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理论知识试卷及答案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理论知识试卷及答案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理论知识试卷
使用教材:《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试题范围:全册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版式:第3版
学校名称:定西工贸中专出题者:谢鹏飞
一、单项选择题
1.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不正确的是( )。

A、优化工作环境
B、工作结束后再清除油污
C、随时清除油污和积水
D、整洁的工作环境可以振奋职工精神
2.錾削时,当发现手锤的木柄上沾有油应采取( )。

A、不用管
B、及时擦去
C、在木柄上包上布
D、带上手套
3.一般情况下采用远起锯较好,因为远起锯锯齿是( )切入材料,锯齿不易卡住。

A、较快
B、缓慢
C、全部
D、逐步
4.对于薄壁管子的锯削应该( )。

A、分几个方向锯下
B、快速的锯下
C、从开始连续锯到结束
D、缓慢的锯下
5.新锉刀要先使用一面,( )再使用另一面。

A、保养后
B、锉削较软材料
C、锉削较硬材料
D、用钝后
6.锉削内圆弧面时,锉刀要完成的动作是( )。

A、前进运动和锉刀绕工件圆弧中心的转动
B、前进运动和随圆弧面向左或向右移动
C、前进运动和绕锉刀中心线转动
D、前进运动、随圆弧面向左或向右移动和绕锉刀中心线转动
7.麻花钻的两个螺旋槽表面就是( )。

A、主后刀面
B、副后刀面
C、前刀面
D、切削平面
8.钻孔一般属于( )。

A、精加工
B、半精加工
C、粗加工
D、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9.在板牙套入工件2~3牙后,应及时从( )方向用90°角尺进行检查,并不
断校正至要求。

A、前后
B、左右
C、前后、左右
D、上下、左右
10.总装配是将零件和( )结合成一台完整产品的过程。

A、部件
B、分组件
C、装配单元
D、零件
二、判断题
1.( )从业者要遵守国家法纪,但不必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工、卡、刀、量具要放在指定地点。

3.( )游标卡尺可以用来测量沟槽及深度。

4.( )常用的錾子有扁錾、尖錾及油槽錾。

5.( )锉削时右手的压力要随锉刀的推动而逐渐增加,左手的压力要随锉刀的推动逐渐减小。

6.( )台式钻床是一种大型钻床,一般安装在工作台上。

7.( )当丝锥的切削部分全部进入工件后,就可以一直攻削至结束,不需要再倒转退屑。

8.( )起锯时,起锯角应在15°左右。

9.( )刮削后能使外锥内圆都保持良好的接触,有利于提高轴承的支撑刚性。

10.( )研磨场地湿度大会使工件加工表面锈蚀。

三、填空题
1.钳工是利用手工工具和钻床对工件进行、、的工种。

2.划线可分为和。

3.錾削时挥锤的方法分、和三种。

4.齿距按锯齿不同可分为、和三种。

5.起锯的方法有和。

6.按用途不同,锉刀可分为、和。

7.麻花钻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8.用板牙在圆杆或管子上切削加工外螺纹的方法称为。

9.按照用途不同,刮刀可分为和两大类。

10.机械制造中,常用的达到装配要求的方法有、、和等。

四、简答题
1.简述钳工的工作范围
2台虎钳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3.砂轮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4.试述钳工安全文明生产的基本要求。

5.划线基准的类型有哪些?
6.什么是锯条的锯路?它的作用是什么?
7.安装锯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8.平面锉削的方法有哪些?应如何选择?
9.研磨的作用是什么?
10.产品的装配工艺过程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理论知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A
5.D
6.D
7.C
8.C
9.C 10.A
二、判断题
1.×
2.√
3.√
4.√
5. √
6.×
7.×
8.√
9.√ 10.√
三、填空题
1.加工修整装配
2.平面划线立体划线
3.腕挥肘挥臂挥
4.细齿中齿粗齿
5.近起锯远起锯
6.钳工锉异形锉整形锉
7.柄部颈部工作部分
8.套螺纹
9.平面刮刀曲面刮刀 10.互换法
分组法修配法调整法
四、简单题
1.简述钳工的工作范围
钳工的工作内容有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扩孔、铰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矫正和弯曲、铆接、刮削、研磨、技术测量、简单的热处理等,并能对机器或部件进行装配、调试、维修等。

