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1 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模块必考内容选考内容
测量和机械运动
光现象和声现象物态变化
八年级上册
透镜及其运用望远镜与显微镜
质量与密度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
压强和浮力特点
八年级下册功和机械嫩实验探究: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热现象:温度和物态变化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简单机械
内能和内能利用
电流和电路
电压与电阻
信息,材料,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欧姆定律
信息的传递
九年级全一册电功和电功率
能源
生活用电
家庭电路的组成
电和磁
焦耳定律
表 2 力学必考范围及要求
主题内容要求说明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Ⅰ15° C 空气中声速声现象
340 米/秒
声音的特性Ⅱ
噪声和能量Ⅲ
u>2f f<v<2f 倒缩小
实照相机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Ⅰf<u<2f v>2f 倒放大光现象
观点的折射Ⅱ实幻灯机
u<f 放大正虚放大
镜
长度时间的测量Ⅰ机械运动:物体位置
测量和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Ⅱ发生变化的运动。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
质量,密度是物质的
质量和密度的概念Ⅰ
一种特性。
公式: m= 质量和密度质量和密度的测量Ⅱ
ρ V 国际单位:千克
密度只是的运用Ⅲ
/米3,常用单位:
克/厘米3。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
力的认识Ⅰ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力力和运动
运动和力Ⅱ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直线上。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
压力和压强Ⅰ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压强
气体压强和液体压强Ⅱ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有关。
浮力计算公式: F 浮=
认识浮力Ⅰ
浮力G-T=ρ液 gV 排= F
浮沉条件Ⅱ
上、下压力差
简单机械简单机械Ⅰ杠杆平衡条件
功和功率功,功率,机械效率Ⅱ动滑轮和定滑轮
温度 T
热现象温度和物态变化
热传递条件
机械能Ⅰ①作用在物体上的
机械能和内能内能和热量Ⅱ力;②物体在力方向
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Ⅲ上通过距离。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电流和电压Ⅰ
电路串联:电流不分叉,
串,并联电路Ⅱ
并联:电流有分叉。
公式:I = U/R U=IR R
= U/ I 导体中的电流
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
欧姆定律电阻和变阻器Ⅰ
成反比。
欧姆定律Ⅱ
导体电阻 R= U/ I 。
对
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
变化、电流也发生变
化,但电阻值不变。
电功和电能Ⅰ
电功和电功率W=Pt=UIt
电功率电热Ⅱ
家庭电路的组成Ⅰ
家庭电路测电笔的使用
安全用电及故障排除Ⅱ
磁现象和磁场Ⅰ
安培定测判断磁场方电和磁电流的磁场Ⅱ
向
电磁感应Ⅲ
信息,材料,能信息和材料Ⅰ
源和可持续发展能源Ⅱ
表 3 电学必考内容范围及要求
主题内容要求说明
⒈量 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Ⅰ
仑。
⒉电流 I : Q=It 电流单位:安培 (A) 1
安培 =1000 毫安正电荷定向移动的
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综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流定律
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路做题。
⒉电压 U:电压单位:伏特 (V) 。
测Ⅱ
量电压用电压表 ( 伏特表 ) ,并联在电
路
⒊电阻 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Ⅲ
用。
符号: 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1.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
件组成。
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
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
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
路等现象
电路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
如金属、酸、
碱、盐的水溶液。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
绝缘体。
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
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I=I 1=I 2
U= U1+U2
R= R1+R2
串联电路U 1/ R1= U2/ 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
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
阻较小。
1 2
U= U = U
I=I1 + I 2
并联电路
1/R =1/R 1+1/R2
I 1R1= I 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大的通过
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大的导体电阻小。
公式: I =U/R U= IR R=U/I 导体中的欧姆定律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
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 。
Ⅰ
用于观察家庭电路的
Ⅱ组成部分和安全用电
及故障排查部分。
Ⅲ
Ⅰ
Ⅱ
Ⅰ串联分压与电阻成正
Ⅱ比。
Ⅲ
Ⅰ
并联分流与电阻成反
比。
Ⅱ
Ⅰ电阻不会随电压和电
流的改变而改变,电
Ⅱ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性质。
表 4 单位制和实验
主题内容要求说明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kg m Ⅰ
定的单位符号
s h N J 等
实验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Ⅰ
律
实验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Ⅱ
实验三: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影响的Ⅲ
因素。
实验四: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Ⅰ
实验五: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Ⅱ
实验六: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Ⅲ注意:以控制变量法实验
实验七:测量液体的密度。
Ⅰ为核心。
实验八: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Ⅱ
实验九: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Ⅲ
实验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Ⅰ
实验十一: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Ⅱ
系。
实验十二:伏安法测电阻。
Ⅲ
实验十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