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精品教案(通用版)

《平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精品教案(通用版)

平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目标
1.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

2.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

3.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难点:读懂题意,并能根据题意准确地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一定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看一组照片!
师:观察这些图片,你有什么发现?(这些照片有大有小。


师:现在我告诉大家,图片A是照片的原版。

其余四张哪几张与A比较像呢?为什么呢?
二、合作探索
师:把下面的长方形和三角形放大,使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长度的比为2∶1。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检查。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你是如何做的呢?
生1:把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放大到原来的2倍。

原来的长方形长6个单位,宽是3个单位,放大2倍后,长12个单位,宽6个单位。

生2:把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放大到原来的2倍。

放大后,两条直角边分别长6个单位、10个单位。

教师展示下面画法。

师:观察上图,说说你的发现。

生1: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相比,形状没变,大小变了。

生2:放大后的三角形与原来相比形状没变,大小变了,面积是原来的4倍。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画法以及放大后图形的一些特点。

如果把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该怎么画,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之后会不会也有什么特点呢?
师:按1∶3的比画出图形①缩小后的图形。

师:在画图前,你有什么疑问向老师提出吗?
生:按1∶3缩小是什么意思?
师:其他同学知道吗?请大家互相商量一下应该怎样画。

交流讨论,明确画法。

学生画图,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师:想一想缩小后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想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三、自主练习
1.将下面两幅图分别缩小,使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长的比为1∶2。

2.
(1)按2: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2)将画出的图形按怎样的比缩小又可得到原图形呢?(答案:1∶2)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
1.下面哪个图形是图形A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
2.先按4:1把下面三角形放大,再把放大后的图形按1:2缩小。

参考答案:
1.D
2.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