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校沟通合作案例反思集-家校合作课题资料

家校沟通合作案例反思集-家校合作课题资料

为迷惘的家长做指引------家校合作的案例与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父母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在我们了解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往往离不开调查他们的家庭教育。

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那些学习态度端正认真、成绩优秀的小孩很大部分都来自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学困生往往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牺牲者。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便需要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点和方法,密切家校联系,从而让学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案例】七年级要给学生重新调整座位,李定波从几次测验看来,他的成绩都是比较差的,在班上的排名也属于倒数的,而最严重的问题是他做事很慢,常常都会出现不够时间完成试卷的情况,而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为此,我找来了他的母亲了解情况。

看起来,他的母亲是一位最常见的母亲:紧张孩子的学习,却不知道怎么教孩子,经常对他们说教个没完,但是又从不严厉管教他,说说也就算了。

这样的家长很普遍,他们往往因为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而感到对小孩的教育无从下手,也因为他们没有坚持贯彻对孩子的教育,使得事倍功半,也树立不起自己的威信。

所以老师应该与他们合作起来,为他们指明一个方向,教给他们方法,提高家校合作的效果。

首先,我倾听李定波妈妈诉说平常李定波在家学习的情况,了解到平常李定波在家做作业也是常常做到很晚,这还仅仅是为了完成书面作业,那些读的、背的,只能留到明天早上。

一个普通同学能在8点就完成的量,放在他身上却要做到十点,甚至是十一点,也因此使他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使得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

然后,当了解到大致情况后,我就开始为他母亲分析原因并指导方法。

像李定波同学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慢!为什么并不是很多作业却要做这么久呢?因为他没有时间观念,要么想着玩,要么遇到稍微难一点的就会死扣在那里,接着发呆走神,最终时间就这样溜走了,而在这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他本身都没有留意到,直到很晚才会紧张。

所以,我向他母亲提建议,要求他自己规划好时间,哪个时间段完成哪样作业。

在目标完成后,就能有一段时间是用来玩耍的;而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完成就必须马上停止,不能再做下去。

如前面所说,他母亲只会说教却从没有严厉管教他,因此我跟她母亲讲得很清楚,必须要“狠下心”来收起他的作业,他会因为自己没完成作业而感到害怕,那么以后他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了。

同时,也必须要坚持下去,不能有一次心软,又让他继续做得很晚,一时的心软只会李定波让觉得妈妈很容易妥协,就不会感到害怕了。

也跟他妈妈说,减少对李定波的说教,但是必须严格地检查他的作业完成情况,如果遇到完成得不好的情况,才对他进行说教,这样才能使她的说教达到有效性,李定波才会听她的。

经过一段时间,明显感到李定波做作业和完成试卷的速度加快了,虽然偶尔还会出现超时的情况,但是超出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这也使得李定波对自己有了一点自信心,直到上个学期期末的语文考试中,他的成绩居然比全级平均分还要高出3分,我和他的妈妈都惊讶于他的进步,也大力地表扬他。

他母亲也为了罗勇健的一点点进步而非常感激我,我从这感激中,真的感觉到能与家长联手合作,为迷惘的他们指导方法,使孩子获得进步,真是一件令人高兴、使人鼓舞的事情!【反思】通过这一件事情,我了解到家校合作原来是一件多重要的事情,尤其是遇到那些不懂方法却又很愿意配合老师的家长,我们更应该积极推动家校合作。

在我第一年任教的时候,只懂得埋头苦干,自己拼命地挤时间来抓学困生,仅仅通过有限的校讯通与家长沟通,我渐渐地发现这样做起来是事倍功半的。

看到这样的结果,我反思自己的做法,发现自己没有好好地与家长沟通,忽略了家长的作用,导致没有做到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而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我总是抽出一点时间,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从对话中可以得到许多学生的讯息,即便是优等生,其实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我针对他们的问题“对症下药”,由此渐渐看到了学生的改变和进步。

尤其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的问题往往就是家庭教育不当而造成的,或是懒惰、或是思维迟钝,这些都是长期以来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造成的恶果,于是我们常常碰到咨询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如何不听话,如何不喜欢上学,如何与老师闹别扭,如何与家长顶嘴等,只要究其原因分析后,就会发现孩子的态度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极其相关,家长的兴趣与认识、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家庭的经济情况、居住条件等对儿童的学习都有影响。

当我们向学困生的家长提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总会发现,孩子是有进步的,即使这种进步极其微小,也是可喜的,正所谓,点点的希望之光足以燎原。

这一次,李定波同学的进步更加印证了我的想法。

从聆听他母亲的话语中了解到他们问题的所在,然后再针对每一条,为他的母亲出谋划策,并且强烈要求他母亲要严格贯彻一种教育方针,千万不要因一时心软,使得前功尽弃。

说到做得很不够的地方,就是我之后的追踪工作做得还不够完善,主要是我比较依赖由家长来完成,而没有一直追踪后续情况,没有加强效果,导致偶尔还会出现一些反复的情况。

这在今后的家校合作当中,还是要注意改进的。

家校合作案例及反思魏书生老师曾说过:“走入学生的心灵中,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

”又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也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承担培养人这个艰巨而复杂的教育工程。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认为与家长合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而我也体会到了与家长沟通后学生进步的喜悦。

【案例】我教的学生里有一位叫崔珍瑞,平时头脑灵活,反应快,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可是他对学习吊儿郎当的,不思进取。

