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0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老人教)考点22 简单多面体与球
2010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老人教)考点22 简单多面体与球
从而 DC
(
2,0,0), DE (
2 ,-1, 2
2 2
),故
x2
0
2
2 x2
y2
2 2
z2
0
,所以
x2
0,
z2
可取
y2
1 ,则
n2
(0,1,2),从而 cos
n1, n2
n1n2
n1 n2
3
.
3
2 y2 ,
【方法技巧】(1)用几何法推理证明、计算求解;(2)空间向量坐标法,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解题.
【规范解答】设球的半径为 r ,则圆柱形容器的高为 6 r ,容积为 r2 6r 6 r3 ,高度为 8cm 的水的体
积为 8 r2 ,3 个球的体积和为 3 4 r3 4 r3 ,由题意 6 r3 - 8 r2 = 4 r3 解得 r 4 . 3
【答案】4
4. (2010·江西高考文科·T16CD ,且 PA 8 ,则该四棱锥的体积是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棱锥的体积公式的应用,属容易题.
【思路点拨】按棱锥的体积公式代入数值求解.
【规范解答】
V四棱锥P ABCD
1 3
S底
h
1 3 S正方形ABCD
PA
1 6 68 96 . 3
【答案】 96.
7. (2010·上海高考文科·T20)如图所示,为了制作一个圆柱形灯笼,先要制作 4 个全等的矩形骨架,
【命题立意】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三垂线定理 等,考查线面距离的求法、二面角的余弦值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 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化归 与转化的能力. 【思路点拨】(1)把直线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寻找过此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2)做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再根据三角函数、余弦定理等求解.
9. ( 2010 · 重 庆 高 考 理 科 · T 1 9 ) 如 题 ( 19 ) 图 , 四 棱 锥 P ABCD 中 , 底 面 ABCD 为 矩 形 ,
PA 底面ABCD , PA AB 6 ,点 E 是棱 PB 的中点.
(I)求直线 AD 与平面 PBC 的距离;
(II)若 AD 3 ,求二面角 A EC D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所以,当
r
2
2.4 (3
)
0.4 时
S
有最大值.
最大值为 2.4 0.4 3 (0.4)2 1.51 (平方米)
(2)由(1) r 0.3 时, h 0.6 其正视图与侧视图均为边长是 0.6 的正方形,俯视图是半径为 0.6 的
圆.如图:
8. (2010·重庆高考文科·T20)如题图,四棱锥 P ABCD 中, 底面 ABCD 为矩形, PA 底面ABCD , PA AB 2 , 点 E 是棱 PB 的中点. (I)证明: AE 平面PBC ; (II)若 AD 1 ,求二面角 B EC D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AOB ,将剩余部分沿 OC、OD 折叠,使 OA、OB 重合,则以 A、(B)、C、D、O 为顶点的四面体的体积
为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和几何体体积的求法.
【思路点拨】先确定折叠后的几何体的形状,再由体积公式求体积.
【规范解答】折叠后的图形如图所示,
∵ BO OC, AO OD ,∴ A(B)O 平面COD . ∴ AO 为四面体 A(B) COD 的高,
25 (C) 1 R
3
18 (B) R arccos
25 (D) 4 R
15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即求弧长)问题,解三角形,平行线等分线段成比例的知识,
考查了学生利用平面几何知识解决空间几何体问题的能力.
【思路点拨】欲求 M 、 N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根据弧长公式可知,需求 MON 的弧度数,进而转化为 求线段 MN 的长度.∵题目中所给条件多大集中在 BCD 内, 故探求 MN 与 CD 的数量关系.
22 所以在 RtDAE 中, DE AE2 AD2 2 .在 RtCBE 中, CE BE2 BC2 2 ,
,又 CD 2 ,所以所以 CDE 为等边三角形.取 CE 的中点 F ,连结 DF ,则 DF CE . 因 BE BC 1 ,且 BC BE ,则 E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 BF ,则 BF CE ,
考点 22 简单多面体与球
1.(2010·四川高考理科·T11)半径为 R 的球 O 的直径 AB 垂直于 平面 ,垂足为 B , BCD 是平面 内边长为 R 的正三角形,线段 AC 、 AD 分别与球面交于点 M , N ,那么 M 、 N 两点间的球面
距离是( ).
