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厂供电实习报告

工厂供电实习报告

第六步,计算短路电流。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欧姆法计算出电网的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第七步,主电路元件和设备的型号选择。设计中考虑了电气设备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主电路中增加过电流过电压等保护设备以及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第八步,选择线路的导线型号规格及敷设方式。为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综合经济电流、发热条件、电压损耗、机械强度各种因素,选择LGJ-50型号钢芯铝线。
的变压器作为变电所主变压器,采用Dyn11联结组别。
第四步,确定无功补偿,将10KV侧功率因数提高到0.9以上。补偿前功率因数为0.77,
经计算在低压侧并联15个型号为BCMJ0.4-30-3的电容器,将功率因数提高到设计要求。
第五步,拟定车间变电所主接线方案。本次设计采用双电源进线,双回路单母分段设计。
与此同时也让我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离不开个人,个人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在设计中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将团队中所有人的力量集中起来是强大的。每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若一个人出现错误,很可能导致设计的中断。因此,我们今后要继续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系部教研室
设计步骤:
第一步,我们首先根据各车间用电设备功率分别计算车间计算负荷P30、Q30、S30、I30,然后计算出厂区设备用电总负荷。
第二步,根据变配电所选址的一般原则及厂区各个车间的位置,确定变电所的位置。
第三步,根据已经计算得出的总负荷,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
本次设计中考虑满足用电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选用2台型号为S9-800/10(6)
四:解决措施
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对工厂变电所的设计选择及相关计算,使我进一步了解了本专业的实用性及工厂供电这门专业课的重要性。书到用时方恨少,等到真正做课程设计的时候才知道,平时掌握的东西是有限的,特别是课堂上掌握不够扎实、模棱两可的知识点,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得以巩固,加深理解。课程设计反映的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的过程。同时由于所掌握的知识太少,需要我们上网查阅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寻找有用的相关知识,这使我们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今后从事此专业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本次课程设计内容为根据工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用电负荷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与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
该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8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8h。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的公用电源线取得工作电源。该干线的导线牌号为LGJ-185,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1.2m;电力系统馈电变电站距本厂6km,该干线首端所装高压断路器的断流容量为500MV.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其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1.5S。工厂最大负荷时的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
二:主要收获
通过这两周的课程设计,我又重新温故了工厂供电的基本知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的工程设计当中,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
在课程设计中我主要负责负荷计算,无功补偿,短路电流的计算。在短路电流的计算中我们曾对用哪种计算方法有过异议。因为欧姆法适应于两个及两个以下电压等级的供电系统,标么制法适应多个电压等级的供电系统,而且标么制法计算方便,所以我们选择了标幺制法,在导线和电缆的选择上我们一开始选用了架空钢芯铝绞线,而后考虑到美观的问题我们改用铜芯橡皮绝缘导线埋地电缆接线。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工厂供电ຫໍສະໝຸດ 学院:琴岛学院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教务处
年月日
学生
指导教师
设计名称
设计时间
设计地点
实验楼
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系统的复习和巩固工厂供电的专业知识,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为以后找工作奠定基础。
一:设计过程
工厂供电系统是指从电源线路进厂起到高低压用电设备进线端止的整个电路系统,包括工厂内的变配电所和所有的高低压供配电线路。
意见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相关主题