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缆敷设二次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

电缆敷设二次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

电缆敷设二次施工案为保证全厂电缆敷设及盘柜接线的工艺美观大,验收标准一致,特召集电建二公司和东北电建二公司的电气和热控专业的相关人员共同讨论,统一标准,主要围包括高低压电缆头制作、电气、热控盘柜的部接线工艺及相关标准。

望各施工单位认真执行。

一、编制依据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168-92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GB50171-921.4 《电力建设安全规程》二、主要工器具、材料斜口钳、尖嘴钳、钢丝钳、剥线钳、螺丝刀、扳手、汽油喷灯、手锯、压线钳、电缆勾刀、电烙铁、万用表、试灯、对讲机或、号头机、号头管、线鼻子、绑线、扎带、塑料带、粘胶带、电缆牌。

量具;钢卷尺(3米)、2500V摇表、500V摇表。

三、电缆敷设的一般要求3.1电缆通道要畅通,电缆桥架施工完毕且经验收合格,电缆桥架上尖锐处、垂直转弯处要加胶皮并且固定。

电缆沟道排水要良好,金属部分的防腐层完整。

夹层、沟道等阴暗处照明要充足,通风良好3.2核对电缆清册,应详细的对图纸进行审核,编制出完整的电缆敷设清册3.3按电缆敷设的清册核对每次所用电缆的型号、电压、规格、长度,将要用的电缆吊运至敷设现场3.4电缆轴要架设到平稳的地,轴架强度与长度要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

电缆敷设前,每轴电缆必须进行绝缘测试并做好记录。

3.5电缆敷设时,要从电缆盘的上端引出,不要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上摩擦拖拉,电缆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机械损伤3.6为了提高敷设电缆的质量,同一通道上的电缆要尽可能一次敷设完毕,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要相同3.7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中间接头附近要留有备用长度3.8电缆进盘时,应先检查盘中电缆接线的具体位置,应保证电缆一次到接线位置,不使电缆在盘中产生交叉。

电缆进入盘中的长度应保证电缆接线位置加上盘宽的长度,如不知具体的接线位置则电缆长度应保证盘高加盘宽3.9电缆敷设时,不要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等的防水层。

在带电区域敷设电缆,必须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如派专人进行监护,或在带电的盘挂警示牌,或用红塑料带将高压带电区围住,并办理工作票3.10电缆敷设时要排列整齐、不宜交叉、敷设时要单根进行,边敷设边整理边固定绑扎,固定后再进行下一根电缆的敷设。

并及时装设标识牌3.11电缆的标识牌应符合下列要求:3.11.1电缆标识牌上应明确注明电缆编号、型号、规格、长度及电缆的起点、终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

标识牌的字迹应清晰不宜脱落;标识牌要在80g/㎡白色打印纸上黑色宋体四号字体打印,并用规格为55×20mm塑料袋封压,并统一用白色尼龙绳拴挂在电缆头的上部,且线绳长度应一致。

3.11.2敷设电缆的组织者要做好当天的敷设记录,容包括:电缆编号、起始位置、实际敷设长度、参加敷设人员及敷设时间,并详细做好记录,以便随时掌握电缆敷设量和电缆库存量,加强电缆施工的管理工作。

3.12电缆的固定要符合下列要求3.12.1垂直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桥架上固定两次。

3.12.2水平敷设的动力电缆,在首末两端及转弯或电缆接头的两端固定,控制电缆或较细的动力电缆应在每个桥架上固定一次。

电缆用黑绑线绑扎固定,绑线的绑扎式保持统一,缠绕向一致。

3.13厂房及隧道、沟道的电缆敷设3.13.1.电缆排列时,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能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高、低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要按顺序分层配置,自上而下3.13.2.电缆在支架上的敷设要符合下列要求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三层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2层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不要小于1m,交叉时要不小于0.5m,当受条件限制时,采用隔热材料隔离保护电缆。

电缆敷设完毕后要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

3.14电缆管敷设电缆进入建筑物、通道,穿过楼板及墙壁处要加保护管电缆从沟道引至墙外表面或屋行人容易接近处,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要加保护管。

另外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其它地也要加装保护管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要小于100mm,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要小于250mm,保护罩根部不要高出地面保护管部无积水,且无杂物堵塞。

穿电缆时,不得损伤护层电缆排管在敷设电缆前要进行疏通、清除杂物每根保护管允穿入的电缆数量不能超过设计值3.15直埋电缆的敷设3.15.1在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损坏的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3.15.2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米。

在引入建筑物或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3.15.3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3.15.4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或下,应保持足够的距离。

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最小净距0.5米;热管道及热力设备与电缆间平行最小净距为电缆头制作前,应仔细检查工具、材料是否齐全、完好,同时核对电缆的型号、规格并且测量其绝缘电阻值,电缆热缩材料要与电缆类型如电压、芯数、截面、护层结构要求一致。

结构要简单、紧凑,便于安装。

所用材料、部件要符合技术要求。

主要性能要符合现行的规定。

4.1.1电缆头规格使用的围,高压电缆头在变压器侧采用1200㎜长的热缩头;在6KV盘侧采用750㎜长的热缩头,在电机侧可以根据电机接线盒的高低与电缆头的弯曲程度来考虑热缩头的长度(800㎜)4.1.2剥护外套:根据上述的规定量取长度,用电缆夹将电缆垂直固定,剥去户外套。

