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I-1复习2016.06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I-1复习2016.06


而计算时又忽略此项内容,故会造成温差的偏差,所以在处理数据时可采用外推法,必
须温度上升到最高值后还要再继续测 2 分钟以便于作图更为准确,这样可较客观地反映
出由反应热效应引起的真实温度变化值。
三、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和活化能的测定
判断题
1、( × )测定(NH4)2S2O8 和 KI 的反应速率时, (NH4)2S2O8 溶液应慢慢加入到 KI 等混合 液中。
3、 如何鉴别溶液中是否有 Fe2+?
4
答:用 K3[Fe(CN)6]溶液检验,若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二价铁离子存在。 4、 简单说明乌洛托品具有缓蚀作用的原因?
答:乌洛托品阻碍了铁单质与氢离子的置换反应。
五、硫酸铜的提纯
判断
1、( √ ) 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将滤液加热煮沸至饱和,冷却时硫酸
差计算,因为不知道反应平衡的位置,反应后最高温度可能没有达到化学反应
平衡。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给出图像可以用反应平衡前后的温度差计算,如
果给出图像就用 t-T 曲线外推法。
4. 为什么温度上升到最高值后还要再继续测 2 分钟?
答:由于此系统非严格地绝热,在反应液温度升高的同时,量热计的温度也相应提高,
2、( × )测定(NH4)2S2O8 和 KI 的反应速率时,溶液出现蓝色说明反应进行完全,反应已 终止。
选择题
1、影响反应速率常数的因素有( B )。
A. 浓度 B. 温度 C. 催化剂 D. 离子强度
2、 测定(NH4)2S2O8 和 KI 的反应速率时,取用 (NH4)2S2O8 溶液和 KI 溶液的量筒没有分开, 速率常数测量结果会( B)。
H2O2 2、 除去 Fe3+时若有浅蓝色沉淀析出,是什么原因?
答:可能此时 pH 过大,导致二价铜离子水解
3、 为什么滤液要用 H2SO4 调节 pH 值至 1~2 后才加热蒸发至饱和? 答:防止在加热过程中铜离子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4、 粗硫酸铜中的可溶性杂质是如何除去的?
答:通过调节 PH 致使其他金属离子以沉淀的形式过滤出去,在减压抽滤是出去少量杂
A、MnO4-/Mn2+>Fe3+/Fe2+>Sn4+/Sn2+
B、 MnO4-/Mn2+>Sn4+/Sn2+>Fe3+/Fe2+
C、Fe3+/Fe2+>MnO4-/Mn2+>Sn4+/Sn2+
D、Fe3+/Fe2+>Sn4+/Sn2+>MnO4-/Mn2+
填空题
1、已知 Eθ(Cr2O72-/Cr3+)=1.33V, Eθ(MnO4-/Mn2+)=1.51V, Eθ(Fe3+/Fe2+) =0.771V,这三个电
1.1×10-2,则该反应的活化能 Ea=
5.38KJ/mol 。
简答题
1、 测定(NH4)2S2O8 和 KI 的反应速率的实验操作要点有哪些? 答:在反应物迅速加到烧杯时,同时按动秒表,并且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刚一出现蓝色,立
即停止计时
2、 在测定(NH4)2S2O8 和 KI 的反应速率实验中 (S2O82-)是如何测得的?
1、关于盐桥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电子通过盐桥流动
B、盐桥的电解质中和两个半电池中过剩的电荷
C、可以维持氧化还原反应进行
D、盐桥中的电解质不参与反应
2、根据下列正向进行的反应,判断电对电极电势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
2FeCl3 + SnCl2 → 2FeCl2 + SnCl4;
2KMnO4 + 10FeSO4+ 8H2SO4 → 2MnSO4+ 5Fe2(SO4)3 + K2SO4 + 8H2O
1. 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测定选用的指示剂是 酚酞
和 甲基橙

