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田综合办主任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2篇

油田综合办主任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2篇

油田综合办主任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2篇Advanced personal story materials of director of oilfield comprehensive office编订:JinTai College油田综合办主任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2篇小泰温馨提示: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属于事务公文。

本文档根据事迹材料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油田综合办主任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2、篇章2:油田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文档篇章1:油田综合办主任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同志,199*年参加工作,****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大专班,曾先后在**、**作业区等地担任基层副队长等职务,现任**作业区综合办主任。

一年来,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作业区党总支的领导下,认真围绕“三基”工作,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取得了一些进步,赢得了领导和党员干部的信任和支持。

一、在抓好党支部为核心的班子建设中,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是以提高干部素质为重点,加强基层干部能力的培养。

针对新肇油田边远、分散,管理难度大的实际,今年,他把提高干部素质当成重点,组织(党建、宣、企)内部培训班三期,共有35人次参加。

为了增强学习效果,他共对基层干部进行了四次考试(党建、组织工作制度,支部工作细则内容);四次测评,主要内容是党建和经营管理知识。

通过考试和测评,增强了干部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二是以完善组织工作制度为重点,规范基层组织活动。

今年以来,他一方面根据厂“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了“党支部考核”和“党员考核细则”,规范了基层党支部的各项工作,使支部的“三会一课”、“组织发展”、“民主评议”等工作走向了规范化,避免了由于支部书记经验少,可能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另一方面他根据油田公司《基层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按采油队、技术队、联合站工作性质的不同分别制定了“六好”考核标准,目前已开始试运行。

三是深入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他根据厂党委提出的要求,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底工作和建立“帮扶”责任体系,促进各基层支部、党员整改不足,迎头赶上,做好整顿工作。

为了使党员保持党的先进性,他还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双增双争双创”活动,并创造性的提出了“对照典型照镜子,对照先进找差距”的具体要求,激发了广大党员“创新创效”意识。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防止违法违纪现象发生针对我厂XX年暴漏出的几起违法违纪案件,为了杜绝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他加强了小队班子成员及(管钱、管物)要害岗位人员对“两个条例”内容的学习;完善了重要岗位的廉洁自律规定,通过加强对化学药剂、运输、修理、作业、材料费用结算程序的监督,使每一笔费用的验收做到了责任明确,结算程序清晰;通过加大了公开力度,对员工关心的诸如奖金发放、误餐费使用、困难补助、聘干、入党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和员工关心的敏感问题进行公示,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员工的疑虑。

全年公司没有发生党员干部违法、违纪事件,受到纪检监察部门领导的好评。

三、深入做好员工队伍的稳定工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针对当前不稳定的形势,他认真贯彻和落实厂党委关于稳定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建立了帮扶责任体系、统计了职工及相关人员的买断和退养情况建立成册、通过走访、下发员工意见调查问卷等形式,及时了解了员工的意见和想法,并帮助其解决;通过定期对员工队伍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倾向,做好了员工队伍稳定工作。

XX年,我公司员工队伍稳定,没有出现任何上访事件发生。

四、营造文化氛围,打造过硬团队为了提升作业区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他针对基层对企业文化概念模糊的实际,聘请油田报社的主编和记者,进行了企业文化相关知识的培训,参加人数20人。

通过学习培训和完善创效—永远的追求,加深了基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企业文化的概念,促进了文化氛围的形成。

五、宣传报道工作取得新成果。

全年共完成厂闭路电台稿件60篇,综合排名列厂七个作业区第二;报社任务完成18篇,超额厂下达任务13篇;热油洗井技术在华油联播节目播出;取得的各项成绩及时报导,扩大了****的出名度。

篇章2:油田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第十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之一、***油田公司职工**。

人物检索:**,男,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1981年参加工作,现任***省***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修井一大队副大队长兼修井107队队长。

参加工作26年来,他连年被评为公司先进典型,曾被授予***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功勋员工”、“新时期五面红旗”之一———“敢打硬仗的铁人式队长”等光荣称号,曾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省青年“五四”奖章、***省“优秀共产党员”和***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大标兵”等荣誉。

XX年12月,**荣获第十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称号,并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坚持继承发扬***精神、铁人精神,胸怀“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理想信念,不畏艰难困苦,扎根一线,磨炼自己,熟练掌握普修、气井大修等多项工艺技术,成为闻名油田的“疑难井杀手”、“气井故障的克星”;为了油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他立下决心书,勇擒“气老虎”,经受住生与死的考验;他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带出了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的“铁军”,全队实现26年安全无责任事故、质量无责任返工、环境保护无污染,被确定为***油田唯一一支“油水气井抢险队”,先后荣获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模范班组”等光荣称号。

XX年12月1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由全国总工会、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务院纠风办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在这里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无疑是全国职工优秀分子的杰出代表。

***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修井一大队副大队长兼修井107队队长**位列其中。

手捧第十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奖牌,**说:“这是党和国家对***油田的肯定,是对我们广大石油工人的鞭策和鼓励。

