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讲 网络新闻写作

第八讲 网络新闻写作


四、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
(一)强化“标题意识”,精心制作新闻标题
目前新闻媒体网站为增大信息容量通常采用新闻标题集中组合的引导式版面 布局。 最先呈现于受众眼前的是由大量新闻标题组成的链动集群,每条新闻的深层 内容往往需要通过点击标题的链接才能索取。 新闻标题已经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网站深层内容的第一引导力量。好的标 题会吸引、刺激、引导读者点击链动索取下一层新闻内容,而不好的标题则成为 深层新闻内容展示的直接障碍。
一、网络媒体的发展
(二)网络媒体在我国的发展
1.数量增长惊人 资料表明,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在中国新闻界率先将自己的新 闻信息搬上了国际互联网。 1997年1月1日,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推出了网络版,同年11月国家 通讯社新华社主办的网站正式开通。 2000年,在社会战略投资基础上,一些传媒联手组建的大型网站传播平台 相继开通,如四川新闻网、河南报业网,目前声势最大的是北京千龙网、上海 东方网等。 2.质量进步神速
广播、电视的观众,如果错过了收听或收看的时间,除非重播,否则很难 再听到、看到同一内容;报纸的读者,想查看以前的报道,也是一件费时费力 的事情。
二、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
(二)传播空间的无限性
1. 不受地域限制的全球化 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常受限于当地,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它的灵魂是信息的开放与共享。 2. 不受“容积”限制的广容性 就传统媒体而言,报纸苦于版面有限,广播、电视限于时段固定,不得不 对许多材料忍痛割爱。网络媒体则一改传统媒体线性叙事的方式,采用超链接 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材料立体式地发布。 (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1.多媒体传播:它能集报纸、广播、电视三者之长于一体,实现文字,图片、 声音、图像等报道手段的有机结合。 2.交互性传播:交互性是指网络媒体能够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 播。这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变化。 3.小众化传播:小众化传播是指网络媒体能够以个性化的点播服务代替以往传 统媒体的新闻批量生产。
四、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
(四)建设合理的链动导航布局:分层展示新闻的深度信息
1.即时滚动式写作 即改变传统媒体的单篇静态报道为多篇滚动的动态报道。它的写作更接近通 讯社记者的写作,但比传统通讯社的写稿与播发还要快。没有截稿时间,一切都 应该是以“现在进行时”的要求投入新闻写作。 新华网把一篇网络新闻的写作过程描述为: 事件发生或得知的第一时间:发快讯 十多分钟后:多篇详细报道,以超文本的方式展开 接下来:附上背景资料和相关报道 最后:对此事件的评论
四、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
(一)强化“标题意识”,精心制作新闻标题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要达到以下的标准: 一是要清晰准确地说明一个新闻事实;标题必须改成一行实题。字数限制在 18个字以内。 二是要突出一个新闻中最为重要的新闻因素; 三是要强调一个新闻中最新的变动; 标题比较:《江泽民纽约谈台湾问题》;《江泽民称:为促中国统一可去台 北谈判》 四是要揭示新闻中最为本质的变动意义。 标题比较:《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廉政工作会议》;《系列规定约束官员:温 家宝总理昭示从严治政决心》
四、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
(四)建设合理的链动导航布局:分层展示新闻的深度信息
在进行“立体分层表述”的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对新闻的重点 因素进行精确的分解,以确定哪些内容需要在第一页面呈现,哪些内容需要通过 链动在第二、第三页面呈现。二是要保证让每个页面的内容具有相对独立的完整 性,并且从一个侧面更详细、更深刻地解释主体新闻。要让受众看到一页一页的 相对完整的有着内在联系的信息群落,通过这些信息群落深刻了解网络媒体所要 传达的整体信息。 通常实施链动的内容包括:新闻诸要素的详细描述与解释,支持结论的论据 说明,直接背景资料,统计的表格与数据,问题的定义与专门机构的缩写解释以 及更加广泛的参考资料等等。分层展示一般不要超过四层链接。 如果想要传达的信息能够在一个页面上简洁而完整地呈现,就不要使用超链 接。 网络新闻写作与传统媒体写作在形式上有三点不同,它更强调即时滚动式写 作,它是一种超文本写作,它又是一种互动写作。
四、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
运用这种超文本写作的要领是:把新闻素材划分层次
正如传统写作时对新闻素材的分类,有主要新闻事实、典型事实、背景事 实、新闻细节等。在进行网络新闻写作素材划分时,应把最关键的新闻事实划 为骨干层次。而相关的新闻事实,例如背景、细节以及新闻事实的详细展开, 作为枝叶层次等。 ■要着力写好骨干层次 ■在骨干新闻中凡涉及枝叶层次,分别用超链接给出。
二、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
(一)传播时间的自由性
