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行政管理主要知识点

公共行政管理主要知识点

公共行政管理主要知识点
一、公共行政
关键词:公共行政
1、公共行政的含义——活动主体、活动客体、活动目的
2、公共行政的主体
3、公共行政的客体
二、政府职能(公共行政职能)
关键词: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转变
1、政府职能的含义——实施主体、主要内容、实施手段、完整统一的体系
2、政府职能的作用(重要地位)——公共行政的要求、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据、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行政效率衡量标准
3、政府职能的发展——自然经济、近代资本主义、现代资本主义、传统社会主义
4、政府职能的内容(体系)
静态结构体系(基本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动态结构体系(运行职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5、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联系)影响与制约行政职能转变的要素
●社会环境变迁(社会内部政治、经济变化)——外因
●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公共行政科学化——内在动力
●行政职能合理配置
●机构改革
●技术手段现代化(创新)
●传统行政文化——这一点只可以是制约因素,而以上六点既可以是必然性,
也可以是制约因素
6、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职能外移、职能内移、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
7、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职能重心、职能方式、职能关系
8、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政企分开
●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责分开
●企业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政府内部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分开
9、政府职能转变的措施——职能界定、机构改革、制度化、中介组织
三、行政组织和行政体制
关键词:行政组织、行政体制、行政机构
1、行政组织的含义——行政组织的机构和体制(静态层面)、行政组织的运行机制(动态方面)
2、行政组织的特征
3、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
4、行政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区别
5、行政组织的类型——首脑机关、职能机关、辅助机关、幕僚机关、派出机关、直属机关
6、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职能需要原则、精干高效原则、完整统一原则、权责一致原则、依法设置原则
7、行政组织体制(联系行政体制、行政领导体制、行政领导方式)——首长制与委员会制、集权制和分权制、完整制与分离制、层级制与职能制、矩形组织体制与立体多维组织体制
8、行政体制
●行政职能构成行政体制的基础
●行政权力的划分与设置构成了行政体制的核心
●行政组织机构构成行政体制的载体
●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构成行政体制的纽带
9、行政机构的含义
●政府机构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
●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
●各级政府机构都是整个股价行政机关系统的组成部分
●政府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担负国家公共行政事务
10、行政机构的地位
●由人民授予,对人民负责——从属于社会
●对社会行使广泛的行政管理权——高于社会
●行政机构与其他机关(除人大)的关系是协作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
11、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的、减轻财政负担、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12、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
●行政管理体系——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
●国家公务员制度
●高素质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行政管理体制
13、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则
●转变政府职能,实施政企分开——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施精兵简政——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调整部门的权责,明确部门间的职能分工——按照权责一致
●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
四、行政领导
关键词:行政领导、职责与权力、领导体制、领导方式和艺术、领导素质、领导理论
1、领导的含义
●产生于一定的组织,又服务于一定的组织
●统御和指引被领导者的行为过程
2、行政领导的含义
