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油田化学 第五章 注水井调剖与油井堵水
油田化学 第五章 注水井调剖与油井堵水
硫酸是增注调剖剂; 氢氧化亚铁是一种沉淀,同样可起调剖作用。 (2)特点 近井增注,远井调剖。
3、硅酸凝胶
硅酸凝胶是由水玻璃与活化剂反应生成。
(1)什么是水玻璃? 又名硅酸钠,分子式为Na2O·mSiO2 m:模数(即水玻璃中SiO2的物质的量与Na2O 的物质的量之比)。 模数一般在1~4范围。 水玻璃的性质随模数而变。模数越小,水玻 璃碱性越强,越易溶解。
了解堵剂的适应性、了解 堵剂的作用机理
1、硫 酸
(1)调剖机理
硫酸先与近井地带的碳酸盐反应,增加了注 水井的吸水能力;
产生的硫酸钙、硫酸镁将随酸液进入地层, 饱和后析出,形成堵塞;
由于高渗透层进入的硫酸多,主要堵塞发生 在高渗透层。
(2)特点 近井增注,远井调剖。
2、硫酸亚铁
(1)调剖机理
等). 有些是通过去溶剂化和压缩水膨体扩散双
电层来抑制膨胀的作用(如NaCl溶液); 有些通过与水膨体中的-COO-反应生成弱
亲水能力的基团来抑制水膨体的膨胀(如 HCl、CaCl2、FeCl3等溶液)。
7、冻胶微球
冻胶微球是粒度达到纳米级的冻胶分散体。 它采用微乳聚合的方法制得。
在地层中,冻胶微球有一定的膨胀倍数, 它可在高渗透的通道中通过运移、捕集、变 形、再运移、再捕集、再变形……的机理, 由近及远地起调剖作用。
COO-的聚合物(如HPAM)生成。 Zr4+可来自ZrOCl2或ZrCl4 氧氯化锆
聚丙烯酰胺的锆冻胶示意图
多核羟桥络离子形成
(2)锆的多核羟桥络离子如何形成?
络合 水解
羟桥作用
多核羟桥络离子形成
进一步水解和羟桥作用
大的无机阳离子
多核羟桥络离子与HPAM交联
5、铬冻胶
(1)铬冻胶如何形成? 用Cr3+组成的多核羟桥络离子交联溶液中带
(3)水注不进去
第五章 油水井化学改造
第一节 注水井调剖
一、什么叫注水井调剖
油
驱油体系的
层
洗油效率低
采
收
率
低
驱油体系的
波及系数低
界面张力 润湿性
水油流度比 地层非均质性
一、什么叫注水井调剖
吸水能力好 吸水能力差
一、什么叫注水井调剖
低渗透层 含油饱和度高
•油层是不均质的; •注入水沿阻力最小的地方前进; •高渗透层流动阻力小; •由于注入水的冲刷,使油层的
酸性硅酸溶胶胶团示意图 (假定模数为1)
碱性硅酸溶胶(实验七)
生成: 碱性硅酸溶胶是将盐酸 加到水玻璃中生成。
特点:
溶胶优先吸附与其成分相 同的离子(SiO32-),胶粒带 负电。
碱性硅酸溶胶胶团示意图 (假定模数为1)
4、锆冻胶(实验七)
(1)锆冻胶如何形成? 用Zr4+组成的多核羟桥络离子交联溶液中带
COO-的聚合物(如HPAM)生成。
聚丙烯酰胺的锆冻胶示意图
Q:Cr3+的多 核羟桥络离 子如何形成?
5、铬冻胶
(2) Cr3+ 可有哪些来源?
醋酸铬
KCr(SO4)2、CrCl3、Cr(NO3)2、Cr(CH3COO)3
重铬酸钾
由Cr6+(如K2Cr2O7、Na2Cr2O7)用还原剂(如 Na2S2O3、Na2SO3、NaHSO3)还原得到
硫代硫酸钠
6、水膨体
水膨体是一类适当交联遇水膨胀而不溶解的 聚合物。
在丙烯酰胺聚合过程中加入少量交联剂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聚合后干燥、磨 细,就可得到聚丙烯酰胺水膨体 。
6、水膨体
一种聚丙烯酰胺水膨体的膨胀性
6、水膨体
供选用的携带介质有三类: 非极性物质(如煤油) 半极性物质(如乙醇、异丙醇), 电解质溶液(如 NaCl、HCl、CaCl2、FeCl3
不均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 •注入水的波及系数低,采收率低, 油井含水上升快。
单井油井堵水
k2> k3 > k1
高渗透层 (含油饱和度低)
一、什么叫注水井调剖
“调剖”含义 :
调整注水油层 的吸水及系数,从而 提高采收率。
一、什么叫注水井调剖
3、硅酸凝胶
硅酸凝胶是由水玻璃与活化剂反应生成。 (2)什么是活化剂?
是指可使水玻璃由先变成溶胶再变成凝胶的物质。 常用的活化剂是盐酸。 根据盐酸和水玻璃的混合顺序可分为酸性硅酸凝 胶和碱性硅酸凝胶。
酸性硅酸溶胶
生成: 酸性硅酸溶胶是由水玻 璃加到盐酸中生成。
特点:
溶胶优先吸附与其成分相同 的离子(H+),胶粒带正电。
深部液流转向
浅层 封堵
深部 调剖
单井油井堵水
调剖剂
单井油井堵水
调剖剂
从19世纪70年代提出,已由单纯的“剖面调整” 发展为深部封堵高渗透层。
二、调剖技术的分类
(1)单液法调剖:一种工作液 (2)双液法调剖:两种工作液
按起作用的 工艺分类
1、单液法
定义:
向油层注入一种工作液,这种工作液所带 的物质或随后变成的物质可封堵高渗透层.
基本原理:
注入过程中 流 体
溶液、乳状液、 溶胶、悬浮体
进入地层后 流动性降低
凝胶、冻胶、 沉淀、固化物
2、双液法
定义: 向地层注入相遇后可产生封堵物质的两种
工作液(或工作流体),封堵高渗透层。
基本原理:
隔离液作用:
注水
注水
调节封堵位置
第一工作液 第二工作液
隔离液 注入水
封堵物质
三、单液法堵剂
调剖剂:又称堵剂,注入地层起封堵作用的物质。
8、石灰乳
石灰乳是将氧化钙分散在水中配成的氢氧化钙 悬浮体。
特点:
氢氧化钙的粒径较大( 62μm左右),特别适合 于封堵裂缝性的高渗透层。由于氢氧化钙颗粒不能 进入中、低渗透层,因此对中、低渗透层有保护作 用。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可用 于封堵高温地层。
氢氧化钙可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氯化钙, 在不需要封堵时,可用盐酸解除。
9、粘土/水泥分散体
粘土/水泥分散体由粘土与水泥悬浮于水中配成。 特点
适合于封堵特高渗透地层。粘土与水泥进入地层后, 可在孔隙结构的喉部形成滤饼。在滤饼中,水泥的水 化反应,使滤饼固结,对特高渗透层产生有效封堵。
第二篇 采油化学
第五章 注水井调剖与油井堵水
前言
(1)为什么进行油水井改造? 油水井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影响油田
的正常生产。 (2)油水井存在哪些问题?
油井:5个问题,5字概括 水井:3个问题
前言
油井问题
水井问题
(1)砂、(2)蜡、 (1)出砂
(3)水、(4)稠、 (2)吸水剖面不均匀
(5)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