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2
赏析
乱石穿空,
写出险怪
惊涛拍岸,
写汹涌 描绘出水石 相搏的情状
写出高峭
卷起千堆雪
写出浪花四溅,狂澜 奔腾起伏的异景
这几句,声音、色彩、姿态,无 不逼真。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 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 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 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 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 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 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 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思 瑜 叹 己
感慨: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朗
读
豪放词特点
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宏雄放,
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 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 守音律。
拓展:对比阅读:学了《赤壁怀古》,我们领略了 苏轼的豪放词风,有人说:苏词“短于情”,那么, 事实是否如此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苏轼的另一首 词。请学生一起朗读。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 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 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南宋俞文豹《吹剑录》载:东坡在玉堂(翰
林院),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 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 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 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 ‘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人道是 ,郎三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
多情应笑我,早生 华发。人生如梦
曹 操
羽 扇 纶 巾
运筹帷幄于中军帐
驰骋铁骑于战场
品味与领悟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角度)描写周瑜的? 研习下阕:
小乔初嫁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年轻得意 人才出众 风流潇洒 自信乐观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 笑 间
风流儒将 英雄周瑜
强虏灰飞烟灭
_______
从容破敌
苏轼
鉴赏指导
感受诗情 鉴 赏 诗 歌 领悟诗意 把握形象 展开联想 仔细品味 反复吟咏 感受韵律 加深领悟
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 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 大江东去,淘空一切,唤起我们所有的向往。“浪” 怎能冲洗千古风流人物呢?显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 作用,使无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 江水一去不复返。这三句写景和抒情议论结合得天 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 人生的思索。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由江水而岁月。形象生动传神。
《雨霖铃》 景 物 人 物 行 动 寒蝉、长亭、骤雨、烟 波、楚天(实景)
《念 奴 娇 赤壁怀古》
大江、故垒、乱石、惊 涛(实景) 杨柳岸 、晓风、残月(虚景) 强虏灰飞烟灭(虚景)
帐饮、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 (周瑜)谈笑 (我)一尊还酹江月
作 者 情 感
无绪、留恋、多情自 古伤离别、纵有千种 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承上启下,呼应开端, 又勾起下片。眼前所见, 美不胜收,难以尽述,故 总赞之曰“江山如 画。”“多少”句呼应 “三国周郎”句,又启下 片,由写江山而折入人事。 “多少”,是兼具孙、刘、 曹三方面而言。
赏析 上阕咏赤壁 实景
乱:山崖陡峭不平 穿:山岩高耸入云 惊:浪涛奔腾澎湃 卷:江水汹涌翻滚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诗 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 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 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赏析
大江 观景: 东去
浪
淘 (尽 )
乱石
穿空
惊涛
拍岸、卷(雪)
思人:
(遥想)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如果按词的风格划分,这首词应该属于什么 风格呢?
从这首词惓惓不已的思念来看,很显然这首《江城 子》应该是婉约的,这种说苏词“短于情”的说法 是不正确的。陈后山曰:“风韵如东坡,而谓不及 于情,可乎?” 所以,无论是婉约还是豪放,两种风格可能同时出 现在一个人身上,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婉约派词 人李清照就曾经写下:“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的豪壮诗句。这也让我们对这两种风格有了更深刻 的体会。
上阕:咏赤壁,写景抒怀,引起对古代英雄的怀念 景 人
赏析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 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上片重写景,下片“遥 想”一词接应上文,心往神 驰,八百七十四年前的周瑜 就在作者描写的赤壁雄奇壮 丽景色中出现了。苏轼刻画 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刘 备
关 羽
张 飞
张 飞
赏析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故垒”,旧时军营营垒;“人道是”, 含蓄地点明黄州赤壁史事,仅仅是根据 传闻,并非作者本人所确认;这句按正 常句序,应是:“人道,故垒西边,是 三国周郎赤壁。”之所以颠倒,是为了 突出“三国周郎赤壁”。“赤壁”而冠 以“三国周郎”,为的是突出其历史意 义,本句引出历史上的“风流人物”, 进一步提出“三国周郎赤壁”作为一篇 主脑,文章由此生发开去,并为下面写 周瑜先伏一笔。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上 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片记述梦境, 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情意缠绵,字字 血泪。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诗人自己。词中采用白描手法, 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 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 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品味与领悟
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轻有为英气不凡?
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 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轼这年四十七岁, 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 感慨万千。下面几句就是写自己失意的感伤 之情。
赏析
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 发。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 英雄人物的痴情向往。这种向往在两鬓斑白年近半百 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多情应笑我”是倒 装句,须解作:应笑我多情。这里用自嘲方式写自己 的感伤,感情大落,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以呼应首三句。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 云,稍纵即逝,也是心境旷达,潇洒酒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