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试卷培优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试卷培优测试卷
5.如图 1,射线 OC 在
的内部,图中共有 3 个角:
其中有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度数的两倍,则称射线 OC 是
、
和
的“定分线”
,若
(1)一个角的平分线________这个角的“定分线”; 填“是”或“不是”
(2)如图 2,若
,且射线 PQ 是
(2)根据角的和差,由
算出∠ DOE 的度数,根据垂直的定义得
出∠ EOF=90°;当 OF 在
的内部时, 根据
, 算出答案;
OF 在
的内部时, 根据
, 算出但,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
案。
3.
如图 1,在四边形 ABCD 中,点 E 为 AB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 并延长交 AD 延长线于点
,
,
.
(1)求证:
(4)解:OD⊥AB 时,∠ AOD=30°, CD⊥OB 时,∠ AOD=45°, CD⊥AB 时,∠ AOD=75°, OC⊥AB 时,∠ AOD=60°, 即∠ AOD 角度所有可能的值为:30°、45°、60°、75° 【解析】【解答】解:(1)若∠ BOD=35°,∵ ∠ AOB=∠ COD=90°, ∴ ∠ AOC=∠ AOB+∠ COD﹣∠ BOD=90°+90°﹣35°=145°, 若∠ AOC=135°, 则∠ BOD=∠ AOB+∠ COD﹣∠ AOC=90°+90°﹣135°=45°; ( 2 )如图 2,若∠ AOC=140°, 则∠ BOD=360°﹣∠ AOC﹣∠ AOB﹣∠ COD=40°; 故答案为:(1)145°,45°;(2)40°. 【 分 析 】 ( 1 ) 根 据 ∠ AOC=∠ AOB+∠ COD ﹣ ∠ BOD , 就 可 求 出 ∠ AOC 的 度 数 ; 再 由 ∠ BOD=∠ AOB+∠ COD﹣∠ AOC,可求出∠ BOD 的度数。
,
,
,
,
,
,
,
,
,
,
,
,
过点 作 ,
【解析】【分析】(1)先根据平行线的判定证明 AF∥ BC,可得∠ FDC=∠ DCB,由已知可
得 ∠ CBE=∠ DCB , 由 平 行 线 的 判 定 可 得 结 论 ; ( 2 ) 先 根 据 垂 直 得
∠ HBC=90°=∠ CBE+∠ ABH,设
,则∠ ABH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 O 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
( 1 ) 如 图 1 , 若 ∠ BOD=35° , 则 ∠ AOC=________ ; 若 ∠ AOC=135°, 则 ∠ BOD=________; (2)如图 2,若∠ AOC=140°,则∠ BOD=________; (3)猜想∠ AOC 与∠ BOD 的大小关系,并结合图 1 说明理由. (4)三角尺 AOB 不动,将三角尺 COD 的 OD 边与 OA 边重合,然后绕点 O 按顺时针或逆时 针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当∠ A OD(0°<∠ AOD<90°)等于多少度时,这两块三角尺各 有一条边互相垂直,直接写出∠ AOD 角度所有可能的值,不用说明理由. 【答案】 (1)145°;45° (2)40° (3)解:∠ AOC 与∠ BOD 互补. ∵ ∠ AOD+∠ BOD+∠ BOD+∠ BOC=180°. ∵ ∠ AOD+∠ BOD+∠ BOC=∠ AOC, ∴ ∠ AOC+∠ BOD=180°, 即∠ AOC 与∠ BOD 互补
上, 上,
【答案】 (1)解:∵ 点
分别是线段
∴
,
∴
,求线段 的长; ,请直接写出线段 的长________ .
的中点,
(2)解:由(1)知由 当点 在点 左侧时,
当点 在点 右侧时,
, ,
; ∴ OE 的长为 8cm 或 18cm.
(3)
或
或
【解析】【解答】解:(3)∵ E 为 BC 中点,
∴ BE= ,
(2)观察如图 2 可证∠ BOD=360°﹣∠ AOC﹣∠ AOB﹣∠ COD,代入计算可求解。 ( 3 ) 观 察 图 形 可 得 出 ∠ AOD+∠ BOD+∠ BOD+∠ BOC=180° , 而 ∠ AOC=∠ AOD+∠ BOD+∠ BOC ,即可证得结论。 (4)分情况讨论:OD⊥AB 时;CD⊥OB 时;CD⊥AB 时;OC⊥AB 时, 根据垂直的定义, 分别求出∠ AOD 的度数。
;
(2)如图 2,连接 交 于点 ,连接 ,若 为
的角平分线,过点 作
交 于点 ,求证:
(3)在(2)的条件下,若
,
【答案】 (1)证明:
,
,
,
,
,
;
的角平分线, 为
;
,求
的度数.
(2)证明:过点 作
为
的角平分线, 为
,
设
由(1)问可知,
,
,
,
,
,
,的角平分ຫໍສະໝຸດ ,,,, ,
;
(3)解:由(2)得, ,
当点 O 在点 A 左边时,OE=16- +b,
当点 O 在线段 AE 上时,OE=16- -b,
当点 O 在线段 BE 上时,OE= -(16-b)=b+ -16,
当点 O 在 B 点右边时,OE=b+ -16,
故答案为:
或
或
.
【分析】(1)由中点的定义可得 DC= AC,BE= BC,根据 DE=DC+CE 即可得答案;(2) 由中点定义可求出 BE 的长,分别讨论点 O 在点 A 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根据线段间的和 差关系求出 OE 的长即可;(3)分别讨论点 O 在点 A 左边、线段 AE 上、线段 BE 上和点 B 右边的情况,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得答案.
,由平行线和角平分线的
定义可推出
,
;
,可得
,即可得结论;(3)根据第(2)的结论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得
,根据已知
可得
,
过点 作
,由平行线的性质及已知条件可得∠ BFE=30°.
4.如图 1, 的中点.
是直线 上的点,线段
,点
分别是线段
(1)求线段 的长;
(2)若
,点 在直线
(3)若
,点 在直线
(用含 的式子表示)
2.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已知
:
:3
,OE 把
分成两个角,且
(1)求
的度数;
(2)过点 O 作射线
,求
的度数.
【答案】 (1)解:
,
,
:
:3,
;
(2)解:
,
,
,
OF 在
的内部时,
,
,
,
OF 在
的内部时,
,
,
,
综上所述
或
【解析】【分析】(1)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
, 然后根据
:
:3 即可算出∠ BOE 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