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施工流程与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绪论一、当前形势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取得成功、建筑质量优异的有力保证。
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低下,管理形势并不乐观。
(1)施工现场管理相关机制不健全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建筑施工质量,建筑施工进度,建筑使用成本以及建筑使用效能等。
有些施工现场管理比较差、管理比较混乱,具体表现在:施工没有进行组织设计,施工无计划性,想到哪里就干到哪里;操作无标准,不按程序进行施工;制定的规章制度不执行,形同虚设;隐蔽工程验收不认真,形象进度表示不明确;没有具体的目标管理和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脏、乱、差、野现象严重;材料堆放无序,卫生环境差,跑、冒、滴、漏,工人无良好的作业和生活环境等等。
这些表现都是因为施工现场管理分工极不细致明确,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机制极不健全,导致责任不明确,整体管理水平达不到标准,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
(2)施工质量和安全等相关意识薄弱施工质量是施工管理的最终目标,但仍有部分施工企业片面追求施工速度而忽略了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一味追求进度,往往造成质量方面的欠缺,这种只求进度的施工现场意识对施工现场来说,影响极其恶劣。
因为在施工中,单一追求进度,往往忽略了施工技术要求,经常出现相关违规操作,大大降低施工质量。
(一)施工现场管理的目的为了使施工现场文明整洁,施工井然有序,管理有制度,内部资料齐全,安全措施得力,质量管理目标明确、效果显著、不扰民、不污染环境,开展文明施工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正确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在空间布置及时间顺序上的矛盾,保证施工活动的正常顺利进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优良的施工质量、快捷的施工速度、较低的施工成本、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生产任务,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建筑产品。
(二)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一般来讲,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十分明显,因为施工现场对一项项目工程来说,是工程建设的起点,也是工程建设最为直接的场所。
建筑施工现场不仅仅是施工,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管理,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对于施工现场来说,只要有施工必然会有施工现场,只要有现场,必须有科学的现场管理,才能提升施工企业管理水平。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管理的最重要内容。
现场管理水平优化与否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成本、质量和进度),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对提高施工项目劳动生产率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控制得当,和谐有序的施工现场将会极大限度地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益。
二、工现场管理(一)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
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工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的开支。
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设置安全科学,施工现场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
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二)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文明施工管理细则1. 现场场容、场貌布置现场布置图:必须根据场地实际合理地进行布置,设施设备按现场布置图规定设置堆放,并随施工基础、结构、装饰等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布置和调整。
道路与场地:道路畅通、平坦、整洁,用混凝土浇捣,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建筑物周围应浇捣散水坡,四周保持清洁;场地平整不积水,无散落的杂物及散物;场地排水成系统,并畅通不堵。
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凡市区沿道路的建筑工地周围,应设置不低于2.5m的围墙,围墙两面刷白。
外面涂上建筑物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内容。
班组落手清:班组必须做好操作落手清,随作随清,物尽其用。
在施工作业时,应有防止尘土飞扬、泥浆洒漏、污水外流、车辆沾带泥土运行等措施。
有考核制度,定期检查评分考核,成绩上牌公布。
大堆材料:砂石分类、集成堆放成方,底脚边用边清。
砌体料归类成垛,堆放整齐,碎砖料随用随清,无底脚散料。
灰池砌筑符合标准,布局合理、安全、整洁,灰不外溢,渣不乱倒。
周转设备:施工设施设备、大模、砖央等,集中堆放整齐。
大模板成对放稳,角度正确。
钢模板及零配件、脚手扣件分类分规格,集中存放。
竹木杂料,分类堆放、规则成方,不散不乱,不作它用。
水泥库:袋装、散装不混放,分清标号,堆放整齐,目能成数。
有制度,有规定,专人管理,限额发放,分类插标挂牌,记载齐全而正确,牌物账相符。
库容整洁,无“上漏下渗”。
构配件及特殊材料统一堆放:混凝土构件分类、分型、分规格堆放整齐,楞木垫头上下对齐稳定,堆放不超高(多孔板不得超过12块)。
钢材、成型钢筋,分类集中堆放,整齐成线。
钢木门窗框扇、木制品分别按规格堆放整齐,木制品防雨、防潮、防火,埋件铁件分类集中,分格不乱,堆放整齐。
特殊材料(包括安装、装演、装饰、保温及甲供、自购)均要按保管要求,加强管理,分门别类,堆放整齐。
2. 生活卫生生活卫生应纳人工地总体规划,落实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落实责任制。
施工现场须设有茶水亭和茶水桶,做到有盖加配杯子,有消毒设备。
工地有男女厕所,有便溺设施,落实专人管理,保持清洁无害。
工地有男女更衣室,有防窃措施,保持室内清洁。
工地设简易浴室,保证供水,保持清洁。
现场落实消灭蚊蝇孪生承包措施,与承包单位签订检查监督约定,保证措施落实。