所以,我们更应该在工作中把***精神、铁人精神发扬光大!”“当工人哪能怕吃苦受累!只要油田需要,再苦再累我也干。

人生可能有多种选择,岗位也许有多次变动,但不变的应该是对职业的忠诚。

”**是石油工人的后代,父亲是***油田的老会战。

1981年,**参加工作,当上了一名油田修井作业工。

参加工作那天,父亲语重心长的对他说:“传利啊,要好好干!爸干了大半辈子,从来没让人说一个不字,你可不能给我丢脸、给咱石油工人丢脸啊!”在父辈的影响和“铁人”事迹教育下长大的**一个劲地点头,心中对未来的工作满怀美好的希望。

在油田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钻井苦,油建累,又苦又累作业队。

”作业工的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冬天北风刺骨、大雪纷飞,帽沿四周、眉毛胡子都结满了白霜,穿着厚厚的棉工服,还冻得瑟瑟发抖;夏天酷热难耐、蚊虫叮咬,汗水、油水、泥水混在一起,糊满全身。

特别是有时顶着井喷起管柱,粘糊糊的油水劈头盖脸浇下来,整个人就像从油坑里捞出来的一样,只有牙齿是白的,而且,浇在头上、身体上的油污得用汽油才能洗掉。

所以,作业工患风湿病、皮肤病的几率要比别的工种高。

高中刚一毕业就面对如此艰苦的工作,**确实有些吃不消。

回忆起当初的情形,**说:“说实话,当初我也曾动摇过,想过换个工作。

但是,我是油田子弟,父亲是老会战,他肯吃苦、讲奉献的品格一直影响着我,特别是想起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气概,看到老师傅那‘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我觉得自己没有理由退缩。

我告戒自己:当工人哪能怕吃苦受累!只要油田需要,再苦再累也要干下去。

要把自己磨炼成一名硬邦邦、响当当的石油工人!”于是,**有意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井口抡管钳最累,他一顶就是八个多小时;别人请假休班,他抢着顶替;手指粉碎性骨折,他带着夹板硬是不下火线;水泥车抽不动泥浆,他就带头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一次次的冒险经历,一番番的艰辛打磨,**渐渐地适应并爱上了这份富有激情、富有挑战的工作。

一年初春,在一次施工中,为了降低修井成本,修107队到其他井上回收旧泥浆。

由于泥浆过稠,泵车出现卡泵,抽不动泥浆。

当时现场没有其它搅拌设备,这可怎么办?施工不等人!**二话不说带头跳进了半人深的泥浆坑,像当年铁人王进喜那样用身体搅拌起泥浆。

在他的带领下,大家也纷纷跳了进去。

冰冷而富含碱性的泥浆冻得他们瑟瑟发抖,烧得皮肤痛痒难忍。

但大家没有一个退缩,使出浑身力气挥舞着手臂,抖动着双腿。

顿时,大家都变成了泥人,原本平和的泥浆池呈现出翻江倒海般的壮阔景象。

1分钟、5分钟、10分钟……轻快划动的手臂变得越来越沉重、越来越酸痛,但大家仍然顽强地坚持着。

经过一番努力,泵车终于又发出了畅快的循环声。

1990年,得知塔里木石油会战,**主动请缨,要求奔赴新疆。

谁都知道,塔里木油田工作环境异常艰苦,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方圆几百里荒无人烟。

到了夏季,地面温度高达60多摄氏度,烤得人喘不过气来。

但**毫不畏惧,他对大伙说:“我们是***的队伍,我们来自铁人的故乡,决不能给***精神抹黑,决不能给铁人丢脸!”他带领作业队转战戈壁,挺进沙漠,一举创造了“搬迁轮台301井途经数百公里、当天搬家、当天立井架、当天开工、当天有进尺、当天起下管柱260柱、500根”的纪录。

各地参加塔里木会战的同行由衷称赞说:“***的队伍名不虚传,无愧于铁人的后代!”**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总是把工作看得高于一切,为了心爱的事业,他付出很多、也牺牲很多。

一次,在去石人沟井场的路上发生事故,已经当上修井队队长的**被摔成两根肋骨骨折,住进了医院。

可是,他人躺在病床上,心里却始终牵挂着井上的事,一边挂着吊瓶,还一边跟井上联系。

一听遇到了难题,他再也呆不住了,住院的第三天,就“逃”离医院,心急火燎地来到井场,带伤和队友们一起奋战了半个多月,直到这口井顺利完成。

1999年,**的父亲患上食道癌,饭都已经吃不下去了。

当时**正在搞侧斜井试验,听到弟弟电话说父亲最想见到他,他心如刀绞。

为了不影响工作,最终他也没能实现父亲生前最后的愿望。

父亲勤勤恳恳一生,辛辛苦苦把子女养大,作为长子,却不能在老人弥留之际陪伴在床头,令他悲痛至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