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浅析

'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浅析

“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浅析摘要“做中学”指在学校中进行的基于“动手做”的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它具有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究步骤与方法,引领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学习与探究。

它强调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科学的思维方式、习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但在实际的学校科学教育中,“做中学”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呢?具体来说,本研究围绕学校的“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整合性,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首先,基于“做中学”的学校科学教育是否有其他整合或重组的教育方式;其次,这样整合或重组的科学教育方式有怎样的特点;最后,怎样去设计和实施基于“做中学”的学校整合性科学教育。

实施基于“做中学”的学校科学教育的注意事项和策略如下:一、尊重年龄特点,关注学习方式;二、强调准备充分,力求整合无痕;三、关注整合方式,注重方法习得;四、关注核心概念,强调综合感知;五、关注活动进程,有效整合资源;六、关注反思调整,彰显团队智慧。

关键词:“做中学”;整合性;学校科学教育Abstract"Learning by Doing" means based on the "DIY" inquiry-based science learning activities carried out in the nursery. It has some basic steps and methods of scientific inquiry, leading the children like scientists to learn and explore. It emphasizes the child by exploring ways of thinking can get science, acquisition of scientific learning methods and to develop good scientific attitude. But in actual science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doing" is what kind of state?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around the kindergarten "doing" integrated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carried out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based on the "learning by doing" kindergarten science education if there are other consolidation or restructuring of education; Secondly, consolidation or reorganization of such science education have what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how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based on the "learning by doing" Kindergarten integrated science education.The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the "learning by doing" kindergarten science education with basic considerations and strategies. One concern age characteristics, respect learning; Second, emphasize prepared, and strive to integrate trace; Third Watch integrated approach, focusing on methods acquisition; Fourth, focus on the core concepts, emphasizing comprehensive perception; five is concerned about the activities of the process,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resources; six is adjusted to reflect concern, highlighting the wisdom of the team.Keywords: Learning by doing;Integrated;Kindergarten Science Education目录摘要 (1)Abstract (2)一、绪论 (3)(一)研究背景 (4)(二)研究意义 (4)二、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基本理念 (5)(一)“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内涵 (5)(二)“做中学”的内涵 (5)三、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的评价 (5)(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5)(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6)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6)(一)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实际应用的分析 (6)(二)项目深入推广面临的问题 (7)1 加强对教师整合理念及教育技能的培训 (7)2提高对学生学习方式差异的关注与尊重 (7)3 关注教师的需要进行团队设计与实施 (8)五、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8)(一)如何应对挑战 (8)1、加强对“做中学”的衔接和推广 (8)2、加强“做中学”模式对其他学科的应用研究 (8)(二)如何推进农村科学教育 (9)1、加大农村教师培训 (9)2、加大物质环境的投入 (9)(三)美好的教育蓝图 (10)参考文献 (11)一、绪论“做中学”科学教育(以下简称“做中学”)是国家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倡导和推动,旨在提高儿童和全体公民科学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大项目,是国家“十五”规划重大课题之一。

“做中学”项目的思想来源于美国的动手做和法国的“”(动手和面团),2001年被引入我国,国内普遍称之为“做中学”(英译为Learning By Doing,即在学校中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科学的学习和科学教育)。

该项目热衷于面向学前和小学的儿童,使他们有机会亲历探究科学的过程,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奠定基础。

(一)研究背景最早提出“做中学”一词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

杜威以“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为依据,从新的意义上解释了知和行的关系,提出了“做中学”的思想,主张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

“做中学”学校和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处在世纪之交,国际上一些科学家主动采取参与教育改革的联合行动。

中国把这项改革实验叫做“做中学”,其他国家更多地叫做“动手做”。

“Georges Charpakde”认为,“做中学"作为一项教学改革实践强调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儿童动手动脑、亲自实践,让儿童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发展儿童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意义我国“做中学”引入者韦珏认为:“做中学”以培养儿童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能让儿童直接参与的科学主题探究为载体,引导儿童和科学亲密接触,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秦旭芳、庞丽娟认为:“做中学”科学教育让所有儿童通过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过程,建构基础性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基础。

”通过上述各国学者对“做中学”的定义,可以看出虽然表达上不尽相同,但所说的“做中学”内容上基本一致,都是指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科学的学习和科学教育的活动。

我认为“探究式”是指在学校内,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来感知、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强调科学经验的获得,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及学习态度的培养。

“做中学”是在了解世纪年代以来国外科学教育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总结我国中小学和学生科学教育取得的经验,吸收和借鉴国际科学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实践目标和价值取向。

二、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基本理念(一)“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内涵“探究式”科学教育指:在学生科学教育活动中,建立以“做中学”为基础的多种学习方式、内容、手段有机整合的科学教育类型。

它既包括“做中学”内各种形式、方法、手段的调整与重组,也包括科学领域和其他领域教育的有机整合。

其整合方式是基于学生学习特点与风格,充分调动学生“听中学”、“看中学”、“读中学”、“说中学”、“思中学”,并与“做中学”的相结合,形成多形式、多元化的学生科学教育方式。

基于“做中学”的小学整合性科学教育活动强调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而“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中也有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但它们是存在着一些差异的,它们虽然都有这些学习方式,但在运用上各有偏重。

(二)“做中学”的内涵“做中学”在我国也有人称之为“动手做”,在美国被称为“HANDS-ON”(动手做),法文为“LA MAIN A LA PATE”(动手和面团),形式不一,实质相同,就是“Learning By Doing”。

“做中学”的原型是美国林那拉德曼教授在年提出来旳的学习模式,是一种由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其实质就是动手动脑探究学习。

美国科学改革委员会主任詹姆斯罗斯福认为“HANDS-ON”是通过亲身体验而学习,具体地讲就是用科学仪器(量尺、天平、试管、显微镜、温度计等)探究客观事物(植物、岩石、昆虫、磁场等)的科学学习活动。

这种学习模式被法国学者、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乔治夏帕克先生倡导和命名,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倡导以亲自动手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的研究和改革,旨在提高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水平,培育儿童科学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2001年我国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倡导和推动了这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教育改革在中国实施,取名“做中学”。

三、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的评价(一)国外的研究现状美国的“HANDS-ON”和法国的“LA MAP”,已分别经历了十七年和十年的研究摸索,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美国拉德曼教授在十七年前就提出了“HANDS-ON”的学习模式,在教学改革取中得了显著成效。

从1991年起,以美国的国家科学研究会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