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混编包装盒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套资料《2019-2020新标准整编汇总》单位名称:某包装盒生产企业2019年 X月1目录第1章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4)1.1 编制目的 (4)1.2 编制依据 (4)1.2.1 相关法规及规定 (4)1.2.2 部门规章 (5)1.2.3 地方法规及文件 (7)1.2.4 标准和规范 (8)1.3 基本要求 (10)1.3.1 健全机构 (10)1.3.2 完善制度 (10)1.3.3 组织培训 (11)1.3.4 落实责任 (11)1.4 术语及定义 (11)1.4.1 风险评价 (11)1.4.2 危险源 (11)1.4.3 危害 (11)1.4.4 危险有害因素 (11)1.4.5 危害因素辨识 (11)1.4.6 风险 (12)1.4.7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2)1.4.8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12)1.4.9 风险评估 (12)1.5 危害因素辨识 (12)1.5.1 辨识范围 (12)1.5.2 辨识内容 (13)1.5.3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13)1.6 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流程 (13)第2章风险识别措施 (15)2.1 包装盒生产企业危险源(风险点)及辨识标准清单 (15)第3章风险评估体系 (22)3.1 企业风险源识别依据 (22)3.2 企业风险评价办法 (24)3.3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24)3.3.1 作业活动的划分 (26)3.3.2 作业危害分析步骤 (26)3.3.3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28)3.4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45)3.4.1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47)3.4.2 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47)3.4.3 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48)3.4.4 测算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断标准 (50)3.4.5 测算危害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评判标准 (51)3.5 作业风险分析法 (52)3.5.1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52)3.5.2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54)3.6 包装车间全生产风险点统计表 (62)3.7 包装盒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现场检查表 (67)3.8 包装工人安全操作指导 (80)3.9 包装盒生产企业生产车间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83)第4章风险控制体系 (99)4.1 风险责任人划分 (99)4.2 风险控制措施 (101)4.2.1 机械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101)4.2.2 包装盒生产企业危险源防范及应急救援措施 (101)4.3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106)4.4 选择风险控制时考虑因素 (107)4.5 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07)4.5.1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07)4.5.2 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09)4.5.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09)4.5.4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112)4.5.5 安全教育制度 (117)4.6 控制措施优先选择原则 (118)4.7 风险控制效果评审 (118)第5章风险告知卡 (119)第6章附录样表 (194)6.1风险点分类标准 (194)6.2 风险评估表 (199)6.3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200)6.4 企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样表) (200)6.5 企业安全检查表表法(SCL)记录表(样表) (205)6.6 作业活动清单 (209)6.7 安全检查对照样表 (209)6.8 设备设施清单 (217)第1章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1.1编制目的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事安全生产分级管控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防范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方案,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暂行规定》的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遏制事故的发生,我厂决定在建立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并开展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按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通过建立起完善、有效运行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推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1.2编制依据1.2.1相关法规及规定1.2.2部门规章1.2.3地方法规及文件1.2.4标准和规范1.3基本要求1.3.1健全机构为了确保每个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需要全体干部、职工同心协力、齐抓共管;进一步关注每个职工的生命安全,关心我站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公司每个员工责无旁贷的责任。
我们公司本着有岗就有责,有职就有责的原则,制定“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度,对于落实好我公司安全工作,确保公司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建立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牵头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从企业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都应当参与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单位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应保证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工作的资源投入,其他部门及人员应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工作,以确保企业安全生产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1.3.2完善制度企业在隐患排查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及相关记录文件,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贯穿于生产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专业、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1.3.3组织培训企业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风险分级管控的内容与标准、工作程序、方法等,并保留培训记录。
1.3.4落实责任企业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目标责任考核及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
1.4术语及定义1.4.1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系统或作业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及其严重程度所进行的分析和评估,并以既定指数、等级或概率值作出定性、定量的表示。
1.4.2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现实的各种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某些种类的危险源。
1.4.3危害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1.4.4危险有害因素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1.4.5危害因素辨识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个危害因素特性的过程。
1.4.6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R) = 频率(L) × 严重度(S)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
1.4.7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
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1.4.8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适合于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1.4.9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1.5危害因素辨识1.5.1辨识范围(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汽油、柴油的装卸、存储和加油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1.5.2辨识内容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
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
1.5.3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危害因素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
1.6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流程风险识别评价流程图如下:第2章风险识别措施2.1包装盒生产企业危险源(风险点)及辨识标准清单15161718192021第3章风险评估体系我公司结合所设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进行工艺危害风险分析。
3.1企业风险源识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13号)《山东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6年第303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关于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关于推荐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标杆企业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1号)《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79号)《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年完整版)《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汽车加油企业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版)《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XX安监管危化[2016]71号)《XX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XX安委【2016】3号)《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企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二部分:化学物》(GBZ/T 229.2-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 (GBZ230-201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 189.10-2007)3.2企业风险评价办法评价小组应对所识别的危害加以科学评价,确定最大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