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英语的会话教学

小学英语的会话教学

小学英语的会话教学
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准备阶段,也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期之一。

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英语的学习的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语音、语调的基础,为进一步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所以我们英语学习决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点的学习上,而应把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用于交流思想、交换信息和表达情感上去.正如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我们必须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
小学英语的课文是由对话形式组成的,这些对话贴近生活,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有利资源,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以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3B中的Unit 7 Where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这样组织小学英语的对话教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一)Listening(听)
我们知道:人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先是把声音符号与事物联系起来,而后是自己发出声音符号,最后是把书面符号与事物联系起来。

所以,听既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又是英语教学的手段;是英语学习的必由之路,也是第一道关口,这一关过得如何对以后的说、读、写有重要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应从听入手,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视听设备,辅之以手势、表情、动作等.听录音,注意发音的语速、语调,使学生把实物与声音符号联系起来,让学生多听,培养听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只书包,上课时放入钢笔、铅笔、课本等,然后装做正在寻找什么的样子,并且说:Where’s my book? Where’s my pen? Oh, here.It’s in my bag.
将一只玩具电动车放在桌子上,并且说:
Where’s my toy bus? Oh.It’s on the desk.
这样学生能体味到的意思,并且在教师的表演中锻炼了听的能力。

(二)Speaking(说)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并且兴趣浓厚,所以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说外语的习惯,让学生在听好的基础上大胆发言,张开嘴说,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要以预防为主,以便在学生开口前减少或避免错误。

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也要正确对待,有的错误如单词、音标的读音中的错误要立即给学生纠正以免造成错误印象,有的错误如单复数问题不要立即纠正,可先让几位同学示范,再让出错的同学说。

对学习中出现错误的同学要肯定他们大胆开口发言的精神,予以鼓励,如学生拍手,教师语言和手势等手段保持学生积极性,让他们敢于继续发言。

在本课中,确定学生已明白了“where”的意思后,可以让学生跟读课文,教师领读或跟录音机读均可。

I can't find Mum.Where's she?
She's in the kitchen.
然后可点名或让学生自愿站起来复述句子,教师做适应的引导与指导、纠正。

(三)Practising(练)
在学生能说出句型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操练。

操练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可围绕对话中的典型句型做替换性操练,还可以用歌谣等等,让学生自由发挥,使学生能过对话并运用其中的句型于情景中去。

例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用自己的学习用具、日常用品和身旁的同学、教师做替换性练习,熟悉的用法。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教给他们歌谣“Where’s my broom?”
Oh,where?Oh,where?
Oh,where’s my broom?
I need it to clean my room.
(四)Using(用)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交际,而不是单纯为了学语言而学语言。

在学生掌握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可根据学生水平及年龄、教材特点,运用所学知识来设立情景表演对话,激发学生兴趣,开拓思路,回到语言学习的目的上去。

例如教师可用“Find”的游戏让学生运用所学,在教室周围放置书或文具等实物。

一位同学用“I can’t find…….Where’s……”提问,其余同学猜测,用句型“It’s……”回答,在游戏中巩固。

总之,只有把课堂教学模拟成一个真实场景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真切性。

如果我们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违背了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无法达到语言的交际目的。

所以成功的外语课堂应是在尽可能多的情景条件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口语训练为主,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巩固所学,运用所学达到交际的目的。

这是当代外语教学的趋势,也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