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经济学 第8章 反垄断法

产业经济学 第8章 反垄断法

托拉斯法。在1966年的US v. Schlitz Brewing Co.案中,美国Schlitz
公司收购了加拿大一家酿酒公司的大部分股份。法院认为,该收购 排除了Schlitz公司与加拿大公司的美国子公司之间在美国市场上的 直接竞争,因而违反《克莱顿法》第7条。
21
第三节 中国的反垄断法
一、《反垄断法》的宗旨和主要任务 第1条:主要任务是对垄断行为的预防和制止 ,其主要内容
18
五、反托拉斯法的适用例外
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特别法规定反托拉斯法不适用于个别 具体的经济部门、企业的某些行为方式或者一些危机情 况。这些经济部门通常是在整体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 地位的部门,如交通,能源、通讯、金融、保险业等等。
通过设立独立的行政机构来直接管理和监督这些行业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
➢ 掠夺性定价:垄断企业制定的价格如果低于短期边际 成本,则这种价格的买卖应视作掠夺性交易。
➢ 价格歧视:《克莱顿法》第2条禁止所有的企业从事具 有反竞争效果的价格歧视行为。
➢ 拒绝交易:企业拒绝交易的权力只适用于不存在形成 或者维持垄断地位的情况。如果垄断企业拒绝交易是 为了提高或维持垄断力,则是非法的。
13
20世纪初,政府提起诉讼,认为标准石油公司实施了“掠 夺性定价”。官司打了好多年,1911,美国最高法院支持 一家低级法院于1909年作出的裁定:标准违法,因为它妨 碍了新形成的企业的竞争。然而,事实上,在标准被裁定 于1911年解散时,该行业有147家独立石油公司在于标准 进行竞争。
随后的著名案例是美国烟草公司案,1911年被判为垄断, 遭到强制拆分。1945年,美国铝业公司也被拆分。美国电 话电报公司(AT&T)则在1974年就遭到司法部调查,政 府认定该公司垄断地方和长途电话服务以及电话设备市场。 1984年,双方达成庭外和解,AT&T将国内电话业务拆为8 家小“贝尔”公司。1961年的通用电气公司案中,有七位 电器行业经理曾经因为协商价格被判入狱。
中,法院指控两个美国公司和其中一家美国公司的加拿大子公司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联合排除其他美国公司向加拿大提供钒,认为 其行为满足《谢尔曼法》第2条从事垄断化的要件,尽管发生在国外, 但适用《谢尔曼法》,因为其目的在于垄断或限制美国的国内商业 或者对外贸易。 在企业合并的情形下,如果外国公司兼并美国公司,那么应把这种 合并视作两个美国公司间的合并,理所当然地应受《克莱顿法》第7 条的制约。如果美国公司兼并外国公司,在特定的情形下也适用反
竞争产生影响;在《克莱顿法》第2条的规定中属于禁止之列。 纵向价格歧视:供货人的歧视行为会对购货人之间的竞争产
生影响;《鲁宾逊—帕特曼法》 搭售安排; 《克莱顿法》第3条:如果这种协议能导致实质
上减少竞争或形成垄断,予以禁止。 独家交易协议; 《克莱顿法》第3条:独家交易协议中规定
的条件具有限制竞争的效果,因此这种协议一般是违法的。
合理原则:某些协议行为不仅限制了竞争,而且造成 了垄断的弊害,才应加限制或禁止,即法律不能对垄 断一律加以禁止,要区别对待,这是对本身违法原则 的发展和补充。
7
第二节 美国的反托拉斯法
一、卡特尔和纵向约束 二、价格歧视和搭售安排 三、垄断 四、企业合并
8
一、 卡特尔和纵向约束
《谢尔曼法》第1条:“任何以托拉斯或其它方式限制洲际 贸易或对外贸易的合同、联合或共谋为非法。”
25
4、相关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含义、说明标 准、具体解释
➢ 《反垄断法》的正式出台为规范市场垄断行为 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但具体适用还需要就 若干条文进行进一步的立法、司法解释,加强 法律适用的操作性、确定性与可预见性。
➢ 同时,需对某些问题做出进一步的明确规定
26
可口可乐并购案例
27
产业经济学 第8章 反垄断法
第一节 反垄断法概述
一、反垄断法的概念 二、反垄断法的立法沿革 三、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和保护对象 四、反垄断法的执行原则
2
一、反垄断法的概念
反垄断法:国家调整企业垄断活动或其他限制竞争行 为的有关实体法和程序法。 名称因国而异
美国称之为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 联邦德国称该法律为“卡特尔法” 日本反垄断法叫做“禁止垄断法” 英国称之为“限制性商业惯例法” 欧洲共同体称为“竞争法”
1923年,联邦贸易委员会起诉国际鞋业公司,其根据是该公 司购买了从事鞋业制造和销售的麦克尔韦恩公司的所有普通 股票,从而违反了克莱顿法第七款。最高法院认为:“确实 两个公司都在相同的几个州从事销售礼服鞋的业务,但是两 个公司在这几个州内的市场是不一样的。……麦克尔韦恩公司 一般是同批发商和大零售商进行交易,国际鞋业公司则在小 社区内同商人进行交易。”最高法院由此得出结论:国际鞋 业公司的购买没有违反克莱顿法第七款。
包括两个方面 : ➢ 第一个方面,是对垄断行为的调整
对垄断协议的监管、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监管、对经 营者集中的监管 ➢ 第二个方面,是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 为的调整