1.随时发布新闻的实时性 报纸的传播,受出版与发行时间的限制与制约极大,日报通常以“天”为 单位。 广播与电视,尽管在时效上可以比报纸更快,但仍受到播出时段、顺序的 制约。 网民人人可以发布新闻且成本低廉。 2.随时阅读新闻的易检性 易检性是指网络媒体具有过刊查询和资料检索功能。也就是说它在传播时 间上与传统媒体相比,还具有“往复性”的优势。
四、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
(四)建设合理的链动导航布局:分层展示新闻的深度信息
2.超文本写作 所谓超文本,一方面是指信息以多媒体形式存在,另一方面是指通过超链 接可以使信息之间产生联系。 (1)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网络新闻写作 多媒体和超文本技术,集文字与声音、图画、照片、影像以及三维动画等为 一身,实现了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图文并茂地全方位地报道新闻事件。 (2)通过超链接使与新闻相关的信息之间产生联系,使得网络新闻的文体不 再是传统媒体的线形结构,而是网状结构与多维结构。
第四,要高度简洁地表述最为重要的事实。需要在网页的第一视觉区域内完 成对重要新闻的精准概括,描述和引导。
第五,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素置于最前面。无论是写作一篇新闻还是处理其中 的一个段落,都要遵从重要者优先的原则。网络读者绝对不喜欢在文山字海中艰 难跋涉。 第六,要想方设法让读者感到你提供的信息对他们有用。 准确、简洁、突出——这三个要求在新闻主体的构造过程中需要同时完成。
三、网络新闻的分类
(二)原创新闻 2.“资源重组” 利用传统媒体或网上信息库所提供的现有的新闻资源,通过筛选、集成、配 置、整合,进行第二次加工、深度开发等编辑手法,使其增加信息含量和提升新 闻价值,重新改写出的符合网络特点的新闻报道,叫资源重组新闻。
(1)同类事件的综合
一个新闻事件常因为孤立而单薄,不会引起受众的注意。但如果把类似的事 件集中到一起,增加了信息的厚度,就有可能成为引人注目的新闻。2000年11月 1日,“东方新闻”在滚动新闻中陆续报道了“一架新航波音747飞机在台北桃园 机场失事”等空难新闻。几乎一天全世界先后有7架飞机发生了或大或小的事故 。于是,他们对7条空难新闻进行综合,做出独家新闻《24小时内7架飞机出意外 》。
新闻写作教程
黄哲鑫 304777659@
2010年9月
上周热点新闻回顾
2011公务员国考
第八讲
网络新闻写作
本讲要点
• 网络媒体的发展 • 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
• 网络新闻的分类
• 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
• 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
• 网络新闻记者的要求
一、网络媒体的发展
(一)“第四媒体”的提出
三、网络新闻的分类
(二)原创新闻 2.“资源重组” (2)对某一时段新闻的综合 东方网在“东方新闻”的要闻区“今日关注”的固定位置,每周六推出一篇 《一周要闻综述》,将这一周的新闻进行综合,编辑还在文中穿插进点评性的文 字。还可以通过网上投票,将一个月或一年内网民评选出的重大新闻进行综合。 (3)同一事件的综合 跟踪报道,随时挖掘信息,滚动发布,然后进行综合。
编辑从上网报纸的内容中寻找新闻;
具有新闻价值的稿件被挑选出来; 通常新闻不作改动,只是把长段打开,多划分几段;
改写标题,多为实题,包含新闻基本要素,单行题;
复制新闻只是网络媒体初创时的一种形态,如果只有复制,就会出现网络媒 体的“新闻沙漠化”。
三、网络新闻的分类
(二)原创新闻 一是指独家的,第一手的、网络记者自己采访写作的新闻报道。 二是指通过重组新闻资源、重新编辑改写的新闻报道。 三是指与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方法在形式上有差别的新闻报道。 原创新闻才是网络新闻写作研究的对象。 1.“内容为王” 西方网络传播研究者告诫说:“提供原创内容。你可以通过链接使用一些别 人的资料和图片,但你必须同时有自己的东西,否则你就不是一个新闻组织,而 只是一个线路公司。获得成功的要素,还是要有自己的报道和写作。”他们认为 “原创的,才是激动人心的和有趣的”。 目前通过新闻重组而生产出更多的网络原创新闻,以充实网站内容,形成风 格,不失为一条现实而便捷的办法。
其四,不要用夸张和浮华的语言描述导语和概要,把精力集中到事实上。
其五,概要描述应该控制在150字以内。
四、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
(三)力求新闻主体准确、简洁、突出
第一,注意要让关键词语突出,非常明确地强调它们。美国一个研究机构甚 至认为,强调显要之处的文字用量要比你为印刷媒体写作时增多三倍。 第二,注意用一个段落描述一个主要的内容,用另一个段落去描述另一个内 容。 第三,要注意用最重要的事实或者是观察的结论作为这一页新闻的开始,在 处理文字较长的新闻时,应该为它写一个简短的概要。
网络新闻从最初的简单信息罗列进化到现在的系统化、关系化模式。
网络媒体从初期的相互模仿到现在各种各样的独立创新。
一、网络媒体的发展
(二)网络媒体在我国的发展
3.网民呈几何级数增长 据2008年7月2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22次中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 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统计数据显示,网络新闻使用率高达81.5%,在网络应用中排名跃升至第 二位,一改此前数字娱乐应用在前十大网络应用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博客 /个人空间拥有率和论坛/BBS访问率跻身前十大网络应用,反映了中国网络应 用的新特点,社交类网络应用在中国呈兴起之势。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新 闻传播领域中影响巨大的、最具发展潜力的主流媒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