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重点
难点
研读文本语言,从语句的前后联系中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受诸葛亮“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
学法
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通 案
个 案
一、创设意境、感悟精彩
1.创设意境,渲染气氛。课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和主题曲。
2.调动积累。你们熟悉《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主要人物,哪些主要故事?
神机妙算诸葛亮,世世代代美名扬。
三、链接名著,拓展文本
请同学们自由畅谈读《三国演义》的原著后的体会




1.接龙复述故事。
2.把文本演绎成课本剧。




课 题
6.景阳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角色换位,对比体会:这场大雾,诸葛亮、鲁肃都看到了。他们各自心情会怎样?心理会怎么想的?
角色扮读。
(2)联系课文上下文来体会。课文中这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事先算准了这场大雾。
第二自然段的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搬箭。’”
第七自然段的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5.小组自学交流“诸葛亮懂地利”的情节。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默读课文,圈画相关的句子或重点词语。
(2)交流体会。(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第六自然段的“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第八自然段的“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本句中“逼近”一词尤其能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理由一:逼得太近,曹操必能识破秘密;理由二:距离曹军水寨远了,又不能受到箭或受箭面积不大。“度”的把握全在智慧。)
2. 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人物对话交流自己的感受。【出示课件】
(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①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②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
(2)课文是怎样表现武松豪放、倔强性格的?(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3)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师生评议教师小结【出示课件】:这是武松在酒店饮酒时及饮完酒后与酒家说的一些话。表现其豪放、倔强的性格。后来,当酒家好心劝阻他不要独自晚上过冈、以防猛虎伤害时,武松更是出语豪壮,一连两个“不怕”把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性格为下文他勇猛打虎的行为做了铺垫。(板书:豪放 倔强)
③“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虎尾”比作“铁棒”。)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从中感受到“虎尾”的有力,老虎具有很强的攻击力。)
④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虎的凶猛。【出示课件】
⑤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是怎么做的?
⑥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是否胆怯了?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演:如果选择“演一演”的学习方式学习“诸葛帝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该怎样演?
4.请同学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学习伙伴,欣赏名著,品读“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
5.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自由欣赏、品读: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知人心进行汇报,教师参与、互动。
以第七自然段为例──“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三、课外延伸
1.阅读《三国演义》第40回、46回、90回。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重点品读“诸葛亮识人心”的课文内容。




1、搜集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
2、课后继续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更多的三国人物。




课 题
5.草船借箭
课型
新授课
课标: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重点
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平凡的事物展示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学法
指导
自主探究学习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通 案
个 案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谈话过渡:酒家说冈上有虎,经常出来伤人。真的有虎吗?武松遇到虎了吗?会不会发生危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下文。
二、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3,4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
3.尝试交流,整体感知。
(1)谈话: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出示课题:草船借箭)老师相信,许多同学都熟悉这个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
(3)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
二、切入中心,领悟“神妙”
1.划出课文的中心句。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从这部分课文中,你又了解到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板书:倔强、固执和无畏)
3.作者是怎样表现武松的性格特点的?(作者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4.找出描写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深入体会。
5.指导朗读,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5,6自然段,标出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反复阅读。
⑦从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描写中你感受到了武松的什么特点?(板书:机智灵敏、有勇有谋)【出示课件】
(4)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老虎的凶猛,表现出武松的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5)教师小结:这是写大虫进攻的“三招”及武松沉着应战的“三闪”。大虫抓人有“三招”:一扑、一掀、一剪。武松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这“三闪”,从这里可以体现出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1~4自然段: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
5~7自然段:武松不听劝告,执意上冈。
8~12自然段:武松赤手空拳打死打虎。
13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下冈。
(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四、细读课文,了解喝酒
1.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1~4自然段,标注出人物对话,着重标注武松的语言,看看从这部分课文能了解到什么。
课 题
5.草船借箭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10个生字及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梳理文章结构,品词析句,感悟作者的叙述特点和刻画人物的方法,内化、积累课文中的经典语言和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
(4)指导朗读:学生自由组合练习分角色朗读。
五、谈话过渡:从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他真的遇到老虎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酒家道:“我家的酒( )是村里的酒,( )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2.酒家( )说( )摇着头,走进店里去了。
过程与方法目标: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
难点
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学法
指导
自主探究学习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通 案
个 案
一、欣赏名著,品读经典
1.课文精彩描述“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重点。如果老师让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最能展现自己才华的学习方式来欣赏、探究课文描述“诸葛亮知人心的内容,你会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探究?
针对这个片段,如果是采用表演探究的学习策略的同学,该怎样进行教学情境创设: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演演看,诸葛亮他这时怎么‘笑’?”(对曹操轻蔑的嘲笑,对战胜周瑜后,抑制不住的爽朗的笑,自豪、自信的笑。)
二、营造“对话”,塑造人格
1.同学们能不能用恰当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来概括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上台板书)
2.用关联词说话训练。
因为……所以如果……就只有……才虽然……但是一……就
3.汇编诗歌,体味经典。
把故事编成了文字:草船借箭不寻常,要论成败有文章。
都督周瑜欲陷害,孔明先生巧应对。妙算天文雾漫天,
通晓地利蒙曹操。洞悉人心妙计成,箭如雨下满载归。
4.讲解5自然段【出示课件】
(1)“武松将半截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这句话中的“势”是指什么? “就势”是什么意思?从这里你又了解到什么?




课 题
6.景阳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2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简要地说一说故事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2.品读感悟,周瑜临终感叹:“既生瑜,何生亮!”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