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保育员技能培训

中级保育员技能培训


5、冬季洗脸后搽油
一、学习目标
能够培养婴幼儿爱清洁的习惯
二、工作程序
1、培养婴幼儿勤洗手的习惯 2、培养婴幼儿每天清洗身体裸露的部位和洗脚、洗脚腕、洗 屁股的习惯 3、培养婴幼儿饭后漱口和早晚刷牙的习惯 4、培养婴幼儿经常洗头、洗澡、换衣的习惯。 5、培养婴幼儿勤剪指甲(趾甲)、男幼儿勤剪头发的习惯。
一、相关知识
肥胖有两种: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体重超过同龄标准20%即为肥胖。 轻度肥胖:(超重20%-29%) 中度肥胖:(超重30%-39%) 重度肥胖:(超重40%-59%) 极度肥胖:(超重60%以上) 2-12岁的身高和体重:体重=年龄x2+7(或8)
身高=年龄x5+75
二、注意事项
促进幼儿食欲的条件:
进餐环境应卫生、整洁、舒适,餐前做好充
分准备,按时进餐。
保证儿童情绪愉快,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行
为和卫生习惯。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并用生动有趣的语言,
讲述食物的营养作用,激发孩子的食欲。
注意事项:
1、
:应结合食物的外形、颜色,
借助于孩子感兴趣的动画形象,将食物营养成
分有声有色的告诉孩子。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结、脾和扁桃体组成。
四、注意事项
1、对婴幼儿进行检查,保育员的手应温暖,动作轻柔。 2、态度温和,对婴幼儿问话应和蔼、简练、易懂。
一、学习目标 能独立对婴幼儿进行定期体检
二、工作程序
常用的测量方法
体重测量法、身高测量法和头围、胸围测量法等
三、相关知识
1、对身高的粗略评价方法 (P48) 2、对体重的粗略评价方法
1、晨、午、晚检 2、定期检查
1、指导餐前值日生的工作 2、促进婴幼儿的食欲 3、指导婴幼儿进餐
1、指导婴幼儿的盥洗 2、培养婴幼儿的清洁习惯
一、学习目标
掌握晨、午、晚检查的方法,独立进行晨、午、晚检查;能够配 合保健医生进行体检。
二、工作程序
日托园晨检方法:一摸 二看 三问 四查
三、相关知识
2、
:介绍要有针对性,不可漫无
边际,造成孩子过度兴奋,影响进食。
3、
一、学习目标 学会指导大班幼儿自取食物;培养婴幼儿良好的进餐姿势。 二、工作程序
①准备工作 ②进餐要求:不拥挤,吃多少盛多少,少盛多添,不泼洒。
①坐姿:进餐时要求婴幼儿脚平放在地面上,身子可略微倾斜 ②端碗的姿势:饭碗应放在距桌边10cm处,左手扶碗,固定碗的位置, 右手拿勺和筷子。
三、注意事项
1、排队添菜不扎堆。 2、不限制婴儿左右手。 3、不斥责幼儿手抓饭菜。 4、宽容、耐心,不批评。 5、鼓励为主,允许不规范动作。
一、盥洗的目的:
保持皮肤的正常功能 提高皮肤抵抗力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盥洗的内容
洗手、洗脸、刷牙、漱口、洗澡、洗脚、梳头等。
日托中最重要的内容:洗脸、洗手、刷牙、漱口、梳头。
四、注意事项
1、环境要求是房间敞亮、恒温,避免对流风。 2、保育员和保健医生的手应保持温暖。 3、站立的位置以秤盘中间为宜。 4、室温过低可不脱外衣,但应扣除衣服的重量。 5、卧位侧升高时,应使身体的中轴与测量板上的中线相重叠。 6、孩子的站姿应自然,不可过分挺胸。
一、学习目标
能够掌握餐前准备工作的要领和指导幼儿值日生工作的方法
应针对孩子肥胖的原因,对症下药。 进行身体锻炼要循序渐进,不可贪多求快。 控制饮食,均衡营养。 身体锻炼和孔子饮食长期坚持,循序渐进。 注意家园合作。
1、预防事故的发生 2、常规的安全措施
第一节 常规的安全措施
一、工作程序 保育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树立安全第 一的思想。 保育员在对婴幼儿进行日常保育和教育过程中,观察的重点应 放在:婴幼儿的精神状况,行为表现,食欲状况,大小便状况, 睡眠状况,体温等。 1、走失(原因): (1)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2)特别依恋父母,悄悄的溜走。 (3)特别好奇 (4)注意力不集中,对活动不感兴趣。 (5)保育员的责任心不强,拥挤下走失。
一、学习目标
掌握婴幼儿睡眠中的排尿规律,提醒婴幼儿排尿
二、工作程序
1、观察与记录 (1)记录尿床幼儿的名单 (2)推测和记录尿床的时间 (3)记录当天中午和晚餐的膳食情况 2、准备干净的衣物障碍 3、及时提醒和唤醒婴幼儿排尿 4、发现尿床及时更换衣被 5、做好与家长配合的工作
三、相关知识
1、遗尿的原因 2、婴幼儿遗尿症的预防和矫正
洗手
洗脸
准备工作:地面——防滑、渗水、 洗脸的步骤:
高度;毛巾、香皂或洗手液
1、擦鼻涕
洗手程序:卷衣袖;开水龙游; 2、打湿毛巾
洗手;冲洗;擦干
3、洗脸:眼睛、前额、脸
洗手步骤:打湿双手搓香皂;搓 颊、鼻孔、下方、口周、下
手(手心、手背、手腕、手指缝、 巴、脖子、耳朵
指甲);冲洗(冬季搽油)
4、期间清洗毛巾1-2次
婴幼儿在自由活动时的活动量是有 差异的,保育员要注意观察婴幼儿 的活动,及时了解每个孩子的实际 活动量,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
怎样知道孩子的活动量是否 合适呢? 观察法:在活动中观察幼 儿的脸色、呼吸、表情、出 汗状况和动作的协调性等特 征,来了解其活动量的大小。 测量法:测量幼儿的心率, 婴幼儿平均心率在130-160 次/min。
四、注意事项
1、保育员应保持手温暖接触婴幼儿 2、不要让婴幼儿因尿床而有精神负担
1、参加婴幼儿的部分游戏和教学活动 2、总结保育工作 3、制作玩具和教具 4、指导个别婴幼儿参与活动
1、注意随时给婴幼儿增减衣服 2、照顾体弱儿 3、照顾肥胖儿
