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套共单元测试含答案(共6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套共单元测试含答案(共6份)

人教版七下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测试卷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深居亚洲腹地,与世界各国联系不便B.我国的大部分处在热带,热量条件不好C.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四个省级行政区D.我国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四川省D.黑龙江省3.我国省级行政区中,省共有()A.34个B.32个C.28个D.23个4.生活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人们,生活习惯上有明显的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B.地形C.资源D.植被5.我国濒临三个海或洋的省级行政区是()A.山东省B.辽宁省C.福建省D.台湾省6.我国完全处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A.台湾省B.广东省C.云南省D.海南省7.黄河下海流域面积特别狭窄的原因是()A.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支流难以汇入B.华北平原气候干旱,无支流汇入C.河床.堤坝高于地面,支流无法汇入D.河道两侧山脉夹峙,支流无法汇入8.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A.12%B.18%C.20%D.28%9.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少数民族因为人口少,分布地区较窄B.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C.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5%D.东南沿海地区没有少数民族分布10.分布在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高原和平原B.高原和盆地C.平原和丘陵D.山地和盆地11.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A.从南到北逐渐减少B.从东到西逐渐减少C.从西到东逐渐减少D.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减少12.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A.长江上游的特征B.长江中游的特征C.黄河上游的特征D.黄河中游的特征13.下列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14.造成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A.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和长短不一B.地形类型不一C.受冬季风影响的强弱和长短不一D.气温高低变化不一15.长江、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区有()A.青.藏B.青.蜀C.川.藏D.川.陇16.丽丽赴台湾探亲前查阅了台湾的相关资料.下列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A.居民多为高山族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C.河流短小,水能资源贫乏D.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17.我国著名的人口分界线是()A.黑河——腾冲一线B.黑河——昆明一线C.哈尔滨——昆明一线D.北京——腾冲一线18.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完全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9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是()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20.记载台湾开拓建设的历史,流淌着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肉亲情的古城是( )A.高雄B.基隆C.新竹D.台南二.连一连(10分)21.将下列地名与其美称连接起来。

22.将下列省区的简称和省会城市连接起来。

三.填空题(请在下划线上填写恰当的答案。

每空格1分,共10分)23.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三级。

24.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地理界线是。

25.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这种地势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

26.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很大,需要进行交流与合作,正在实施的著名工程有、和等。

27.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浙江省属气候;辽宁省属气候。

四.读图题(32分)28. (1).邻国:A__________,B___________ (2).隔海相望的国家:C__________,D__________。

(3).岛屿:E__________,F__________。

(4).海域:G__________,H__________。

(5).海峡:I__________,J__________。

(6).大洋:K__________,L__________。

29.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图中城市①是 ,它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城市②是 ,它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港口(城市)名称:A ,B ,C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电站的名称:F(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长江支流的名称:D ,G 3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写出图中四大地理区域名称:A 是 青藏地区,B 是 地区,C 是 北方地区,D 是南方 地区.(4分)(2)图中甲.乙两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天山附近的是 乙这个少数民族是 族 (2分)(3)下表中两种生产活动分布于图中某山脉两侧,填写这座山脉的名称(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ABCDE FGH I JKL(4)一个地区的水土流失程度与该地的植被覆盖情况有着重要的关系,根据下表中的数据补充绘制折线图.(2分)(5)近年来横断山区人口增长快,水土流失也日趋严重.结合上题的相关资料,填写关系式:当地人口迅速增加→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2分) 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取经之路】连续三年来,温州市党政代表团北上南下.求索取经,足迹踏遍我国的大江南北。

