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术室质量检查标准

手术室质量检查标准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核标准
年月日
科室:
检查人:
项目
内容及要求
分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洁污区域分开。 (3分)
2、环境整洁,温湿度适宜:温度22-25℃,相对湿度40-60%

(1分)
3、洗手间清洁,无漏水;有洗手流程或规则并符合外科手消 毒要求;洗手池清洁,水龙头性能良好,使用合格的手消毒 剂,手刷消毒,擦手毛巾灭菌。(2分)
(5)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落实到位;(2分)
(6)各岗位:洗手护士、巡回护士、质控员等职责明确,落 实到位。(2分)
2、手术室应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10分)
(1)严格落实手术患者交接制度,有记录;(2分)
(2)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有医师、麻醉师、护理人 员对手术患者、部位、术式和用物等相关信息核查及落实情 况,有记录;(2分)
(3)手术患者标本保存、登记、送检等流程管理规范,有记 录;(1分)
(4)遵医嘱正确用药;(1分)
(5)手术物品清点符合要求,有记录;(2分)
(6)定期进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有记录。(2分)
3、 洗手、巡回护士应掌握手术室基础知识、专科技能、各 种手术的配合技能:(10分)
(1)严格落实无菌技术操作规范;(2分)
2、护士长须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大专以上学历,5
年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2分)
人员 3、根据手术量及工作需要,配备护理人员、辅助人员和设备 管理 技术人员;护理人员与手术间之比不低于3:1。(2分)
4、手术室护士相对固定,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
岗。(3分)
5、护理人员每年查体一次,有传染病者不得从事手术室工作
8分
6、内外走廓、辅助间地面每日湿式清洁2次;定期彻底清洁 内外环境,包括天花板、窗户、墙壁、紫外线灯管、空调及 空气消毒机滤网等。(0.5分)
保洁 管理
8分
7、污物存放间整洁,各类医疗废弃物分别放置,正确包装, 传染性污染敷料双层包装,标识醒目,密闭转运,日产日 清,交接有记录。(2分)
8、有专用拖把及冲洗、浸泡消毒的容器等,各区拖把标识清 楚,分池洗涤,悬挂晾干。(3分)
4、人流、物流管理:(4分)
环境 (1)进出手术室人员须更衣,换鞋(洁污鞋交替地带采用分 设施 隔换鞋,洁污鞋分开放置);不戴首饰、耳饰,涂亮甲油或 管理 带假指甲,衣服不外露;(2分)
(2)参观人数每间不超过2-4人,佩戴标识,由专人领至指 定位置,不得串室;(1分)
(3)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必须戴帽、换鞋;(1分)
7、无菌物品储存间有专人管理,符合规范。(3分) (1)设专人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0.5分)
(2)各种容器及包布清洁干燥、平整、无破损;(0.5分)
(3)各种无菌物品包装标识清晰、项目齐全,包括器械包名 称、灭菌指示胶带、灭菌时间、灭菌锅次、失效时间、包括 者姓名或代码。打开的无菌物品应注明开启时间;(0.5分)
(4)接送患者采取双车法;如用单车,手术室入口处应设去 污装置。(1分)
12分
现场 查看 查阅 资料 (查 看日 常监 测、 维护 记录 等)
(5)手术使用的无菌物品由专用通道或密闭车送至手术室, 其他物品、设备均应拆除外包装,擦拭干净后方可进入。手 术结束后,器械、废物等密闭送出手术间。(1分)
1、实行护士长负责制,可根据手术量及护士人数增设手术室 区护士长或专业组长。(2分)
(8)接送患者的平车应每日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 擦拭,并更换被服;感染患者应使用专车,用后及时用有效 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0.5分)
8、使用后手术器械密闭运送消毒供应室统一处理;若在手术 医院 室处置,则手术室的器械消毒、清洗、包装及消毒灭菌质量 感染 必须符合消毒供应室审核验收标准。(2分) 管理 9、感染及传染患者手术管理规范:(4分)
③纸塑包装袋:6月。
(6)一次性物品拆除外包装,与其他无菌物品分柜放置;包 装合格,标志醒目,无过期。(0.5分)
8、高值耗材管理规范,有出入库及使用登记。(2分) 1、保洁人员分工明确,不同区域的清洁工具不能混用,有明 显标识。(0.5分) 2、手术室工作区域应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0.5分)
(2)认真、及时、准确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粘贴植入物标 识等;(1分) (3)体位摆放正确,固定安全舒适;保护受压部位,注意保 工作 暖;保护患者隐私;(1分) 质量 (4)手术区域照明良好。正确选择高频电刀负极板类型及放 管理 置部位;(1分) (5)手术物品准备完善,供应及时主动;(1分)
(6)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1分)
3、连台手术之间,应及时对手术间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未 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0.5分)
4、每日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物表、地面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0.5分)
5、清洁的方法遵循从相对清洁到污染的原则,无明显污染情
保洁 况下,物体表面用清水擦拭,当地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 管理 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染污,再清洁和消毒。(0.5分)
标准分:100分
得分:
修订于2014年3月
扣 分
列1
年3月
45分
现场 查看 查阅 资料 随机 抽考
工作
质量 管理
(2)严格落实手术室工作及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手术室工作 制度、手术室更衣室管理制度、手术室参观制度、手术患者
访视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手术物品清点制度、药品管理制
度、仪器管理制度、手术室清洁卫生制度、交接班制度、查
对制度、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急诊手
25分
查阅 资料 现场 查看 随机 抽考
医院 感染 管理
6、手术部位冲洗,应使用37℃左右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1分)
25分
查阅 资料 现场 查看 随机 抽考
7、医疗设备、手术室器械及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及存放 符合规范要求:(4分)
(1)手术器械、器具及辅料必须达到灭菌要求;(0.5分)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0.5 分)