一、学习目标
1、明确保育员参与部分游戏和教学活动的意义。 2、明确组织婴幼儿游戏和教学活动的程序和主要内容 3、掌握参与婴幼儿游戏和教学活动的时机、方法和手段
4、隔离制度: 隔离制度是幼儿园控制传染病传播和蔓延的一项重要措施。
1)对婴幼儿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 2)对可疑患儿应进行临时隔离 3)对患病工作人员应立即进行隔离 4)婴幼儿离开幼儿园返回时的观察和检疫 5)工作人员家中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向幼儿园报告
第一节 常规的安全措施
5、预防接种制度: 婴幼儿进入幼儿园后,预防接种的任务应该由幼儿园承担起
二、工作程序
1、做好前期教学工作 2、明确不同种类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指导要求 3、具体教学过程
三、相关知识
幼儿园的活动按类型大致可分为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几部分。
四、注意事项
1、保育员要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 2、保育员在参与与婴幼儿活动时,不要急于干涉婴幼儿活动工作程序
1、餐前对值日生清洁卫生工作的指导 采用“几”字形擦拭法 2、分发餐具的指导(P49)
三、注意事项
1、保证抹布清洗干净 2、按擦拭顺序进行,避免漏擦 3、两位值日生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4、保育员要及时提醒幼儿分发餐具应注意轻拿轻放、摆放整齐,掉 落在地的应及时交由保育员清洗干净。
慌失措。 (5)找到婴幼儿后要及时寻找原因,吸取教训,对正面教
育,不训斥幼儿。
第一节 常规的安全措施
2、气管呛入异物(表现): (1)异物呛入气管时,婴幼儿会不停地咳嗽。 (2)异物完全堵住气管时,婴幼儿会出现你呼吸困难,面色
青紫。 气管呛入异物的预防和处理: (1)要让婴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防止气管呛入异物事故的
二、注意事项
1、玩具和教具必须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 2、玩具、教具的大小、轻重应适合学前儿童的使用 3、对玩具和教具应经常进行消毒 4、对玩具和教具应做好保养维修工作
案例说明
保育员在帮助和指导个别婴幼 儿活动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尊 重和信任放在第一位。不能因 为婴幼儿有某些行为问题对其 讽刺、挖苦、甚至歧视。 保育员在指导和帮助个别婴幼 儿的时候,可以多用一些体态 语言进行交流,如抚摸、拥抱、 拍肩膀等,使孩子感到保育员 是喜欢他们的,从而愿意接受 保育员的指导和帮助。
第一节 常规的安全措施
走失(常见表现): (1)经常哭闹要回家,要找爸爸妈妈。 (2)好奇心强,因此脱离集体。 (3)心事重重、目光呆滞,对活动不感兴趣。
走失的预防和处理: (1)教婴幼儿会说出自己的姓名,幼儿园的名称,父母的
姓名,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以及必要的电话号码。 (2)了解婴幼儿想些什么。 (3)加强对门卫的严格管理。 (4)一旦发现婴幼儿走失,一定要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惊
1、明确写保育工作总结的意义 2、掌握保育工作总结的写作格式和写作方法
二、工作程序
1、平时做好保育工作计划和记录,为写好保育工作总结积累材料 2、对照保育工作计划和自己日常工作,检查自己工作的情况,找出成功与 失败地方,并分析其原因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相关知识
保育工作的总结的内容:(1)题目 (2)所在工作班级的基本情况,与班 级有关的其他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 (3)在某阶段自己负责的主要工作,以 及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尚存在的问题 (4)分析原因,存在问题的提出对工 作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婴幼儿的年龄特点。 婴幼儿生理活动的特点。 地区特点和季节变化。 家长的需要。
第一节 常规的安全措施
2、健康检查制度:
(1)入园前的健康制度:
了解幼儿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家族疾病史等。
检查婴幼儿当前的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
了解婴幼儿预防接种完成情况等。
(2)入园后的定期健康检查:
0-1岁,每季度体检一次,共4次。
1-3岁,每半年体检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
3岁以上,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量身高和视力一次,每
季度测量体重一次。
(3)每日的健康观察:
1)入园晨检
2)全日观察
第一节 常规的安全措施
3、消毒制度: 1)物理消毒法:机械消毒、煮沸消毒、蒸汽消毒、日晒消毒等
方法。 2)化学消毒法:指利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的一种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