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1、美术基础知识的相关学习;2、结合现实生活实际,美术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应用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一些手工制作。
以及相关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教材内容在编排上注重美术知识与现实自我、社会自然环境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体验过程。
使教材的基础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材在设计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注重美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
侧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采用了多种手法和多种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美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教学目标:1、造型与表现:让学生学习了解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与绘画表现技能。
2、设计与应用:让学生学习了解、并逐步掌握美术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
3、欣赏与评述:逐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热爱生活与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欣赏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
2、难点:学生对教材中部分较难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
教学活动的具体措施:1、首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并根据学生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必须明确每节课应该达到和完成的教学任务。
2、在完成每节课具体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材料和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着重向学生讲述并演示具体的操作方法。
引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充分让学生自己积极思考,初步具备自主完成作业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现实媒彩,采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有能力完成的一些方法和措施进行作业的完成。
4、根据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各个学生的条件和对本课的喜欢程度的不同,适当降低难度和作业要求。
使各班每位同学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相应的提高。
5、在教学中,逐步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的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积极抓好每班优秀生的培养,通过他们的突出表现,来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
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自己能够顺利完成本学期美术教学任务。
教学进度见下表:(附后)教学进度表周次起至日期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备注1 9.3——9.7 入学教育及欣赏 22 9.10——9.14 老师您好 23 9.17——9.21 卡通大亮相 24 9.24——9.28 鸟之王 25 10.1——10.5 会走的小人 26 10.8——10.12 国庆节放假7 10.15—10.19 旋转卡 28 10.22—10.26 盘泥条 29 10.29—11.2 留住秋天 210 11.5——11.9 玩偶大本营 211 11.12—11.16 花样 212 11.19—11.23 纸盒城堡 213 11.26—11.30 开心台历 214 12.1——12.5 我是生活小主人 215 12.8——12.12 幸福乐园 216 12.15—12.19 综合练习 217 12.22—12.26 拓展练习 218 12.29——1.2 期末检测 219 1.5——1.920 1.12——1.16第一课时美丽的大自然(欣赏)(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美丽的大自然(欣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对教材封面(2)摄影内容的欣赏与了解,让学生了解摄影与绘画的不同。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对画面内容的欣赏与理解,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欣赏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难点:学生如何对现实大自然静物真正认识和理解。
教学活动设计:1、回顾总结本班上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又开始了本学期第一节美术课的学习。
大家在去年二年级全学年美术课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无论从上课还是在完成作业方面,大家都表现的非常优秀,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因此,本学期大家要继续发扬以往优良的学习作风。
在本学期美术课学习中争取更大的进步。
2、点名表扬上学期美术成绩优秀的学生,以此鼓励促进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引导学生欣赏教材图片,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同学们,我们教材中的几幅摄影图片,分别表现了几个不同地方和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
第一幅《结霜的岩石》,从作者的人名可以知道是一位外国朋友拍摄的,画面中几块突起的岩石,表面结满了厚厚的白霜,再加上几棵光秃的树枝,带给我们的是阵阵寒意。
第二幅《塔克拉玛干的胡杨》,表现的是生长在我国甘肃省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胡杨树,我们同学们应该知道,胡杨树被称为生长在沙漠中的英雄树,胡杨树具有耐干旱、耐盐碱、寒冷水涝、抗风沙的坚强品格。
传说具有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的美誉。
第三幅《凉风阵阵》,是一位日本朋友拍摄的表现初秋季节的大森林的美丽景象。
同学们应该从这三幅画中去感受大自然表现出来的美丽和神奇。
从大自然万物中去领略一种勇敢的、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
激发我们学习大自然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本节课,我们从欣赏画中,更多的是认识了解自然万物的一种顽强的生命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运用于我们今后的学习中。