2台虎钳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加紧工件要适当,只能用手力拧紧手柄,而不能借助工具加力,一是防止螺杆与螺母及钳身受损,二是防止夹坏工件表面。

(2)强力作业时,力的方向应朝向固定钳身,以免增加活动钳身和螺杆、螺母的载荷,影响其使用寿命。

(3)不能再活动钳身的光滑平面上进行敲击作业,以防破坏它与固定钳身的配合性能。

(4)对螺杆、螺母等活动表面,应经常清洁、润滑,以防生锈。

3.砂轮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1)砂轮的旋转方向要正确,以使磨屑向下飞离,而不致伤人。

(2)砂轮机起动后,应使砂轮旋转平稳后再开始磨削,若砂轮跳动明显,应及时停机修整。

(3)起动后,要防止工具和工件对砂轮发生剧烈的撞击或施加过大的压力。

砂轮表面有明显的不平整时,应及时用修整器修正。

(4)砂轮机的搁架与砂轮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3mm以内,以防止磨削件扎人,造成事故。

(5)磨削过程中,操作者应站在砂轮的侧面或斜对面,不要站在砂轮的正对面。

4.试述钳工安全文明生产的基本要求。

(1)合理布局主要设备。

钳工台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线适宜的地方,台式钻床和砂轮机一般应安装在场地的边沿,以保证安全。

(2)使用电动工具时,要有绝缘防护和安全接地措施,发现损坏应及时上报,在未修复前不得使用。

使用砂轮时,要带好防护眼镜。

钳台上要有防护网。

清除切屑要用刷子,不要直接用手清理或嘴吹。

(3)毛坯和加工;零件应放在规定的位置,要排列整齐平稳,便于取放,避免碰伤已加工表面。

(4)工量具的安放,应按下列要求布置:
①为取用方便,右手取用的工量具放在右边,左手取用的工量具放在左边,且排列整齐,不能使其伸到钳台边以外。

②量具不能与工具或工件混放在一起,应放在量具盒内或专用板架上。

精密的工量具更要轻拿轻放。

③工量具要整齐地放入工具箱内,不应任意堆放,以防受损和取用不便。

工量具用后要及时维护和存放。

④保持工作场地的整洁。

工作完毕后,对所用过的设备都应按要求清理、润滑,对工作场地要及时清扫干净,并将切屑及污物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

5.划线基准的类型有哪些?
(1)以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或直线为基准
(2)以一个平面或直线和一个对称平面或直线为基准
(3)以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平面或直线为基准
6.什么是锯条的锯路?它的作用是什么?
在制造锯条时,全部锯齿按一定规则左右错开,排成一定的形状,称为锯路。

锯路有交叉形和波浪形等。

锯路的形成,能使锯缝宽度大于锯条背的厚度,使锯条在锯削时不会被锯缝夹住,以减少锯条与锯缝间的摩擦,便于排屑,减轻锯条的发热与磨损,延长锯条的使用寿命,提高锯削效率。

7.安装锯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锯条的安装方向
安装锯条时要使齿尖的方向朝前,此时前角为零。

如果装反了,则前角为负值,不能正常锯削。

(2)锯条的松紧程度
将锯条安装在锯弓中,通过调节翼形螺母可调整锯条的松紧程度。

锯条的松紧程度要适当。

锯条张得太紧,会使锯条受张力太大,失去应有的弹性,以至于在工作时稍有卡阻,受弯曲折断;如果装的太松,锯条在工作时易扭曲摆动,同样容易折断,且锯缝易发生歪斜。

锯条应与锯弓在同一中心平面内,以保证锯缝正直,防止锯条折断。

8.平面锉削的方法有哪些?应如何选择?
平面的锉削方法有顺向锉、交叉锉和推锉三种。

顺向锉是最基本的锉削方法,不大的平面和最后锉光都用这种方法,以得到正直的刀痕。

交叉锉时锉刀与工件接触面较大,锉刀容易掌握平稳且能从交叉的刀痕上判断出锉削面的凸凹情况。

锉削余量大时,一般可在锉削的前阶段用交叉锉,以提高工作效率。

当锉削狭长平面或采用顺向锉受阻时,可采用推锉。

推锉效率不高,只用于锉削余量小的场合。

9.研磨的作用是什么?
(1)减小表面粗糙度值
(2)能达到精确的尺寸
(3)提高零件几何形状的准确性
(4)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
10.产品的装配工艺过程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2)装配工作
(3)调整试验
(4)喷漆、涂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