指标:将同质总体内各总体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在具体条件下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按反映的事物性质不同可分为:实体指标、行为指标实体指标:反映具有实物形态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特征,如:产品产量指标、职工人数指标等。

行为指标:反映某种行为的数量特征,如:工伤事故指标、犯罪行为指标等。

按功能不同可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预警指标描述指标:用于描述现象基本情况的指标,如: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外汇储备数等评价指标:用于对客观现象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估和考核的指标,如:资金周转速度、劳动生产率等。

预警指标:用于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测,并根据其指标数值的变化,对可能出现的总体失衡、突法异常状况作出预报的指标,如: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正确理解统计指标时应注意:①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②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

标志与指标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则不一定。

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标志和指标的主要联系:①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例如:某地区工业增加值指标是由该地区每个工厂的工业增加值汇总而来.②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系。

例如:在研究某厂职工情况时,该厂的全部职工是总体,该厂的工资总额为统计指标.而在研究该厂所属的某工业局职工工资情况时,该厂就是总体单位,该厂工资总额为数量标志,具体的工资总额数值为标志值.统计指标体系: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能够全面反映统计对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互相联系的一套指标.特点:1、统计指标体系不是指单个指标,而是指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

2、统计指标体系具有适用性特点。

统计指标体系应切合实际需要,与统计任务要求相适应。

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1)按指标体系反映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指标体系:反映全国范围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指标体系.(例如:我国国家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微观指标体系:反映基层单位运行和经营管理情况的指标体系.(例如: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指标)(2)按指标体系内容不同可分为: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例如:人口统计的指标体系。

)、科学技术指标体系(例如:开展技术活动的人、材、物条件下,科研成果数量及质量等指标体系。

)(3)按指标体系作用不同可分为:基本统计指标:反映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主要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

(例如: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

)专题统计指标:反映某方面社会经济问题的指标体系。

(例如:能源指标体系,运输指标体系等。

)指标体系的作用:全面、综合地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分析。

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建立符合研究目的和要求的统计指标体系需要满足:1.科学性原则2.目的性原则3.联系性原则4.统一性原则5.可比性原则第三节统计学的应用习题⑴现在统称的统计包括三种不同的涵义,既统计资料、统计学和统计调查。

()(2)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3)所有的统计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

()(4)指标说明总体,标志说明总体单位。

()(5)数量标志表现又称为变量值或标志值。

()1.对某工厂200名工人的工资水平进行统计研究,这时,总体是()①某工厂中每个工人的工资额②某工厂的200名工人③某工厂200名工人的工资额④某工厂中的每个工人2.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是100元、120元、150元、200元这几个数字是()A、指标B、变量C、变量值D、标志3.标志是()①总体的特征②总体的数量特征③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④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4.一个统计总体( )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只能有一个指标③可以有多个标志④可以有多个指标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①工人年龄②工人性别③工人体重④工人工资6.商业企业的职工数,商品销售额是( )①连续变量②离散变量③前者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④前者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相互对调B.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C.标志有可能成为指标D.在不同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相互对调E.在任何情况下,指标和标志都可以相互对调2.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A.性别B.工种C.民族D.工资E.年龄3.下列那几个属于质量指标?( )A.产品合格率B.废品量C.单位产品成本D. 资金利润率E.上缴税利额4.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A.北京市总人口数B.学生的体重C.平均生活费收入D.钢铁产值E.设备台数5.指标按其数值形式不同,可分为()。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描述指标E.评价指标6.在说明和表现问题方面,下面定义正确的是( )A.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C.变异是可变标志的差异D.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E.标志值是变量的数值表现7.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全部成年人口是指标B.全部成年人口是总体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