(1分)
10分
查阅 资料
1、有适合手术室的感染预防管理制度及质量标准,及时修订 。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及监督落实,有记录。(1分)
2、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1 分)
3、普通手术室的循环风消毒应在手术前30分钟开启。(1 分)
4、外科手消毒方法正确,术中手套破损及时更换,并再次进 医院 行手消毒。(1分) 感染 管理 5、术中手术室门保持关闭,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1分)
术管理制度、手术部位标识制度、耗材管理制度等;(2分)
45分
现场 查看 查阅 资料 随机 抽考
(3)严格落实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手术室医院感 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感染手术管理制度;(2分)
(4)制定手术室教育与培训工作规范及护理人员岗前培训、 新护士培训、在职护士继续教育、工勤人员等培训计划,有 组织,有落实,有记录;(2分)
13、灭菌设备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生物、化学检测,
有记录;小型快速灭菌器每锅物理检测、化学检测、每周生
物监测。
(3分)
1、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及各类预案健全,并落实 到位:(12分) (1)严格落实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室应急预案、预防差错事故管理制度、差错事故登记 报告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 估制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制度;(2 工作 分) 质量 管理
(4)无菌物品专柜储存,离地≥20cm,离墙≥5cm,离天花板 工作 ≥50cm。有取放标志,保持清洁;(0.5分) 质量 管理 (5)无菌物品存放期限:(0.5分)
①棉布和硬质容器:一般环境(温度﹤25℃、湿度﹤60%): 10-14天;其他环境7天;
45分
现场 查看 查阅 资料 随机 抽考
②医用无纺布及纸质容器:1月;
(1)手术通知单应注明感染/传染性疾病名称,手术间外有 隔离标识,不得参观;(1分)
25分
查阅 资料 现场 查看 随机 抽考
(2)术后对隔离手术间进行终末消毒;(1分)
(3)医护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防护用品齐全。(1分)
(4)特殊感染(朊毒体、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 病原体等)手术,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术后按照《医疗 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终末消毒。用过的器械 和物品,应先灭菌或消毒,再清洗,再灭菌。(1分) 10、使用中的各种消毒、灭菌剂应定期监测;使用中的化学 消毒剂每季度、灭菌剂每月生物检测一次;戊二醛每周、含 氯消毒剂每日浓度监测一次,检测结果均应符合标准。(2 分11)、每月进行物表、手、空气、灭菌物品等监测,监测结果 均应符合标准。(2分) 12、使用的各种消毒灭菌设备必须有省级食品、药品监督局 颁发的产品注册证及附件、卫生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及附 件;紫外线灯每半年进行辐照强度检测,有记录。(2分)
(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 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油类物品如凡士林纱布、液体石蜡 等不采用压力蒸汽灭菌;(0.5分)
(4)外来手术器械必须重新清洗、包装、灭菌;植入物应进 行生物监测;(0.5分)
(5)所有缝线不应重复灭菌使用;(0.5分)
(6)打开的无菌包、无菌干燥持物钳及容器使用有效时间均 为4小时;(0.5分) (7)手术室用物、氧气湿化瓶、吸引器瓶、止血带、垫枕等 一用一清洁并消毒;(0.5分)

(3分)
5、各种手术器械专人管理,分类存放,账目明细,交接有登 记;(3分) (1)手术器械分类登记管理:根据不同手术器械的性能要 求,正确放置,锐利器械有防护措施;(1分) (2)备有足够的各类手术器械及物品,有手术器械准备指南 和标识,包括名称、包装及灭菌方法;(0.5分) (3)掌握各类手术器械的用途、清洗灭菌方法、保养方法 等;(0.5分) (4)腔镜类手术器械管理:硬镜与软镜的清洗、存放符合相 关技术规范的要求;(0.5分) (5)精密手术器材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及保养。(0.5分) 6、外来手术器械必须重新清洗、包装、灭菌。(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