促进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励我们学美好术课。
第二课时老师您好(1)(总第2课时)教学内容:老师您好(1)教材分析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起学习,一起生活。
教师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着学生,是孩子们最熟悉、最尊敬的人。
在学生心中,每一位老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无不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当教师节到来的时候,学生们都会向自己爱戴的老师表达一番敬意。
怎样把最美好的敬意献给老师呢?围绕“老师您好”这个主题,本课安排了三个相关的学习活动:本节课活动一是凭观察或记忆画出教师形象。
画自己生活中熟悉的教师意在让学生从五官、发式、衣着和习惯动作、神态特征上来表现教师形象,教材安排上通过文字和图片同时渗透了对教师感性的依恋和理性的珍爱,毛主席对第一师范的教师徐特立先生的信传递了对教师的感激、热爱之情。
一位穿着朴实、手捧备课本、面带微笑的慈祥的“园丁”形象再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之意。
两幅学生作品分别用不同的材料工具、不同的表现方法(钢笔画、水彩画)画出了教师的特征。
通过活动一的绘画表现为活动二中的师生故事内容作了良好的铺垫。
师生之间的相处是琐碎而平凡的,怎样唤起学生对师生之间具体事例的记忆,怎样把这份关怀通过画面表现出来,是活动二着力思考的关键。
教材中的范图以画家作品与学生作品在题材内容上给予了启示和参照,“新课”这幅国画中教师与学生的相貌、身材、衣着、动态都体现了师生的区别,教师服饰、体态体现成人职业特点,学生表现体现活泼的小孩特征,画面的构图形式与学生作品也有很大的差别,而学生作品表现了发生在课内外的师生故事,并通过水彩笔画、水粉画、版画三种表现形式为作业方式的多样化给予了提示。
画师生之间的故事在表现的内容、范围与形式、方法上应是不拘一格的,甚至可以想象出暂时不可能实现而将来可以做到的理想愿望,也都是可以的。
市面上的尊师贺卡很多,教材上的学生作品体现了儿童想象制作的特点,怎样让学生在造型思考、组合设计、形式构成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做出一张有特色的贺卡是本课必需解决的问题。
以上第一、二个活动以串联的方式设立,第三个活动与前两个活动以并联的方式设立,围绕同一个主题,这三个活动涉及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领域的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寻求与众不同的表现角度与方法,尽量做到表现独特、表达真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学习人物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1、能力目标:能抓住教师的形象神态进行描绘,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2、情感目标:在充满生活情趣的绘画与制作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2、难点:学生对人物形象特征的准确把握。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
2、学具准备:课本、作业本、彩色画笔。
教学活动设计:1、谈话导入: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起学习,一起生活。
教师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着学生,是孩子们最熟悉、最尊敬的人。
在学生心中,每一位老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无不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当教师节到来的时候,学生们都会向自己爱戴的老师表达一番敬意。
怎样把最美好的敬意献给老师呢?围绕“老师您好”这个主题,本课安排了三个相关的学习活动:本节课活动一是凭观察或记忆画出教师形象。
2、利用图片和课件激发学生兴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个什么节日吗?2)、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如果大家还不能太理解,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
老师讲述毛泽东与自己恩师的故事。
3)、你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至少有12年的时光是在学校,老师成了与你相处最多,最熟悉的人。
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呢?4)、学生自由回答,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进一步加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
5)、教师节快到了,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情呢?(1)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的想法真多,老师这里就有一位可爱的同学送给了我一份教师节的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课件出示:学生画的老师画像。
6)、今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画笔将心中最敬爱的老师画下来,好不好?7)、板书课题。
3、体验、探索:1)、能不能向其他同学描述一下你喜欢的老师的样子?最好说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学生自由描述,老师加以引导。
2)、现在你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勾画出自己心目中老师的形象?(1)学生尝试作画。
(2)老师选择几幅作品到讲台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为什么他们画得不那么好呢?4、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
课件出示:不同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自己学校老师的画像。
看看这些同学画的老师画像,你能猜到他们画的都是哪些老师吗?学生自由分析,找到最突出的特点,老师加以引导。
5、现在再来想一想你最喜欢的老师的特征,现在你可以找到了吗?6、课件出示:欣赏不同的学生作品,老师在色彩、服装、背景上稍加指点。
7、学生创作。
老师巡视指导。
8、作业点评,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老师您好(2)(总第3课时)教学内容:老师您好(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区别老师与学生之间外在的形象特征、神态的不同。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选择一定的表现形式。
3、情感目标:加深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尊师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表现学生在教师节中向老师献礼的场面和情意。
2、难点:把握师生的形象特征与神态;主题明确,画面内容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