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人教版考纲

初中物理人教版考纲

教学大纲对知识点要求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时间。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3.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及常用单位,知道各单位间的换算。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测量长度。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实验: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2、机械运动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刻度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

4.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活动建议讨论测量火车(汽车)速度的各种方案.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机械运动。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速度的概念。

理解速度的公式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知道平均速度会用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3、声1.通过实验,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通过实验,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乐音的三要素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4、光的色彩、光的传播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3.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5、平面镜、光的反射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3.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光的反射定律6透镜光的折射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

4.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例8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实验: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7质量1.了解质量的概念.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能估测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了解质量的概念。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应该对物理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认识,发展估测能力。

知道质量的单位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会使用游码。

实验:会使用天平称质量。

8密度1.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2.记住水的密度。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理解密度的概念。

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会用量筒测体积。

实验: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9其它物理属性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一些物理特征.2.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3.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关注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尝试与同学交流利用当地环境资源的见解.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

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一些物理特征。

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任何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意识。

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

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10力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3.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4.会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会测量力的大小。

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运动的方向;知道力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理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会作力的图示;知道重力;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方向竖直向下;会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滚动摩擦;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11二力平衡运动和力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2.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4.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实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知道物体的惯性。

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知道惯性定律。

知道惯性现象。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理解合力的概念。

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2压强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知道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的概念.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知道连通器的原理.*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选学)知道大气压强的现象;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知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机翼的升力(选学)13浮力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3.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

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14简单机械1.通过实验,了解杠杆平衡条件。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4.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理解力臂的概念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轮轴(选学)15功和功率机械效率1.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2.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化或转移的过程.3.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4.经历实验探究,理解机械效率.会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5.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

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理解机械效率。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例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理解功率的概念理解有用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6机械能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能简单描述机械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3.能简单描述动能、势能、机械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通过事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能用事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知道弹性势能理解动能、势能可以相互转化17温度物态变化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3.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并能描述它们的基本特征,能用熔点和沸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5.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例5温室效应、热岛效应)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理解)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能用熔点和沸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一些水循环现象(理解);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知道摄氏温度;会使用液体温度计。

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知道晶体的熔点;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会查熔点表。

知道蒸发现象;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知道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知道沸腾现象;知道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实验:观察水的沸腾。

知道液化现象。

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18宇宙和微观世界分子动理论内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2.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3.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4.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

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