17 (A) R arccos
【思路点拨】(1)建立 S 关于 r 的函数,根据函数的性质求最值;
(2)确定几何体的有关数据后,按三视图的要求画图.
【规范解答】(1)设圆柱形灯笼的高为 h ,则 4(4r 2h) 9.6 ,所以 h 1.2 2r
所以 S S底 S侧 r2 2 rh r2 2 r(.2 2r) 2.4 r 3 r2 (0 r 0.6) .
的 半 径 与 圆 柱 的 底 面 半 径 相 同 ) 后 , 水 恰 好 淹 没 最 上 面 的 球 ( 如 图 所 示 ), 则 球 的 半 径 是
____cm.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圆柱和球的体积公式以及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
【思路点拨】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减去圆柱内高度为 8cm 的水的体积即为 3 个球的体积和。
【命题立意】本小题考查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考查余弦定理及其应用,考查空间向量的基础知识和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 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思想. 【思路点拨】(1)通过证明线线垂直证明结论:线面垂直,(II)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再利用三角函数、 余弦定理等知识求余弦值.或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证明垂直和求出有关角的三角函 数值.
∴ MN ∥ CD .∴ MN
AM
4
,
即 MN
4 CD
4R.
CD AC 5
5
5
在三角形 MON 中, OM OM R , MN 4 R 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5
cos MON = OM 2 ON 2 MN 2 17 , ∴ MON arccos 17 .
2OM ON
25
25
2. (2010·全国卷Ⅰ理科·T12)已知在半径为 2 的球面上有 A、B、C、D 四点,若 AB=CD=2,则四面 体 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
(II)设平面 BEC 的法向量为 n1 ,由(Ⅰ)知, AE 平面BEC ,故可取 n1 EA (
2 ,0, 2 ).设 22
uur uuur uur uuur
平面 DEC 的法向量 n2 (x2 , y2 , z2),则 n2 DC 0, n2 DF 0 ,,由 AD 1 ,得 D(0,1,0),G( 2,1,0),
∴V体体体
A-CDO
1 3
S OCD
AO
1 3
1 2
OD OC
AO
112
22
22
28
2
.
32
3
82
【答案】 .
3
【方法技巧】折叠问题的关键是找到折叠前后,变与不变的量.一般在折线同侧的量(包括角和距离)不
变,跨过折线的量要改变.
6.(2010·上海高考文科·T6)已知四棱锥 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 6 的正方形,侧棱 PA 底面
3
(方法二)(I)以 A 为坐标原点,
射线 AB, AD, AP 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的正半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 xyz .如图所示.
设 设 D(0, a, 0) , 则 B ( 2,0,0), C ( 2, a, 0) , P (0,0, 2), E
2
2
( ,0, )。
于
A
均在同一个球面上, AB AA1 1 , BC 2 ,则 A , B 两点间
B
的球面距离为
.
A1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棱锥、球的基本知识,考查多面体与球体的内接 B 1
D C
D1 C1
问题,考查球面距离问题,考查空间想象力.
【思路点拨】先求体对角线长即为球的直径,再求球心角,最后由弧长公式求两点间的球面距离.
【规范解答】选 A . 连结 BM ,∵ AB 为球 O 的直径,∴ BM AC ,
在 RtABC 中, AB 2R, BC R, AC AB2 BC2 5R
由射影定理可得 BC2 CM CA CM BC2 5 R .则 AM AC CM 4 5 R .
CA 5
5
同理,联结 BN ,则 ABM ABN ,则 AN AM ,又 AC AD ,
四面体 ABCD 的体积最大,分别取 AB 与 CD 的中点 E 、 F , 连结
EF , 此 时 球 心 O 为 线 段 EF 的 中 点 , 则
EF 2 OA2 AE2 2 22 1 2 3 .
VA BCD
1 3 SECD
AB
1 122 32
32 4
3
.
3
3.(2010·湖北高考理科·T13)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高度为 8cm 的水,若放入三个相同的球(球
23
(A)
3
43
(B)
3
(C) 2 3
83
(D)
3
【命题立意】本小题主要考查几何体的体积的计算、球的性质、异面直线的距离,通过球这个载体考查考
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推理运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