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威学校20——21学年高一年级地理国庆假期作业五一、选择题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零点,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
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
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
读“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图1),回答1~5题。
图11.“计划”利用太阳和木星加速逃离太阳系,不料地球推进至木星附近出了意外,在出意外之前,地球穿越了以下哪个行星轨道()A.金星B. 火星C. 水星D.土星2.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是()A. 地月系B. 太阳系C. 河外星系D. 银河系3.“计划”地球脱离轨道离开太阳系流浪2500年后,最终将进入4光年以外比邻星轨道,成为比邻星的卫星。
地球最终进入易居轨道后,下列推测不可信的是()A. 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B. 比邻星性质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C. 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圈,能防止星际物质撞击D. 比邻星周围宇宙环境较为安全、稳定4.观测发现,比邻星的耀斑爆发远比太阳耀斑爆发剧烈得多。
地球进入比邻星轨道后,受强烈的耀斑爆发影响,以下可能发生的是()A. 地球磁场受扰乱产生“磁暴”现象B. 地球赤道附近多发极光现象C. 地球上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干扰中断D.地球上水旱灾害有所减轻5.在《流浪地球》的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下列关于该地下城所在地球圈层论述正确的是()A. 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B. 位于古登堡界面附近C. 位于下地幔D. 纵波可以在该圈层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19年9月8日至16日在郑州市举行,运动会开幕式于2019年9月8日晚8:00在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
结合材料回答6~7题。
6.在澳大利亚悉尼(34°S,151°E)求学的郑州女孩云朵想观看运动会开幕式直播,直播开始的当地时间是()A. 9月8日22:04B. 9月8日22:00C. 9月8日22:16D. 9月8日22:207.在运动会举办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郑州的昼长逐渐变长B.郑州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D.云朵所在城市日出东南方向2019年,俄罗斯克柳切夫火山群火山喷发数量增多,火山喷发产生了大量的火山灰与岩浆。
读“俄罗斯克柳切夫火山群火山喷发示意图”(图2),完成8~9题。
图28.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球内部的()A. 地壳B. 岩石圈C. 地幔D. 地核9.大量火山灰漂浮在大气中,可能导致()A. 周边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B.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C.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D.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地球各圈层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
读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回答10~11题。
图310.图中序号依次是()A. 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B. 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C.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D. 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②③读图4(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12~13题。
图412. 图所示日期为()A. 3月21日B. 6月22日C. 9月23日D. 12月22日13. 此时,太阳直射点在()A. 90°W,15°SB. 90°E,23.5°SC. 90°W,23.5°SD. 90°E,23.5°N下表(表1)是重庆一中(30°N,106°E) 一地理兴趣小组在一学期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的数据。
据此完成14~16题。
表114.该小组每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的时候,北京时间应为()A.12:56B.12:00C.11:04D.12:3015.第三次测量时正值北半球()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6.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同学们发现()A.重庆昼渐短且昼短夜长B.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在逐渐变大C.地球公转速度在逐渐变快D.太阳直射点在向南移动甲、乙、丙三幅图所示的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时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图5)。
读图,回答17~18题。
图517.对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A. 三地都位于北半球B. 甲地位于赤道C. 乙地位于南温带D. 丙地位于北温带18.在甲图中当b代表的节气出现时()A.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C. 澳大利亚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D.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1952~1996年太阳黑子数(实线)与北京地区汛期降水量(虚线)的关系图”,回答19~21题。
19.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B.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C.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20.图中黑子相邻峰值之间经历的周期大约为A.22年 B.16年 C.9年 D.11年21.有关图示黑子变化和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C.无任何关系D.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2.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我国自主研制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
若该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③(如图所示),图中的黑点是二分二至日。
假设①②④⑤有一点为近日点,则该点是()A.① B.② C.④ D.⑤2010年11月12日20时,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开幕。
回答23~24题。
23.11月12日20时,当亚运会开幕式在广州海心沙市民广场正式举行的时候,有关日期分布正确的是(阴影表示新日期) ( )24.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25~26题。
25.图中地球运动到甲乙丙丁四点时,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地球运动到甲地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在向南移动B.当地球运动到乙地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在向北移动C.当地球运动到丙地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在向南移动D.当地球运动到丁地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在向南移动26.关于图中地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地球从甲地运动到乙地时,经过秋分日B.当地球从乙地运动到丙地时,经过远日点C.当地球从丙地运动到丁地时,经过春分日D.当地球从丁地运动到甲地时,经过远日点下图为“某卫星M绕地球运行轨道及方向示意图”,M第一次到达P点时,地球、卫星、太阳正好在同一直线上,且北京时间是2010年6月22日20时,卫星运行的周期为6小时,完成27~28题。
27.此时,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是A.0° B.25°E C.95°W D.105°E28.卫星M第二次到达P点的位置时,全球是6月22日的地区面积约占全球的A.1/4 B.1/2 C.3/4 D.3/5若下图所示为“某日光照图”,回答29~30题。
29.则当天地球上日落方向为A.北半球各地——西北,南半球各地——西南B.南半球各地——西北,北半球各地——西南C.赤道上各地——正西,其余各地——西北D.全球各地——西北30.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A=B=C B.A、B、C三地都是日落C.昼长B>A>C D.自转角速度A>B>C二、综合题31.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10、图11),回答问题。
图10 图11(1)图10是以____________(北极点或南极点)为中心,此时地球在图11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
(2)图10中晨线是________。
(3)D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乙点日出时间为________时,昼长为______________小时。
(4)此时全球与甲地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面积占全球面积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5)将A、B、D三地自转线速度从小到大排序:______________。
(6)图中B点位于D的______________方向。
(7)家住郑州(34°N)的中学生小明发现该日他所在学校国旗旗杆正午的影子朝向___________方向。
32.读“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
图12(1)根据图中深度,说出各字母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A________;B+C____________;D_________。
(2)b1和b2间是__________层,这里是__________的主要发源地。
(3)组成岩石圈的是图中的(字母)________和________。
(4)最近,我国在渤海入海口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
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横波传播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永威学校20——21学年高一年级地理国庆假期作业五参考答案1-10 BDCAD BCCCD11-20 DDCAB BBDBD21-30 BBDBC BACDB31(每空1分,共10分)(1)南极点①(2)(弧AB)(3)9:00 3 :00 18(4)3/4(5)BDA(或B<D<A)(6)西南(7)正北(北)32(每空1分,共8分)(1)地壳地幔外核(答地核不给分)(2)软流岩浆(3)A b1(4)完全消失(或波速降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