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柱钢筋计算教学ppt
6、梁侧面钢筋(87)
6000
纵向构造筋:
Ln 15d 2
7、箍筋(54、56)
(b 2c) 2 1.9d 2 Max(10d ,75) * 2(不抗震5d 2) (h 2c)
7、箍筋根数计算
梁箍筋加密范围
箍筋加密区范围: (注:Hb表梁高)
一级抗震:
C=20,Lae=30d,d=25 柱子600*600
C 20,Lae 35d
6000
直锚: Max( Lae,0.5Hc 5d ) 2 Ln
弯锚: Max(0.4Lae 15d , Hc - c 15d ) 2 Ln
2、端支座负筋(79)
端支座:第一排: Max(0.4Lae 15d , Hc - c 15d ) Ln / 3 第二排: Max(0.4Lae 15d , Hc - c 15d ) Ln / 4
底部贯通纵筋
Ln Hc L(外伸端净长) 12d Hc - c 15d
端部非贯通筋
L(外伸端净长) Hc Max( Ln / 3, L(外伸端净长 ))
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筋(3、71)
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筋
Hc+(Ln/3)*`2
条形基础底板钢筋分布(3、69)
Max(2Hb,500)
) 二级~四级抗震:Max(1.5Hb,500
②梁箍筋加密根数计算:(85)
1 加密区: ( Ln - 50) 加密间距
) 非加密间距 -1 非加密: ( Ln - 2 加密区长度
8、拉筋
(1):判断拉筋直径:6、8 (2):根数
(Ln - 50 2) 非加密间距 2 1
受力筋长度根数计算(3、69)
分布筋长度计算(3、69)
Ln
分布筋根数计算(3、69)
1900 1900
15000
2700
2000
1000
C=20,Lae=30d, 柱子600*600
1700 1700
底部贯通纵筋
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筋
基础梁
顶部贯通纵筋
条形基础
侧部构造筋
箍筋
受力筋 基础底板
分布筋
第一排: 第二排:
顶部贯通纵筋(3、73)
12d La / Hc - c 15d 第一排 Ln Hc L(外伸端净长)
第二排
Ln La La / Hc - c 15d
独立柱基础钢筋计算(3、60)
长度、根数计算
X - 2c
L - Min(S / 2,75) 2 S 1
=3000
=3000
X=3000 Y=3000 C=20
P3、63注1
1、底板长度大于 2500,配筋长度剪短 10%布置 2、底板长度的10%而 不是板底钢筋长度的 10% 3、外侧的四根不缩短 10%
楼板的钢筋计算
3、中间支座长度
所给尺寸相加 (板厚- 2C) *2
4、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公式
150(94)
净长 2 150 ( 2 6.25d )
5、温度筋长度根数计算公式(94)
温度筋的长度=净跨-两侧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2×搭接 根数:(Ln/间距)—1
梁宽=300 C=20 Lae=40d
(3):长度计算:(同时 Max(10d ,75) * 2(不抗震5d 2)
C=20,Lae=30d, 柱子600*600
计算梁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参考图集1的84和89页以及公式 第二页)
板要计算钢筋类型
边支座 支座负筋
板顶 板内钢筋 板底
梁中有哪些钢筋?
现浇框架梁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第一排
端支座负筋
2、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 3、架立筋 4、下部钢筋 下部贯通 下部不贯通 构造钢筋
第二排 第一排 第二排 端支座处锚固 中间支座处锚固 不伸入支座
5、侧面钢筋 6、箍筋 7、拉筋
受扭钢筋
:
1、上部贯通筋 判断弯、直锚(79)
3、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 第一排: 第二排:
Ln / 3 2 中间支座宽
Ln / 4 2 中间支座宽
4、架立筋
2500
Ln 150 2
5、下部钢筋(以非贯通为例)(79、87)
伸入端支座: Max(0.4Lae, Hc c) 15d
伸入中间支座:max(0.5Hc+5d,LaE) 不伸入支座: L=0.8*Ln
分布筋 温度筋 受力筋
中间支座
长跨分布筋
板的钢筋设置形式
楼板的钢筋计算(92)
1、板底钢筋长度
Ln 2 伸进长度( Max支座宽/ 2,5d )
板底钢筋根数计算:
L - Min(75,S/2) 2/ 间距 1
楼板的钢筋计算
2、边支座负筋长度(92)
La/(Hc- C 15d) 板内净尺寸 板厚 -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