22
二、我国《反垄断法》需进一步完善之处
1、管制性产业的垄断问题
➢ 一些行业和一些基础设施企业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垄断, 这些行业往往都有专业的管制部门 ,这些行业的反垄断 问题,一直是我国反垄断立法中被广泛关注和争议的焦 点
➢ 反垄断法与政府管制的协调 ➢ 对反垄断法与政府管制适用范围的划分最为关键的是建
立一套有效的、动态的协调体系 ,同时,充分发挥反垄 断委员会的协调职能
23
2、“行政垄断”问题
➢ 采用“分别主体立法模式”:区分“经营者”和 “行政机关与公共组织”,对各自的限制竞争行为 进行规定 ,会造成立法上的不周延
新的合并准则
➢ HHI指数被分为三个区段:1000点是执行机关是否采取干预措施的 界限。低于1000点为未集中;1000-1800点之间为中等程度集中; 在观念上区分了有利于竞争的合并和反竞争的合并 1800点以上为高 度集中;达到10000点以上为纯垄断
➢ 对非横向合并采取了非常宽容的态度
17
联邦贸易委员会起诉美孚石油公司,认为美孚石油公司和被 合并的赫姆勃炼油公司都是从事同一行业的公司,它本身虽 然没有从事石油生产,但它的附属公司却拥有从事原油生产 的公司股票。两者兼并的结果是削弱了两公司间实际的和潜 在的竞争。但是,这一案子最后却由于法院判定美孚石油公 司和赫姆勃炼油公司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竞争而撤诉。
10
三、垄断
垄断是指一个企业在某种产品的市场上有控制 和独占的权力,没有任何竞争者能与之竞争
垄断的经济后果和社会后果 反垄断政策
第一种,结构主义政策 (禁止性政策 ) 第二种,行为主义政策 (滥用性政策 )
11
《谢尔曼法外贸易”
➢ 反垄断执法机构只是可以向有关上级机关提出依法 处理的建议,并没有直接的管辖权。这样《反垄断 法》对行政垄断就起不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24
3、反垄断法的执法体制问题
➢ 《反垄断法》最终确立了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 与反垄断执法机构并存的机构体制,反垄断执 法机构究竟由哪些部门组成还未最终确定。
➢ 由于这种体制的分散性与非独立性,实施过程 中面临大量的管辖权划分与执法机构之间的行 政协调问题。
3
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以及职权和 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宪法、行政法、 民法、商法、刑法等。
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 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 要内容的法律,如行政诉讼法、行政程序法、 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立法程序法等。
4
二、反垄断法的立法沿革
1889年加拿大《禁止限制性贸易的合并法》 1890年美国《谢尔曼法(保护贸易及商业不受非法限 制于垄断危害的法案)》:避免垄断资本的过度集中, 反对市场垄断化 1914年美国《克莱顿法》:弥补《谢尔曼法》的不足 1914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法》:设立一个独立于 行政的委员会,负责反对“不公平的竞争方法”,以及 “商业中不公平的或欺诈性的行为(做法)”
15
2、合并监督
➢ 《克莱顿法》第7条禁止任何人以取得他人财产或 股份的方式进行合并,在某一产品和某一领域的市 场实质性地减少竞争或导致垄断的形成。
➢ 它的核心是合并所产生的竞争效果。 ➢ 法院的审判实践
16
3、合并准则
➢ 合并准则从其性质上来说只是行政规定.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 在实际上,美国的合并政策大多体现在合并准则中
法院分析
➢ 首先确定相关市场的范围,包括一定的产品和一定的区域这两个方 面
➢ 随后考察某个企业在该市场上是否有垄断力,首先要看它所占的市 场份额
➢ 垄断企业的行为是评价垄断力合法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12
垄断企业滥用其优势的行为的主要类别:
➢ 提高价格 :只有以反竞争的方法取得或维持垄断力的 企业,其提高价格的行为才是犯罪。
少和取消国家直接调整的经济部门,使自由竞争重新回 到这些例外部门。
19
六、反托拉斯法的域外适用
美国反托拉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国际效 力。
《谢尔曼法》第1条和第2条的规定,它们也 适用于美国的对外贸易,因此也适用于美国 公司的出口业务
20
在1962年的Continental Ore Co. v. Union Carbide of Carbon Corp.案
卡特尔协议
➢ 企业之间为了控制其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而在特定的行业和商品 中取得垄断的一种协议
纵向约束行为 其它合作形式:从事联合一致的行为、组建贸易协会或订立
信息交换协议 企业内部协议:母公司与子公司的 “企业内部共谋说”
9
二、价格歧视和搭售安排
《克莱顿法》、《鲁宾逊—帕特曼法》 横向价格歧视对实施价格歧视的企业与同一层次企业之间的
5
三、立法目的和保护对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