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阅读 专项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阅读 专项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阅读专项练习题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共5分)
【甲】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望岳
杜甫
西岳①崚嶒②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③入谷无归路,箭栝④通天有一门⑤。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注:①[西岳]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

②[崚嶒(líng céng)]形容山势高峻。

③[车箱]华阴市西南二十五里有车箱谷,深不可测。

④[箭栝(guā)]指华山箭栝峰,“箭栝”原意为“箭的末端”。

⑤[一门]此处指南天门。

8.这两首《望岳》分别创作于杜甫的青年和中年时期,写出了岱宗和西岳的共同特点是
①。

与甲诗表现出的诗人②的人生态度相比,乙诗则更多地表现出诗人的失
意与彷徨,这一点从乙诗中③等词语可以感受到。

(3分)
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诗“齐鲁青未了”一句,从近观的视角描绘了苍翠山色,表现了岱宗的地理特点和诗
人的独特体验。

B.甲诗最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登临绝顶之后的真实感受,表现了他的心
胸和气魄。

C.乙诗首联紧扣诗题,把西岳主峰比喻为站列的儿孙,生动地描写了西岳的外观,也切合
仰望西岳之意。

D.乙诗颈联以“车箱”“箭栝”等地名巧妙入诗,突出了西岳之“险”与攀登之“难”,也
暗示了诗人人生的坎坷。

8.答案示例:①高大巍峨②昂扬向上③无归路 (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
9.答案:D(2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

(共5分)
过零丁洋
[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这是一首回忆往昔历程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

前四句诗人回顾了自己的身世浮沉,既有苦读经书后的仕途成功,又有国难当头时的①;后四句先巧用双关描述自己曾经的苦闷煎熬,再阐明心志,以②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每空不超过4个字,2分)
10.从下面两幅画中选择一幅,用《过零丁洋》中的一联为其题诗,请结合诗句和图画内容,
说明用此联题诗的理由。

(3分)
【甲】【乙】
选择:【】
题诗:
理由:
9.示例:①命运坎坷(或“痛苦飘零”“抗敌失利”等)②捐躯报国(或“舍生取义”等)
评分标准:共2分。

每空1分,①从诗人身世之“沉”角度答,②从视死如归、死得其所、爱国尽忠、留名青史等角度答,意思对即可。

每空超过4个字的,不得分。

10.示例一: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画中人物被锁链束缚,却依然执笔题
诗,器宇轩昂,坚贞不屈,正符合这两句慷慨赴死、忠心报国的意思。

示例二:乙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画中人物伫立滩头,面对波涛翻滚的洋流,孤独落寞,正符合这两句曾经在滩头感到惶恐、在洋中感慨伶仃的意思。

评分标准:共3分。

选择和题诗匹配1分,理由2分,其中画面细节1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1分。

(二)阅读《春望》,完成8-9题。

(共5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本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出安史之乱中,春日的长安城一片①的景象;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战事持久和②。

整首诗表达出诗人思念亲人、③的情感。

(3分)
9.鸟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下列诗句中与“恨别鸟惊心”一样表达伤感之情的一项是
(2分)A.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答案:
8.答案示例:①荒凉破败②音书难通③忧国伤时(共3分。

每空1分)
9.C(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