变色范围分别是
8.00-10.00 和
3.10-4.40

2. 用 Na2CO3 为基准物质标定浓度约为 0.1mol/L HCl 溶液时,甲基橙为指示剂,则基准物
称量范围为 0.4-0.6g

简答题
1. 有一碱液,可能含有 NaOH、Na2CO3 或 NaHCO3,也可能是其中两者的混合物。今用 盐酸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盐酸体积为 V1;当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 HCl 溶液滴定,又消耗 HCl 体积为 V2,试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中存在的成分 是什么?(1)V1=0,V2>0;(2)V2=0,V1>0;(3)V1>V2;(4)V1<V2; (5)V1=V2。
答:按照化学方程式配平,若反应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计量数之和,在
增大压强反应正向进行,且反应速率加快。若反应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小于生成物气体
计量数之和,在增大压强反应逆向进行,且反应速率也加快。1-2 倍。 四、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判断题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两个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 Eθ 值相差越大,则反应进行得越快。(×) 2、电对 MnO4-/Mn2+和 Cr2O72-/Cr3+的电极电势随着溶液 pH 值增大而增大。(×) 选择题
2、基准物必须具有的条件是( ABC )
A、组成与化学式相同 B、纯度在 99.9%以上 C、稳定 D、没有结晶水
简答题
1、 在每次滴定完成后,一般都要把溶液加至滴定管零点,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滴定。这是
什么原因?
答:使用同一段滴定管,可以提高精确度。每次滴定所用溶液体积不定,防止在下一
次滴定过程中所消耗溶液体积读数在滴定管下方刻度线以下而读不出数值。
于读数存在的误差被放大,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3、 在分析实验中,什么情况下物质的质量需要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准确称量?什么情
况下溶液的体积需要用移液管或者滴定管准确量取?配制溶液时什么情况下采有必要
用容量瓶定容?
答:要用于计算出高精度值的实验。所配置的溶液要求浓度精确度高且一定的温度条
件下才能用容量瓶定容。
出结果,所以可以对锌粉不必要精确,只需要在反应是能让硫酸铜完全反应就行。
2 量热器装入溶液之前为什么需要干燥?
2
答:量热器是通过水的热交换来测热量,如果测量前带有水分会影响溶液浓度和使测 量。数值变小. 3. 为什么要用外推法确定 ΔT?
答:采用 t-T 曲线外推法可以计算出反应的活化能,而用反应平衡前后的温度
2.
测定焓变的计算公式为 r Hm

Qp

T
C V



1 n
(KJ/
mol)
,其中各项的含义,
错误的是( D )
A. ΔT — 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K)
B. C — 溶液的比热容(kJ kg1 K 1); C. — 溶液的密度(kg dm3);
D. n — V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mol),以 CuSO4 的物质的量或者锌粉的物质的
1
减量法称量:第一次是称量(容器+试剂)的质量,第二次称量是倒出部分试剂后
(容器+试剂)的质量,两次称量带来的绝对误差最大值就是 0.0002(一次为±
0.0001)
由于最大称量绝对误差为 0.0002g,所以有: 0.1%=0.0002/m m=0.2000g,
结论:至少称量 0.2000g。
二、 化学反应焓变的测定
铜就结晶析出。
2、( √ )分离硫酸铜中的 Fe3+,利用了分步沉淀的原理。
填空
1、硫酸铜溶液重结晶时,将滤液转移到洁净的蒸发皿中,滴加 H2SO4(1 mol·L-1)酸化,调节 pH 值至( B ),加热蒸发至饱和。
A. 0-1 B. 1-2 C. 2-3 D. 3-4
2、要使溶液中的 Fe3+完全沉淀,需要调节溶液 pH 值,控制在( C )。
质。
六、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测定
判断题
1. ( × 2. ( × 选择题
)混合碱的组成可能为 NaOH 和 NaHCO3。 )混合碱样品在放置过程中吸收了 CO2,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1. 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当 V1>V2时,混合碱的成分是 ( A )
A. NaOH 和 Na2CO3
B. NaOH
一、实验基本技能
填空题
1、进行滴定分析实验时,要求多次平行实验的原因是 取平均值,减小实验随机误差。
2、滴定管读数小数点后有 2 位,万分之一天平读数小数点后有 4 位。
选择题
1、在滴定分析中,对其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A)
A、反应必须定量且反应完全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 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 1:1 D、反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3
答:(NH4)2S2O8 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量等于 Na2S2O3 物质量浓度减少量的一半,则间接 通过计算 Na2S2O3 量浓度的变化可以得出(S2O82-)浓度的变化量。 3、 在测定(NH4)2S2O8 和 KI 的反应速率实验中,Na2S2O3 的用量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本实验通过间接法,以 Na2S2O3 为中间变量计算的出,若是 Na2S2O3 出现差错,则 结果也就错误,所以 Na2S2O3 要严格按量添加做实验 4、 在测定(NH4)2S2O8 和 KI 的反应速率实验中实验研究了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度 的影响。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力有怎样的影响?如果对 2NO + O2 = 2NO2 的反应, 将压力增加到原来的两倍,那么反应速率将增加几倍?
4、如果要求分析误差≤0.1%,用准确度为万分之一克的分析天平称取试样,至少应称试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