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B卷答案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B卷答案

B卷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
1.计算机控制系统由 CPU 及操作台、 I/O 接口与通道、
信号检测及变送、通用外围设备及被控对象组成。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总体控制方案设计、微型计算机选择、
控制算法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系统联调六个步骤组成。

3.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方法中,离散化方法包括差分变换法、零阶保持器
法和双线性法。

4.常用的数字滤波算法主要有算数平均值滤波、中值滤波、一阶滞
后滤波、程序判断滤波等四种。

5.模拟量输入通道由信号处理装置、采样保持单元、放大
器、 A/D转换器、控制电路几个部分组成。

二、简答题(共40分)
1.连续控制系统相比,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哪些特点?(12分)
答:与连续控制系统相比,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的混合系统。

(2分)
(2)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由计算机通过程序实现的(数字控制器),修改一个控制规律,只需修改程序,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分)
(3)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处理模拟、离散模拟、离散数字等多种信号形式。

(2分)
(4)计算机控制系统并不是连续控制的,而是离散控制的。

(2分)
(5)一个数字控制器经常可以采用分时控制的方式,同时控制多个回路。

(2分)
(6)采用计算机控制,如分级计算机控制、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等,便于实现控制与管理一体化,使工业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2分)
2.进入I/O通道的干扰按其对电路的作用形式通常分为哪两种?对每种干扰应
采取哪些抑制措施?(6分)
答:分为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3分);串模干扰可采用加入滤波器;用屏蔽线;在传感器位置进行信号放大;数字滤波来削弱干扰;共模干扰可采用高共模抑制比的潜质放大器;光电隔离;隔离放大器等形式削弱干扰。

(3分)
3.简述大林算法的设计准则。

振铃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利用大林算法消除
振铃?(6分)
答:准则:以大林算法为模型的数字控制器,使闭环系统的特性为具有时间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且滞后时间与被控对象的滞后时间相同。

(2分)在脉冲传递函数表达式中,包含有在z平面单位圆内接近-1的实数极点,则会产生振铃现象。

(2分)令数字控制器中产生振铃现象的极点(左半平面上接近-1的极点)的因子中z=1,就可以消除振铃现象。

(2分)
4.什么是“饱和效应”?为什么会产生积分饱和?采用什么办法可以防止或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