4.1.3剥铠装:由外护套断口处量取30毫米铠装,绑扎线,其余剥除。

4.1.4剥垫层:在铠装断口处保留20毫米垫层,其余剥除。

4.1.5分芯线:摘去填充物,分开芯线。

4.1.6焊接地线:打光铠装上接地线焊区。

用地线连通每相屏蔽层和铠装,并焊牢。

4.1.7包绕填充胶:在三叉根部包绕填充胶,最大直径大于电缆外径约15毫米。

4.1.8固定首套:将首套套入三叉根部,由分叉根部依次向两端加热固定。

4.1.9剥铜屏蔽层:由首套指端量取55毫米铜屏蔽层,其余剥除,保留20毫米半导电体层,其余剥除。

清理绝缘表面。

4.1.10套入应力管,搭接铜屏蔽层20毫米,加热固定。

4.1.11 压接端子:按接线端子深加5毫米剥去线芯绝缘,压接端子4.1.12固定绝缘管:套入绝缘管至三叉根部,由根部起加热固定。

4.1.13 固定相色密封管:将相色密封管套在端子接管部位,先预热端子,低压动力电缆头制作程序与高压电缆头制作程序基本相同,电缆无论型号大小,三相都要用热缩材料进行热缩处理。

4.3控制电缆终端头制作法4.3.1在线芯底部用塑料带包缠做成平头,塑料带包缠不要过厚,一般缠3—4层为宜,并用长度为60㎜的黑色热缩管进行热缩处理。

4.4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要求:4.4.1进行高压电缆头制作时应由经培训的熟悉工艺人员进行,要格遵守工艺规程及说明书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4.4.2做电缆终端或中间接头前,要熟悉安装工艺资料,应详细阅读厂家说明书,并对电缆作好检查,并符合下列要求:a电缆绝缘情况良好,无受潮,电缆不得进水b附件规格与电缆要求一致,零部件要齐全无损伤,绝缘材料不得受潮,密封材料不得失效,壳体材料结构附件要预先组合,清洁壁,试验密封,结构尺寸符合要求c施工用机具齐全,便于操作,状况良好,消耗材料齐全d 电缆有中间接头的要有详细的记录并与现场实际相吻合。

4.4.3接金具,要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管和接线端子,其径要与电缆线芯紧密配合、间隙不要过大,截面宜为线芯截面的1.2-1.5倍。

采用压接时,压接钳和模具规格要求要符合4.4.4接地线要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电缆线芯截面在120mm2及以下时,接地线不小于16mm2,电缆线芯在150mm2及以上时,接地线截面为25mm24.4.5电缆终端或中间接头,从剥切电缆开始要连续操作直至完成,缩短绝缘暴露时间。

剥切电缆时使用专用工具剥切,不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

附加绝缘的包绕、装配、热缩等要清洁。

电缆在剥切线芯绝缘、屏蔽、金属护套时,线芯沿绝缘表面至最近接地点的最小距离要满足电缆终端材料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4.4.6电缆线芯连接时,要除去线芯和连接管壁油污及氧化层。

压接模具与金具要配合恰当。

压缩比要符合要求。

压接后要将端子或连接管上的凸痕修理光滑,不得残留毛刺。

采用锡焊连接铜芯,要使用中性焊锡膏不得烧伤绝缘。

4.4.7在进行电缆中间头制作时,三芯电力电缆接头两侧电缆的金属屏蔽层、铠装层要分别连接良好,不得中断,跨接线的截面不要小于电缆头接地线的截面。

三芯电力电缆终端头的金属护层必须接地良好,塑料电缆每相铜屏蔽和钢铠要用锡焊接地线,电缆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金属保护层和接地线要对地绝缘,电缆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下时,接地线要直接接地,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上,接地线要穿过互感器接地。

4.4.8 在电缆热缩过程中,火焰要均匀,应从中间向两头进行,保证热缩管的空气全部排出。

4.4.9电缆热缩完后,应检查是否有裂纹,如有裂纹或气泡应拆除重做。

4.5电缆头制作安全注意事项4.5.1剥削电缆皮用的电缆刀注意不要伤电缆线芯及施工人员的手。

4.5.2用液化气罐热缩电缆头时注意不要烤坏电缆及施工人员。

4.5.3使用液化气罐时注意防火,检查围是否有可燃物品,并应清理干净,且应在施工区域设灭火器材。

4.5.4在带电盘进行电缆头制作时,应设专人进行监护,并办理工作票4.5.5在进行高压电缆头制作时,围应进行防尘工作。

五、盘柜接线的工艺要求5.1 进入盘柜的电缆应按顺序排列整齐,弯曲弧度应一致,并用黑色电缆绑线固定在盘柜底部的横撑上。

电缆的多余部分应剪除,控制电缆的备用芯要留有足够的长度至端子排的顶部。

5.2 根据端子排图,按接线位置较低的电缆排在盘侧,接线位置较高的排在盘外侧的顺序依次排列整齐并固定。

同一盘电缆头高度一致。

5.3 对于屏蔽的电缆,要把每根屏蔽电缆的屏蔽网织成辫子形状,相邻的控制电缆的屏蔽网用合适的铜接线鼻子压接并与盘柜接地。

5.4 高低压电缆的接地线要一端接地(在高低压盘柜接地),对于DCS柜的电缆要在集中控制点处接地。

5.5 对于多股芯线的控制电缆,端子排上是CT电流回路的要用环形线鼻子冷压并灌锡;其他用叉口形冷压并灌锡。

5.6线芯号头均用白色胶管由专用打号机打印,号头长度为15㎜或30㎜,字迹清晰,不易褪色,号头直径应与电缆芯线截面相匹配;并应注明端子排号及回路编号。

号头向应正确,容应正确,字迹清晰,不易褪色。

5.7铠装电缆钢带不应进入盘柜,铠装钢带切断处端部应平滑,不得残留毛刺,钢带的剥口位置应力求一致,并应将钢带接地;5.8电缆进入盘柜应并固定牢固,防止所接端子受到机械应力而损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