生活垃圾必须随时处理或集中加以遮挡,妥善处理,保持场容整洁。
3. 文明施工检查措施检查时间: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组每周对施工现场作一次全面的文明施工检查。
公司生产技术部门牵头组织公司各职能部门(质安部门、劳资部门、材料部门、动力部门等)每月对项目进行一次大检查。
复杂业务模块,使用存储过程,提供系统的健壮性,及运行速度。
检查内容: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执行情况。
检查方法: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组及公司文明施工检查团应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
除此之外,还应不定期地进行抽查。
每次抽查,应针对上一次检查出的不足之处作重点检查,检查是否认真地作了相应的整流改。
对于屡次整改不合格的,应当进行相应的惩戒。
检查采用评分的方法,实行百分制记分。
每次检查应认真作好记录,指出其不足之处,并限其责任人整改合格,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组及公司文明施工检查团应落实整改的情况。
奖惩措施: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应当对每次检查中做得好的进行奖励,做得差的应当进行惩罚,并敦促其改进。
由于项目文明施工管理采用的是分区、分段包干制度,应当将责任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身上,明确其责、权、利,实行责、权、利三者挂钩。
(三)施工现场进度管理现场施工进度管理控制是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主要是通过完善项目控制性阶段进度计划,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各项动态控制工作,协调各单位关系,具体管理制度如下:通过对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分解、细化、优化调整,加强对施工单位申报的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查。
跟踪工程施工进展,对工程进度存在动态控制外,并开展内部业务讨论。
由分管总监组织每周一次进度分析会,对进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办法。
对工程关键路线以及整体工程进展进行分析、评价,并落实解决问题的负责人。
施工企业内部制定各种规划来进行控制,同时协调参加单位之间的进度关系。
最有效的是经济手段,通过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利益的方法来控制进度。
在承包合同中写进有关工期和进度的条款。
建设单位的进度优惠条件和工期提前奖励和延期罚款,通过物资的供应进行控制等。
(四)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当前建筑企业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施工现场管理实践中,有些建筑企业管理不严,现场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执行,施工无计划,操作无标准;工人纪律松弛,生产效率低;各种材料、工具、设备无专人管理,乱丢乱放,浪费惊人,现场环境脏、乱、差,导致部分施工项目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安全防护、现场布置不能按计划实施。
主要表现为:1.企业重视不够,材料管理人员未经专业培训,素质和水平不高,不能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2.材料采购过程暗箱操作,预算惊人,却有假冒伪劣产品。
3.材料储存保管过程无人管理,材料堆放零乱,无明显标志卡片、标记等,忽视防火、防潮、防盗等安全规范,不仅浪费严重,而且影响工期。
(1)材料供应管理材料供应管理就是配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组织材料商供货。
1.掌握建材方面法规文件。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石材、胶合板实行备案证明管理。
2.工程项目部要对每天进场的主要物资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检验使用综合台帐》,需要监理单位签字,交易数量必须覆盖实际使用量。
3.做好调研选好合格材料。
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是属于一般、中档还是高档等。
4.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关。
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防伪备案证明”。
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监部门或者其授权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
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要建材应委托各级质监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2)材料采购面对种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志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影响工程进度。
采购人员须做好以下工作: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广泛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切合市场实际情况,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
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1.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运费支出是构成材料采购费用的重要因素,节约运输费用,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在材料质量、性能都能满足需求,而材料价格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就应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点采购;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
2.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
施工用主要材料可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材料质量双方共同控制。
对不符质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收、拒用。
材料价格由业主方依市场行情确定,承建方、监理单位可广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