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讲-城市的构成要素与本质分析
第三讲-城市的构成要素与本质分析
7、如果工厂和作坊雇佣了其他大城市生产的机械设备,而不能
在当地维修,每次维修都要产生大量的运输成本,并且会导致生产 的延迟。
在杜能分析的基础上,现代城市经济学对于经济集聚的向心力 的分析形成了“城市中心外围模型”: • 由劳动分工或采用大型机器所产生的递增报酬
•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生产者之间的联系效应
城市构成的经济要素分析
城市经济要素一般指企业、商业、劳动力人口、工资、土地以
及由此产生的生产总值、销售额、财政收入、土地价格、房地产资
源等基本物质构成,还包括把经济要素转化为市民和城市财富的经 济运行体制、经济管理模式、财富分配模式等经济制度构成。
经济要素在一座城市中分布的不同、运行体制和机制的不同,
城市构成的自然要素分析
3、气候 特定地域的气候要素是相对不变的,它对城市城市整体空间结构、
布局、市民的生活方式和建筑材料的选择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4、水系:
选择水源充足稳定,水质优良的水源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
作用,同时城市内的水体也是城市形象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构成的自然要素分析
5、植被与绿地 城市中的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它在调节城市气候、净 化空气、防止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设并居住在森林城市(或园林城市)一直是世界各地市民的梦想。 从这个角度看,城市的建设、管理、维护过程也是各城市居民的圆梦过 程。
归纳起来,杜能的影响产业集聚的离心力包括了运输成本、地 租和由此产生的生产成本的增加。
杜能对城市形成产业集聚向心力的研究分析与结论:
1、只有在大规模的工业化工厂,安臵劳动节约型的机械设备才
是有利可图的,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手工劳动,带来更便宜和更有效
的生产。 2、一个工业化工厂的规模取决于市场上对其产品的需求。
城市构成的社会要素分析
2、不同地域自然环境导致的不同城市拥有不同的社会属性
由于每座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的不同,导致每座城市市民的
社会行为、习惯的不同,进而影响到这座城市经济行为(产业结 构)、城市生活的不同。
在世界各地,每座城市的市民都天然的具有趋从和趋同与当
地自然环境相一致的社会行为特征。
城市构成的社会要素分析
4、为满足聚集在首都的所有公民的上述需求和愉悦,许多艺 术家和服务业应时而生。(即非贸易的消费品和服务高于其它地
区)。
以上四个因素是决定人们在城市集聚的重要因素。
城市在产生产业集聚离心力的同时,也会产生产业集聚向心力。 杜能对城市形成产业集聚离心力的研究分析: 1、考虑到较高的运输费用,原料的价格会比小城镇的贵。 2、把制成品分配给农村消费者时会发生运输费用。 3、所有城市生活的必需品,特别是木柴、粮食、肉类、住宅和公 寓等,在大城市会更为昂贵。
注明:房X第X小组第X次汇报,如:房1第1
小组第3次汇报 发送时间为每次布臵后一星期内且在周三晚 十点前 3、如不按照以上要求书写并发送则不计成绩。
4、每次汇报请紧扣主题认真完成ppt的制作及
word文档的书写。
关于PPT文档说明
要求1、在PPT的首页注明: 主题名 房X第X小组第X汇报 本组所有成员姓名及每人完成的工作 如:
关于城市集聚力来源的四点分析:
1、现实中矿石、盐和煤的不平衡分布(即自然舒适度高于其它
地区);
2、一个国家的中心是政府总部的自然位臵,是最高级别的法庭
和行政管理、军队总部、更高级别的学习机构和艺术收藏馆之类
的所在地(即中央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程度高于其它地区);
3、法庭集中,学者、科学家和政府官员云集,还有剧院、博 物馆等等,比起其它地方有了更多的社会吸引力和舒适度(即社会 和文化舒适度高于其它地区)。
体现着城市中心区向外围的扩散过程,是城市不断向外延伸的扩展
空间。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城市构成的经济要素分析
2、城市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化
随着城市的扩大,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形成了一个围绕城市的郊 区农村带。虽然同样是农村地区,但与城市的相互依存关系使之表
现为一个特殊的城市环绕带。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深,城市经济要素在空间上分化成了由城 市中心区、城市边缘区、城市郊区和附属城市的农村组成的多重城
城市构成的文化要素分析
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城市人化”,即人与 人、人与城市、人与环境的社会属性,是市民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
城市文化包括了特定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
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所形成的整体文化景象。
城市构成的文化要素分析
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身份证”
• 劳动池匹配
杜能对城市要素集聚过程的分析研究成为今天所有城市经济发
展模型设计思想渊源。
城市集聚经济
城市集聚经济
18世纪60年代开始,西欧大部分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的变革, 客观要求工业企业在地域上集中到一定的规模才能获得聚集经济效益。
“当地理上的紧密接近能为企业与工厂产生外在利益时, 就出现了 聚集经济效益。”——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
中国十大特色经济中心城市
城市构成的社会要素分析
