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一).ppt

混凝土(一).ppt

4.75mm
2.36mm 1.18mm 600μm
将套筛装于摇筛机上,筛析10min。 取下套筛,逐个进行手筛。
300μm 150μm
称取各筛的筛余量,进行计算。
41
(3)筛分析试验——评定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 粗细程度的评定:
计算细度模数
评定标准:
M = A x2A 细3 度 模A 数M4xA 5A 6 5 A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4、按强度分: ➢ 普通混凝土<C60。 ➢ 高强混凝土≥C60。 ➢ 超高强混凝土≥C100
19
5、按配筋情况分 素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钢纤维混凝土
20
优点: 1. 混凝土中占80%的砂、石骨料资源丰富, 价格便宜。 2. 可根据工程需要浇筑成各种形状尺寸的构件。 3. 调整混凝土材料组成,可获得不同的性能和要求。 4. 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且与钢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 5. 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久性
33
人工砂的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GB/T 14684—2001)
34
2.有害物质含量 砂中有害物质含量(GB/T 14684—2001)
结论 砂中有害物含量过多时,应进行清洗或过筛, 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35
3.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
(1)颗粒级配
➢定义:
是指粒径不同的砂粒互相搭配的情况。
➢讨论与分析
粒径在0.15~4.75mm之间的岩石颗粒。细骨料主要采 用天然砂和人工砂。
(二)分类: 砂
天然砂 人工砂
河砂、湖砂、 山砂、和淡化
海砂等
机制砂 混合砂
28
天然砂
河砂 海砂 湖砂 山砂
颗粒表面光滑洁净,但 海砂中常含有碎贝壳、 可溶性盐等有害物质。
颗粒多具棱角,表面粗糙, 含泥量及有机杂质多。
29
土、保温用混凝土以及结构兼保温混凝土。
3
4
5
6
2、按照胶凝材料种类分 沥青混凝土 树脂混凝土 石膏混凝土 水玻璃混凝土 硅酸盐混凝土
7
8
9
3、按照生产和施工方法 商品混凝土(又称预拌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 压力灌浆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 热拌混凝土 离心混凝土
混 凝 土(一)
1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和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 拌制成拌合物,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工程对混凝土质量的基本要求是: 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 具有与施工条件相适应的和易性; 具有与工程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 材料组成经济合理、生产制作节约能源。
2
1、按其表观密度 普通混凝土:表观密度为2000~2800kg/m3 重混凝土:表观密度2800kg/m3以上 轻混凝土: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 可用作结构混凝
10 A 0 3.7~3.1 3.0~2.3 2.2~1.6 1
粗砂
注意:Ai 在计算时不带 %。
中砂
细砂
42
(3)筛分析试验——评定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 颗粒级配的评定: 方法一:用级配区评定; 方法二:用级配曲线评定。
43
方法一:用级配区评定 建筑用砂的颗粒级配(GB/T 14684—2001)
26
强度等级 原则:高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C60 混 水凝 泥强 土 强度 度等 等 = 级 0级 .9~1.5
≤C30
混 水凝 泥土 强强 度度 等等 = 级 1级 .5~2.0
说明: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强、高 性能混凝土不受此比例限制。
27
二、细骨料
(一)定义:
砂、石:
骨架作用;抑制混凝土的收缩。
水泥+水→水泥浆:
水泥浆包裹在砂粒的表面并填充砂 粒间的空隙而形成水泥砂浆,水泥砂 浆又包裹石子表面并填充石子间的空 隙,形成混凝土。
➢ 凝结硬化前:

起填充、润滑、包裹的作用
➢ 凝结硬化后:
起胶结作用
砂子
水泥浆
石子
25
一、水泥
品种 根据工程特点、所处 环境条件及施工条件, 进行合理选择。
21
缺点: 自重大 抗拉强度低 脆性大 导热性强等 生产周期长 受施工过程影响较大
22
23
普通混凝土的四种基本组成材料: 一、水泥 二、水 三、砂子 四、石子
混凝土体积构成 水泥石——25%左右; 砂和石子——70%以上; 孔隙和自由水——1%~5%
砂子
水泥浆
石子
24
四种组成材料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
36
➢结论
颗粒级配不良,空隙率较大,则需较多的水泥浆填充。 颗粒级配良好,空隙率较小,需较少的水泥浆填充。
37
(2)粗细程度 ➢定义:
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的平均粗细程度。
➢讨论与分析
38
3.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
综上所述:在拌制混凝土时,砂的粗细程度和 颗粒级配应同时考虑的问题。当砂中含有较多的粗 颗粒,以适当的中颗粒及少量的 细颗粒填充,则既 有较小的空隙率又具有较小的总表面积,不仅水泥 用量少,而且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与强度。
砂子技术性能
有害物质含量 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
坚固性
32
1.含泥量、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 含泥量是指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石粉含量是指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是指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经水浸洗、手
捏后小于600μm的颗粒含量。
天然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GB/T 14684—2001)
评定标准: 当砂的累计筛余 均处于表中的任 何一个级配区中, 则颗粒级配合格, 否则级配 不合格。
44
45

人工砂 机制砂 混合砂
天然岩石用机械轧碎、筛 分后制成
30
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
他要求的混凝土; 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31
(二)技术要求
含泥量、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
39
3.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
(3)筛分析试验——评定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
主要仪器: 标准套筛、 摇筛机、 天平。
4.75mm 2.36mm 1.18mm
600μm
300μm
150μm
40
(3)筛分析试验——评定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
试验步骤:
称取500g干砂,放于a最i= 上5m一0i 0只1筛0子% 0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