●通过命令、指挥,使整个组织活动达到其目标的行为过程
●促使下级满怀信心地完成任务的艺术,说服他人热心于一定目标的努力
●使行政组织有效适应外在环境的活动
3、行政领导的构成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
●领导者处于重要的地位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沟通→使行政领导活动顺利推行
●实现领导目标(组织价值、个体价值和领导者自身价值得到社会肯定)——
领导活动的最终目的
●任何行政领导活动必须在适应或有效改造外在环境的前提下
4、行政领导的特点——时代性、权威性、综合性、服务性
5、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政治领导的贯彻执行
●公共行政协调统一的保证
●贯穿于公共行政的全过程
●对行政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6、行政领导的职位、职权、职责——三者是统一的
7、行政领导的职位的特点
●以“事”为中心确定
●设置有数量的规定性
●相对的稳定性
8、行政领导者的职权与职位的关系——职权是职位衍生出来的,职位的性质决定职权的性质
9、行政领导的职责——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工作责任(岗位责任)、法律责任
10、行政领导的权力
●权利构成——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
●权力来源——合法权力、奖惩权力、专业知识权归属权
11、行政领导体制
首长制、委员会制、混合制——按照负最后决策职责的不同
集权制、分权制、均权制——按上下级行政组织享有的职权大小分
层级制、职能制——按照机关业务性质及其管辖范围不同
完整制、分离制——按照指挥控制权集中于几个领导来分
12、行政领导的方式
●集权式领导、分权式领导、均权式领导——按权力控制程度
●专断式领导、民主式领导、放任式领导——按决策权集中程度
●重事式领导、重人式领导、人事并重式领导——按领导的工作重心划分
●按机关性质应变领导、按教育程度应变领导、按上下级应变领导——根据领
导对象的不同进行应变领导
13、领导艺术——权力运用和权威接受、授权艺术、用人艺术
14、权力运用——说服、示范、命令
15、权威接受——奖赏、惩罚
16、授权的艺术
(1)取决于三个因素
●领导行为与领导目标的间接性——必须依靠授权调动下属积极性
●当代行政活动具有多样性和专业化的特点——任何领导者都不可能是全才●现代行政领导不是以领导者为原点的垄断性活动,而是下属与领导者融为一
体的参与型活动
(2)类型——刚性、柔性、惰性、模糊授权
(3)原则——因事择人,视能授权;明确权责,适度授权;授权留责,监督控
制;防止反向授权
17、行政领导者的个体基本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
●文化知识素质
●领导能力素质
●心理品德素质
18、行政领导集体的结构
●老中青相结合的年龄结构
●高水平的文化知识结构
●领导集体的全面能力结构
●协调互助住的性格气质结构
19、行政领导理论
(1)领导特质理论——确定什么样特性的人适合做领导者
(2)领导行为理论——确定领导者应具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以及哪一种行为的效果最好(四分图理论、领导方格理论、PM型领导模式、领导系统模式、领导作风模式)
(3)领导权变理论——研究与领导行为有关的情境因素对领导效力的潜在影响●领导行为连续带模式
●菲德勒的权变模式
●通路-目标模式
●领导-参与模式
●不成熟-成熟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4)变革型领导理论
●巴斯的变革型领导理论
●豪斯的个人魅力型领导理论
五、公共政策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共政策过程
1、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政策制定的层次及作用范围的大小;社会公共领域的组成方面;政策的功能
2、功能——导向、管制、调控、分配
3、体系
●政策元素(政策客体元素、政策目标、政策措施、政策文本、政策主题元素)
→政策单元→政策网络系统→政策环境(环境大系统的一部分)
●特征——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有序开放性
4、主体与客体
●主体——官方的政策活动着(立法、行政、司法机关、执政党);非官方的
政策活动着(利益团体、公民、大众传媒);现代政策研究组织
●客体——社会问题;目标团体;政策环境
5、结构
●纵向结构——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横向结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对外政策
6、公共政策过程
(1)公共政策制定
(2)公共政策执行
(3)公共政策评价
(4)政策调整和终结
7、公共政策制定
(1)含义——制定公共政策方案、对方案进行选择和决定
(2)特征——权威性、选择性、主导性
(3)程序
●(宏观层面)政策、资源→政策制定过程系统→政策、资源
●(微观层面)诊断问题→确立目标→拟定方案→优选方案→采纳方案
●(将两个层面结合起来)政策议程的建立→政策规划(微观过程)→政策合
法化(审议、批准)
(4)影响制定的因素
●体制因素——决策系统、智囊系统、信息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
●制定者因素——个人智力和能力;个人性格
●客体因素
●技术因素
8、公共政策执行
(1)性质——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组成、一系列行动组成、有组织的活动系统、执行主体和目标全体在相互作用中对利益加以选择
(2)特点——行动性、组织性、灵活性
(3)执行者——行政机关;立法和司法机关;政党组织;利益集团、社会组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