城市社会要素是指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各种条件或因素。包括 市民、自然环境、生产劳动、语言等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 1、市民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没有一定数量的市民人口,就没有城市。 市民是城市生产活动和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承担者,是城市发展的 实践者和推动者。
不同的功能分区和特色产业。
城市集聚经济
城市经济的本质就在于它的聚集性。“集聚经济”是城市学和 城市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城市集聚经济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
根本力量。
集聚经济是城市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
低成本的系统力量。
城市集聚经济
1、集聚经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定义: 集聚经济是指城市外部资源向城市和城市特定产业的向心型集聚。 规模经济一般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规 模经济多用“规模经济指数”来表示,指数高意为着随着生产能力 的扩大,单位成本下降。 范围经济是指城市经济的影响范围或覆盖范围,城市经济越大, 其范围经济也越大,经济种类也越多。
定的城市意象。
城市构成的自然要素分析
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指地面的形状和特征,它是城市选址、城市建设和 城市发展所要重点考虑的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他生态要素
特征的形成。
2、地质 地质是指土地的自然史和它的土、石结构构成。 城市用地的自然形态、地貌状况、生态环境以及工程地质、水文 地质等自然因素,会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 丰富多样的地质构造机理,也可形成富有特色的城市大地景观。
3. 城市生产劳动及其方式
城市生产劳动是市民和自然环境两要素发生交互作用,把城市经 济要素转变为城市财富的必要条件,是城市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活动。
城市的生产方式是一座城市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力量。
4、城市语言 一座城市的语言水平(指这座城市语言文化含量、语言科技含 量、语言情感含量、语言复杂程度、语言表达方式、语言交流方式 等)决定和反映这座城市的发展水平。
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
城市要素集聚的原因在于能够产生效益。 在城市要素所有的集聚过程中,经济活动向城市集聚是最重要 和最根本的,其它要素的集聚都依附或伴生于经济活动的集聚。 从根本上讲,是经济活动集聚行为导致了城市的产生,推动了 城市的发展,因为经济活动集聚产生了经济聚集效应。
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ü nen 1783-1850)德国经济学家, 主要著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三 卷),是世界上系统分析城市构成要素和城市经济活动集聚的重要专 家之一,对城市要素的集聚做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经济学认为,集聚经济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 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 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
城市集聚经济
城市是一个综合的有机体,但城市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系统
的聚集又具有其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它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以
一定的聚集状态来提高其运行效率。 城市每个系统、每个不同区域的相对集聚效应产生了一座城市
市的行政管理、税收、社会团体等城市管理部门。通过制定有利于
或有害于经济要素进入城市各产业的产业政策,不断推动和调整城 市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换(或高端向低端的转换),并引发城市市 民结构、土地结构、土地价格、居住分布、消费结构等经济要素的 变化。
城市构成的经济要素分析
4、城市经济特色
由于每座城市经济要素进入每个产业和部门的方式、比重、规 模各不相同,各城市的经济运行体制、机制、模式也不相同,使得 各城市的经济发展路径、主导产业、管理水平各不相同,在经济上 形成了每座城市的经济特色。
市同心圆经济带。
我国目前形成的分化主要是城区、城乡结合部和郊区。
城市构成的经济要素分析
3、城市经济要素的产业分化和部门分化
城市经济要素在城市经济的运行过程中进入城市的财富创造
系统和财富分配系统,出现了经济要素的产业分化和部门分化。
城市构成的经济要素分析
进入城市财富创造系统的经济要素,根据社会分工的不同,在城 市财富创造过程中进入不同的产业(一、二、三产业),并且在各 产业内部二次分化,形成更加专业的产业系统。 进入城市财富分配系统的经济要素,根据功能的不同,分化为城
决定着一座城市经济运行效率与发展水平的不同。
城市构成的经济要素分析
1、城市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
城市经济要素在城市的空间分布,一方面表现为城市的功能分 区,另一方面表现为由土地价格比较高的城市中心地带向地价比较
低的外缘地带逐步过渡的分布趋势。
一般来说,城市中心地带是商业集聚地,体现着高度的空间集 聚特征,是城市经济的核心所在。外缘地区作为居住和生产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