一手“烂字”让人看了就心烦。

就他这一手乱七八糟的字,我几乎每天说他一次,就是这善意的提醒似乎没有什么效果。

到后来,甚至作业开始不交。

你单独找他谈话,他总是哭着答应我说以后一定改正。

第一、二次的时候还真的相信了他这一席话,可是后来就发现了,他根本就没有改正过来,该有的坏毛病都依然在。

后来,又是无数次的跟他谈话,语重心长地帮他分析现状和让他展望未来,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结果是都没有一点效果。

有时候我很气愤地说:“我没有别的办法让你改正过这些小毛病了,只有麻烦你家长过来了”,他显然还是很怕的,一听要见家长,马上请求我千万别打电话给家长,给一次机会,一定下决心改过来。

(其实我也只是想吓吓他的,这样我就知道了他家里其实家教还是挺严的,至少提到家长他会怕。

)那段时间他表现好了一些。

可是他进步不久,坏毛病又来了,作业也不按时完成了,催他交,他也是一拖再拖,而且是每门课程都如此。

最后,我觉得情况有些不妙了,我的提醒又不起效果,还是要跟他的家长反映一下他在学校的表现才行,虽然他不喜欢我这样做,也许他知道我这样做后会恨我,但是不管怎样我作为老师还是有责任把这些情况告诉他家长的,顺便也了解一下他在家里的表现是如何的。

其实,打这个电话给家长,我真是犹豫了很久的。

很快,电话接通了,是他母亲接的电话,我就客气的问他:“你好,是崔珍瑞的家长吗?我是…”他母亲一听就知道是我(平日的周末家庭作业打电话给家人说,督促孩子完成),她说:“老师,你好,崔珍瑞在学校闯祸了?”她也是很客气地问我儿子在校的表现情况,也很清楚自己的儿子一定是表现不好。

我跟他妈妈是这么说的:“我觉得崔珍瑞这孩子脑子真的很聪明,什么时候反应都比人家要快,而且对老师也很尊重,我特别喜欢他,今天跟你们谈话就知道了你们管孩子是很严很到位的,您这么了解自己的儿子的情况,也许是崔珍瑞这孩子还小,对学习也是马马虎虎的,对自己的要求不高,我曾经多次地跟他谈话,希望他有所进步,可是效果不明显,所以才想到打这个电话给你们,一来告诉你们情况,二来我也想知道他周末在家的表现是怎样的。

”他妈妈回答道:“别这么说老师,我自己的儿子是怎样的我自己清楚,是他让你操心了”。

然后,崔珍瑞他妈妈也大概说了他回家的情况,原来母亲陪他做作业,现在不陪了(想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您也别太担心,孩子的坏毛病我们要重视,然后我们联合起来帮助他慢慢地。

”他妈妈“电话也说不清,我明天到学校”。

第二天我把崔珍瑞叫在办公室与她母亲,我们三个一块聊。

我说:“真不好意思,没有想到我的电话让你们担心了,我本来也只是想在电话里汇报您儿子的情况就可以的了……”接着通过了一个多钟的交流,我知道了,家长一点都不知道儿子在学校的这些问题,可见,家长还是很感激我的这个告知电话的。

通过家长和老师同时对他进行教育,他明显感觉到了自己是时候要改正了,并且在我们双方面前表示要改掉这些坏毛病。

我也在他妈面前跟崔珍瑞讲:“你看,你妈因为担心你,急忙赶过来了解你的学习情况,这么远的路程啊,父母不容易啊,除了要拼命赚钱供你读书养你,还要这么担心你,你长这么大了,也该为自己的父母着想了……崔珍瑞这孩子也惭愧地点点头,眼睛里闪着泪花……这次与家长的交流还是非常顺利和很有意义的。

在此后的几个星期里面,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作业从不拖欠,我觉得那次与家长交谈合作起着关键的作用。

【反思】从这件事中,我感受到了教育孩子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家长,与家长交流,要有艺术性。

一、在谈论孩子的表现时,应先说孩子好的方面,再说孩子的不足或需要改进的方面,这样家长比较容易接受。

二、在双方交流时可运用一些非语言的反馈。

如我在与汪煜鹏的母亲交流时,通过观察她的眼睛和面部表情来了解她是否在接受我的信息。

三、在与家长沟通时,应积极倾听,并能进行“角色换位”思考,提高倾听的效果。

四、我认为沟通时心情一定要平和,尽管你对他的孩子的表现有多生气,都要注意语气,礼貌和客气总是对沟通有好处的,切记不要对家长发泄情绪和数落家长,如果当沟通双方由于某种原因产生情绪问题时,沟通往往没有任何效果。

试想,假如那天我一上来就批评崔珍瑞的母亲对孩子不尽责任,崔珍瑞的学习是多么地差,崔珍瑞的家长能不与我产生对立情绪吗?那后面的谈话效果肯定不会好。

因此,作为教师,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平和地与家长交流,有时候以退为进还是很有效果的。

教师与家长沟通对孩子品德行为积极的影响案例德国学者福禄贝尔曾经说过:“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一个时期,不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是无可比拟的重要的。

”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但是,很多父母却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学生今天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多多少少和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沟通目的:六年级王浩是一个问题比较明显的学生,刚入校时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还记得一次广播操训练,每位同学都很认真到位的进行着训练,但是我却发现王少龙满脸茫然,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似的懒得动弹,我赶紧走到他的身边进行提醒,并看着他做,同时用语言鼓励着他,但是他就是做不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