领略了天津速度,见证了青岛气魄和厦门的精致。

(1)结合上图写出青岛所在地B 省的名称 。

(1分)(2)厦门所在地的字母代码是 ;考察团跨越的大江E 和F 分别是 . 。

(3分) 【感受差异】青岛的气魄不仅有其独特的城市风貌,更有着全球化的视野;青岛也拥有着其独特的自然环境。

(3)以列表的方式.....写出在自然环境方面青岛与温州两处不同点。

(4分)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减少程度30 60 608090 97 FDBACE参考答案一、1 2 3 4 5 6 7 8 9 10D B D A D D C C C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A C A B D A D B D 二、21、22、23、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24、秦岭—淮河25、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26、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27、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28、(1)、邻国:A、俄罗斯 B、印度(2)、隔海相望的国家:C、韩国 D、日本(3)、岛屿:E、台湾岛 F、海南岛(4)、海域:G、渤海 H、南海(5)、海峡:I、台湾海峡 J、马六甲海峡29、(1)图中城市①是宜昌,它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城市②是湖口,它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港口名称:A 重庆,B 武汉,C 南京(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电站的名称:F 三峡(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长江支流的名称:D 汉江G 赣江30、(1)青藏西北北方南方(2)乙维吾尔(3)大兴安岭(4)图略(5)砍伐森林(植被减少)31、(1)山东省(2)C 长江黄河(3)一月均温年平均降水量主要农作物青岛0℃以下800毫米以下小麦、玉米温州0℃以上800毫米以上水稻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选项1.读“我国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配示意图”,根据气温曲线可知位于北方的城市是()A. 甲和丙B. 乙和丁C. 甲和乙D. 乙和丙2.北京周围的地理事物与实际不符的是()A. AB. BC. CD. D下表为我国北纬45°附近某山地东西侧两地区气候和地形资料。

完成3~5小题。

甲乙1月均温(℃)-15.5 -19.87月均温(℃)23.5 19.6年降水量(毫米) 446 356.5平均海拔(米)130-266 800-11003.该山地最有可能是()A. 小兴安岭B. 长白山脉C. 大兴安岭D. 天山山脉4.甲、乙两地区气候特征差异表现为()A. 甲地比乙地降水多,夏季气温低B. 乙地比甲地降水少,较为干旱C. 甲地比乙地海拔低,冬季气温低D. 乙地比甲地受夏季风影响明显5.从地形和气候看,乙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①草原广阔,放牧牛羊②开辟梯田,种植小麦③封山育林,森林旅游④商品基地,扩种水稻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6.以下是四位同学对自己家乡的介绍,其中能与甘肃、四川、陕西、山西其中某省区对应的是()A. 我的家乡群山环绕,是“天府之国”B. 我的家乡地势平坦,是牧人的天堂,他们四季放牧C. 我们用青稞酒和糌粑招待远方的客人D. 我们这里风景如画,梯田遍布7.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是()A. 土质疏松,过度放牧B. 降水集中,过度垦荒C. 土质疏松,降水集中D. 植被破坏,垦荒造田8.陕北高原地域特征显著,下列描述正确的有()①窑洞内冬暖夏凉②信天游高亢奔放③沙漠中骆驼成群④黄土地千沟万壑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自古以来,江南就被美誉为“鱼米之乡”。

下图代表的区域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水乡,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小题。

9.图中字母A表示的湖泊是()A. 太湖B. 洞庭湖C. 东湖D. 鄱阳湖10.上图代表的区域河流与湖泊众多,产生这一自然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该地区位于平原地形B. 该地区土壤肥沃C. 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D. 人们自古以来重视水利11.读景观图,根据景观图,有误的一项是()A. ①江南水乡﹣代表城市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亚热带季风气候B. ②南极洲﹣﹣地形特征高原大陆﹣降水稀少,淡水资源丰富﹣白色沙漠C. ③陕西民居﹣黄土高原﹣牧草丰美,一望无际﹣降水集中在夏季D. ④云贵高原﹣南方地区﹣地处我国第二阶阶梯﹣地表崎岖,溶洞广布12.下列对太湖流域描述正确的是()A.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发展各种经济类农作物B. 这里的城镇多沿河或环湖分布,河道是对外联系的通道C. 红松树种基地诞生于此,这里交通发达便利木材运到各地D. 由于终年雨量较多,这里的房子大多是干栏式的吊脚楼13.上海、北京这两座城市的相似之处有()①地处季风区②地形以平原为主③既是河港,又是海港④都是直辖市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14.关于下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A. 首都北京位于①平原上B. ②盆地沙漠广布C. ③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D. 青藏铁路穿过了④盆地15.下列关于四川盆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冬冷夏凉,降水稀少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 冬暖夏凉,四季如春D. 冬暖、春早、夏热,降水丰沛16.林语堂先生在《大城北京》中说,有三个重要因素,结合起来便赋予了北京独有的个性,自然、艺术,以及人们的生活,极具老北京生活气息的场所是()A. 国家博物馆B. 胡同和四合院C. 中南海D. 天坛和故宫17.暑假的时候,王晓杰和爸爸去内蒙古旅游,沿途看到了一些景观,以下说法可信的是()A. 漫山遍野的牛羊B. 大片的甘蔗和油菜花C. 内蒙古的河流都结冰了D. 藏羚羊和牦牛随处可见18.下列对图中甲、乙、丙、丁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有()①甲处平原辽阔,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②乙地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是典型的温带季风区③丙处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此处地势崎岖不平④丁区牧民冬季主要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地牧场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9.下列关于四大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图为西北地区②乙图和丙图主要位于季风区内③丙图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④丁图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20.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